第119章种植专利
杨国忠如今总领扶风事务,他这么一说,其他人自然不可能再有反对的意见。
谢轩看了一眼罗技,开口道:“如今虽有定议,然为免引发猜忌动乱,仍需派官员与农户解释清楚。”
杨国忠点头道:“幼安心中可有人选?”
谢轩道:“罗长史久在扶风为吏,在民间威望卓著,素有贤名,百姓对其信赖有加,下官以为,可担此任。”
杨国忠笑道:“幼安之议,与本相所想一致。”而后他看向罗技道,“罗长史,此事可有难处?”
罗技躬身道:“此乃下官分内之事,不敢言难,自当尽力而为。”
杨国忠笑道:“如此甚好,待罗长史安抚农户事毕,便开始吧!”
罗技的心头掠过一丝苦涩,事实上,这鬼刺堪称是隐元会最大的秘密武器,准备待战时,给大唐以致命的一击。
之所以会冒险用在茂陵,乃是因为扶风的秘密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可谓是隐元会最大的软肋。
但是,谢轩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应对的方案,依然是让他大大地感到意外,同时对于谢轩也越发得忌惮。
原因也很简单,鬼刺的危机虽然并非是谢轩直接解决,但是谢默却是由谢轩所举荐。
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身边总是会聚集一群能人异士,大多都是不请自来,此乃气运加身,龙翔九天之兆,非真英雄不可为之。
在罗技看来,如今的谢轩便已经有了这样的趋势,让他几乎忍不住就要出手将其扼杀。
不过罗技也知道现下并非是图穷匕见的时候,一切都仍需忍耐。而让他最揪心的,便是鬼刺自此之后,将彻底失去作用。
胡椒与北地的阳灼草不同,后者与鬼刺乃是相依相存的关系,但是胡椒却是鬼刺天生的克星。鬼刺虽然霸道,但是和所有的草木一样,在幼苗时最为脆弱。以其独特的幼苗性状,很容易就可以辨别出来,届时只需用胡椒水将田地浇透,连续数日,便可尽灭之。
要知道,鬼刺乃是隐元会掀翻大唐的一宗利器,却因为他的擅作主张,而提前暴露,被谢轩破解,他真不知道日后如何与宗主交待。
罗技带着扶风的一众官员,下到乡间地头,将农户分批召集起来,劝说农户们改种花椒。
事实上,这绝非是容易的事情。唐代的农民可没有后世那样农民那样的经济头脑,什么紧俏就种植什么。
在他们看来,种植粮食才是他们的本分,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事情。胡椒虽然金贵,但是与能够填饱肚子,维持生计的粮食相比,仍是差了许多。
这是一种长久以来的思维定式,很难在瞬间就发生改变,事实上,若非是有罗技在场,很多农户恐怕连听下去的兴趣都没有。
几日下来,接受改种胡椒的农户,屈指可数,这种情况是众人都没有想到的。
不过只是瞬间,众人就都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这种事情不可操之过急,要让农户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暂且交给罗技处理便是了。
而谢默也恰在此时,将他种植胡椒的木房弄好了。
说是木房,实际上只有半人多高,一丈见方,底部固以木轮,方便移动,躲避阴雨,顶部的木板,则可以打开,以便胡椒照射阳光。木房之内,则铺设了一层自农田中掘取的土壤,用胡椒水处理后,翻整平齐,四角还设有暖炉,用以保温。
这基本上就是后世翻版的蔬菜大棚,让谢轩不得不佩服谢默的超前意识。
诸事都在平稳有序地进行,接下来,便是追责的时候了。
茂陵县令计秋水处事不当,未及时向州郡上禀,以致灾情蔓延,临乱时,又机变不足,以致为奸人所趁,本应撤官查办,不过却被谢轩出言给保了下来,最终只是罚俸一年了事。
谢轩这么做,自然是为了收取人心,计秋水或许是能力有限,但是却已经被浩气盟和长歌门排除了隐元会暗子的嫌疑,而且已经在茂陵任上两年。
让他继续为县令,总比新调官员或是让隐元会的暗子上位要好得多。
而对于计秋水来说,这真是天大的惊喜。他原本以为,茂陵出了这么大的乱子,他怎样也难逃流放的结局,却不想只是罚俸一年,还保住了官位。
虽然这笔不光彩的记录,在他卸任以后,接受吏部铨选,重新为官时,肯定有巨大的影响,但是,相对于丢官流放来说,已经是不能再好的结局。况且如今谢轩正为扶风太守,若是能在任上讨得其欢心,未尝没有飞黄腾达的机会。
而一众农户,谢轩则以彼时场面混乱,难觅真凶为理由,免于处罚。茂陵官吏和三大豪门有死伤者,皆由官府出钱抚恤。
这一决定,顿时就引起了三大豪门强烈的反弹。
要知道,茂陵的官吏虽然心中多少也有些不满,但是谢轩身为扶风太守,他既然做了决定,又得到了杨国忠的认可,又有谁敢胡乱置喙?
但是三大豪门却不管这些,这么多年以来,他们何曾被乡间的那群泥腿子欺负到这等程度,势必是要官府给他们一个说法。
说实话,谢轩心中对于这种欺软怕硬,秋后算账的行径非常反感,是以自然就不可能对他们有什么好脸色。
于是谢轩直言道:“在下德薄能鲜,难察究竟,公等但擒真凶,官府必定法办。”
谢轩这一句话,顿时就把三大豪门给堵了个半死。事发至今,隐元会的暗子,足足已经抓到了近百人,偏偏在捉拿乱民之时,你就德薄能鲜,难察究竟,这不是明摆着袒护乱民吗?
三大豪门在谢轩这里碰了钉子,自然是将怒气全都发泄到了谢轩的身上,纷纷上表入京,举告谢轩袒护乱民。
朝廷之中,自玄宗以下,都不是傻子。这鬼刺也就是在谢轩的辖地爆发,换了任何一州一郡,早已成燎原之势,绝计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解决。
况且若不是隐元会为了针对谢轩,提前将这种霸道的灌木给暴露出来,而是直接用在战前或战时,所造成的局面,恐怕势难挽回。
事实上,早在杨国忠和谢轩将诸事上表呈递之时,玄宗就已下令将鬼刺幼苗绘成图文,分发全国各州府,令当地官员教农户识其形,辨其性,确保鬼刺一旦在农田出现,可以立即将其清除。
是以,扶风虽然出现了这么大的动乱,但是对于刚刚上任的谢轩来说,却是有大功无小过的。其身为扶风太守,在得到杨国忠的准许之后,自然是有处置扶风事务的权力。
这一回,别说是太子派和杨党,便是李林甫的爪牙也没有在朝堂上说谢轩半句不好。
于是,玄宗直接将三大豪门的表书驳回,并且严加斥责了一番。
与此同时,三大豪门在朝中为官者,也纷纷寄书回族,在信中晓以利害,分析形势。
这些人在族中虽非掌舵之人,但是位高权重,在族中的话极有分量。
不过几日之后,三大豪门便纷纷上门请罪,婉拒官府的抚恤,言道,一切皆由自家处置,不再给官府增添麻烦。
至此,扶风的这一场危机,在表面上,终于算是平息了。
余下来,便要看罗技劝说农户的结果以及谢默能否将胡椒,在生长过鬼刺的土地上培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