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脱险
领头带着张允澜直接去了府邸内院,将她安置在一间陈设精简的厢房。
从他一入门开始,府内就动作起来,医师几乎是和他们同一时间进了厢房。
领头简述伤情,医师了解了大概。看他眉头虽然深锁,可是手法娴熟地开始检查伤口,应该能够应付。
之后又进来三个医师,他们帮着给张允澜查看伤口。既然如此,旁人最好回避。领头示意铁真瑜言随他一起出去等待。
瑜言一出门,立马朝面前几人深深鞠了一躬,
“多谢诸位再次出手相救,小人铁真瑜言,可否得知您几位姓名?”
领头一摆手,其余人丝毫不了理会瑜言,直接离开。只有领头留下来,
“这里是林府,我等不过是大公子的下属,你也不必追问我们的姓名。有什么言谢的话,一会儿见了大公子再说吧。”
“……林家……大公子?”瑜言有些疑惑,毕竟她不清楚江衡的世家门第。
邗都林家乃是近几十年来江衡风头最盛的贵族,上有贵妃承圣眷、下有盐运积家业,长女曾随公主入郸虞和亲,长子日前新进殿前统领。
最主要的是,林家就是张允澜的母亲林若姝的娘家。
当年张家谋反被诛,韩皇后极力维护林若姝,可惜皇城军杀进张府时已经杀红了眼,乱剑之下林若姝未能幸免。后来韩皇后以江衡公主身份泪书《自谴书》向林家请罪,更是让处于江衡国内的林家位高一等。
两国联姻本来就充满了利益纠葛,韩皇后与江无意也未能夫妻情深,所以更多情况下韩簌离还是向着江衡皇室的。她看似自谴没有保全被自己指婚给张昭的林若姝,其实是指责江无意不顾两国友好,迫害江衡的“忠臣之女”,江无意也只好打落的牙齿和血吞。而在江衡的林家越是被捧的高,越是利于江衡皇室随意捏造江衡百姓心中郸虞的形象。
这些年江衡和郸虞表面姻亲友好,其实百姓之间相互鄙夷、憎恶,很大原因就在于林若姝一事,让江衡很多百姓认为郸虞蛮横霸道、恃强凌弱。
刚刚领头所提的“大公子”就是如今林家长子,江衡皇帝身边红极一时的林若逢。至于那位宠冠后宫的贵妃,则是他的姑姑林阆。
见到林若逢前,铁真瑜言仍旧疑惑,她从未听张允澜提起过邗都林家,这林家人为什么要明里暗里保护她们呢?
见到林若逢时,她隐隐约约有些恍然。
只见林若逢身长八尺,虎背蜂腰,面如冠玉,口若涂脂。广袖外披,罗衫内衬,腰系玉带,佩印压摆。虽是殿前持剑的统领,却有文人雅士的气韵。最重要的是,他眉眼间和张允澜有四五分相似。
这四五分相似就像是一条鱼一半清蒸一半红烧,味道大相径庭,却仍然算得上是同一条。而放在两个人身上,最通俗的解释就是“外甥像舅舅”。
可是铁真瑜言并不知道张允澜的一切身世,更是不敢妄自猜测人家的关系。她很是恭敬地向眼前此人行礼,等待他先发话。
“请坐吧。”林若逢先是招呼她坐下来说话,
“你就是铁真瑜言罢?是你陪着允澜来到邗都的?”
“……是,”铁真瑜言还没坐稳就急着回答他的问题。
“不必紧张,你既然是允澜的朋友,那就是我林府的客人。”
看瑜言满脸疑惑,林若逢抿嘴带出一丝卖关子的意味,
“难道允澜没和你提起过?”
提起什么?瑜言不解。
“也是啊……她从未回来过,想必心里也和我们生疏。”
卖关子讲究点到为止,所以林若逢感慨一句后就直说了,
“她是我的亲外甥女,她的母亲是我的亲姐姐。”
瑜言感觉有些突兀、有些尴尬,毕竟她和张允澜一直处于泛泛之交的状态,从不聊及父母家人。现在莫名窥得人家身世,总觉得是在做贼。
“你也不必局促,她的身份我们是要昭告天下的。以前在郸虞我们照拂不了她,现在她好不容易回来了,我们林家一定会给她最好的庇护。”
这话越说越莫名其妙,铁真瑜言脑子有点儿乱。
见她表情有异,林若逢终于察觉出端倪,
“难道允澜没和你说起过她的身世?”
瑜言点点头,面色有些差。
“嗯……”林若逢微微颔首,“这也可以理解,她不愿意提起并不怪她。”
于是,林若逢跟有耐心地告诉铁真瑜言有关张允澜的幼年身世,并且有意无意丑化了郸虞。在他口中,瑜言看到的是一个帝王的昏聩、一名臣子的无奈、一个女人的无辜以及一个孩子的凄惨。
不得不说,通过他的描述,瑜言心底泛起了对张允澜深深的同情。
“只可惜……我的姐姐殒命异国,只留下她一人,孤苦无依。”
林若逢感叹一句,面容果真既悲戚又心酸。
“铁真姑娘,还好允澜有你这样的朋友!”
铁真瑜言受之有愧,
“您言重了,我并没有做什么。”
可是林若逢有意抬高她,并不给她谦虚的机会,
“你以后就是我林府的贵客,我已经让人给你安排了居住的院子,一会儿就让丫鬟带你去看看。等到允澜伤好了,我便摆下宴席,正式为你们接风洗尘。”
铁真瑜言受宠若惊,但是架不住盛情难却,最终还是被两个丫鬟请下去休息。
临走前,她还是不放心张允澜的伤势,
“林……林大公子,张允澜的伤现在还危险吗?”
听她磕磕巴巴喊自己“大公子”,林若逢莫名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