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线索
近几日,京都高离人饭后茶余最为津津乐道的就是被接入宫的“张氏余孽”。
当初张氏造反造得人尽皆知,但是要说危害了什么,竟然未伤损平民百姓分毫。于他们而言,只是前前后后看了场戏,收税的人到底没换。
皇宫里宫变乱战时损坏的宫殿早已被修复,张氏故宅被烧毁,现在那片地被一位富商买了下来,建了茶楼园林。参加反叛军的藩王与逆臣早就被肃清干净。要不是张允澜突然被接入皇宫,人们都快淡忘了那场闹剧。
走在主街上的人抬头看看中央山麓上的皇城,心里涌起不可抑制的敬畏,又带着一丝疑惑。巍巍皇城里的秘密哪一天会不会从紧闭的宫门里喷薄而出,展露最原始的面目?
议论的主角,张允澜,吃饱喝足后在于归楼外的小花园里的荡秋千。
孟良一进小花园就看见无所事事的张允澜,无语地冷哼一声,引起她的注意。
与孟良有了几日相处,张允澜开始不那么抵触她,最起码,人家在照顾饮食起居上是真的尽心。想想她堂堂国师,愿意这般亲力亲为,哪怕是看了江瀞玚的面子,也是难为她了。
“你这几日就这样无所事事?”
张允澜真诚地回答道:
“难道我能做什么吗?”
诚然,两天前她才接受了命运巨变,江瀞玚又忙于应对朝政,再没有见过她。她身世敏感,也不能四处走,只好窝在于归楼。
孟良一时语塞,顿了顿,才说道:
“既然没事干,我就教你一套简单的功法吧。”
听到可以学功法,张允澜颇为激动。她在鸑鷟岛上是没有资格修练的,曾经偷偷跟一个获罪流放的游侠学了点三脚猫功夫,被发现后,那游侠就被监司打得半残。她被饿了两天,后来被放了,想想也许是江瀞玚暗中保护。
孟良察觉到她的惊喜,继续说道:
“这套功法很适合稳健根基,陛下当初也先学的这个。”
张允澜心里被微微触动,故作为难地说道:
“既然国师大人想教,那我就姑且一学吧。”
孟良几乎要被气笑了。敢当着她的面这么装模作样的也只有张允澜了,前几日疑神疑鬼草木皆兵张牙舞爪的也不知道是谁,但是她也知道张允澜性子傲,现在断不能嘲讽,也就忍住这点气,顺着她说道:
“行,是我想教,那你就准备准备,随我去静室吧。”
去静室?张允澜以为这小花园景色蛮好,不必换地方。
“你要运功,万一被打扰,走火入魔,我也救不了你。”
这话当然夸大其实,但是也是这个理。张允澜没什么底子,要是一开始就走火入魔极其危险。带到静室里,一来环境幽静,二来静室灵力充沛,有助于培基固本。
被恐吓到的张允澜乖乖跟着孟良往外走。
刚入主宫道,迎面撞见江瀞玚。
她应当刚刚下朝,繁重的朝服还没有换下来。金冠上傲然飞旋着一只金羽凤凰,与皇袍上的凤凰相呼应。头发被一丝不苟地梳上去,盘在头顶,眼角金红眼影斜上,与发髻互称,整个人都看起来老成持重。
她身后跟着浩浩荡荡的仪仗队,板板正正地面无表情地往前走,当真有女皇的威严。
江瀞玚目不直视地从二人面前走过,似乎没有看到她们一样。张允澜颇为失落,心里一时间很不是滋味。
孟良一掌将张允澜的头拍下来,拉她退到一侧,朝江瀞玚行屈膝礼。张允澜不曾上过这些规矩,颇为不情愿,但是看到其他路过的人都毕恭毕敬不敢言语,觉得自己要是发出什么声音实在败坏氛围。于是乎,她一边暗暗挣脱孟良的手,一边敷衍地低头屈膝。
女皇的仪仗队走过,路边行礼的宫人陆陆续续的也就散了。张允澜看向江瀞玚刚刚转过弯去的那扇宫门,久久出神。
孟良感慨万千:
“陛下虽然是无上尊位,却也受繁文缛礼的限制,她下朝后要走的这条宫道,注定只能是她一个人走。”
怎么会是一个人呢?她身后明明有那么多宫女侍卫。
那时的张允澜并不明白权利与责任之重,只以为最高统治者必然可以为所欲为。她错了,一国之君和蝇蝇卒吏不同,狱卒可以任意鞭策罪人,国君有时却还要对伤及他性命的人宽大处理。
那条宫道,一直只是她一个人走。
乐寿宫里,江瀞雪命人四处找自己颇为喜爱的金簪,但是宫女们里里外外找了好几遭都不曾找到。她坐在软榻下揉了揉太阳穴,忽然想起什么,问道:
“那日国师来了之后,可有见到?”
底下人细细思索一番,回答道:
“国师大人叫奴婢们将簪子收好,茗冬姐姐立即收到匣子里,再也没拿出来过。”
“那就不必找了。”江瀞雪叫人退下,自己挨着软榻思量。
那金簪是先帝离世前赏赐的,说是母妃的遗物。江瀞雪的母妃,康王妃,在江无逊病逝后不久也去世了,江瀞雪没来得及打理这些遗物就被接进宫,估计康王府的东西都被收归国库。她从不卷入朝政纷争,但是知道自己的父王与先帝有过皇权争夺,能有这样的下场也算万幸。她当时接过母妃唯一的遗物,只当是先帝临死前终于放下这段恩怨,于是格外珍重这只簪子。
至于经常戴,也是为了给孤身一人的自己一个慰藉。
御书房里,江瀞玚手里正拿着那只金簪。
她抚摸着金簪上的山茶花,试探性地注入内力,金簪果然如孟良所说的那样会浮现模糊的符文。
孟良也是那日在长公主处忽然意识到,先帝临死前除了召见储君,还召见了长公主江瀞雪,又莫名其妙给她一只金簪,这些都是不合规矩的。江瀞玚反反复复回想先帝临死前对她说过的话,已经挖掘不出更多消息,如果还有什么线索,只能在江瀞雪身上了。
她们找寻了两年多,竟然忽视了乐寿宫的那位长公主!
江瀞雪恐怕自己也不知道,江无意将金簪给她,只是给自己的女儿留了条线索。
但是,为何要这么隐蔽含蓄?孟良也是捉摸不透,将金簪交给江瀞玚后,又在湖底钻研了一晚。
江瀞玚倒显得泰然,有了线索就行,何必去管为什么。
她拓下符文后,叫董迟将簪子送还给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