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动
红尘动
第九十二章:
李泠的婚后生活,一切照旧。
女学馆的课,除了大婚那两日有所耽搁,到了第三日,她就回归学堂,继续上课。
当天,在国子监表彰优秀生徒的大会上,她再次见到了郑淙。这才知道他这次回来,是因几个月前治理清州山洪有功,被调在了京中的户部-户部司,任从五品代理郎中。
竟有这样巧的事,难怪她瞒着他,刻意不给他发请柬,他还是回来了。
她欣慰地想,这样也好,他不必在清州苦熬一年,京中才是他施展拳脚的最佳舞台。
此后他平步青云,她学有所成,即便形同陌路,但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这一日,李泠回去,心情肉眼可见的好。
晚间,打地铺时秦修问她:“这样开怀,是见到郑淙提前回京了?”
她拥着被子点头,“自然,当初他因我被扣学分受到影响,才被分在清州,如今他提前回来,我的愧疚就少了很多。”
秦修不解:“你分明如此关心他,为何却要逼着他做陌路。”
提及此事,好心情一朝破碎,她没好气道:“问这么多做什么。”
他苦笑了一下:“泠娘,我是你名义上的夫君,对你的任何事,都有权力关心。”
李泠啐他,提醒道:“你在得寸进尺,别忘了,你我只是假夫妻。”
秦修点头:“那也是大豫律法承认的,与你名字写在同一张婚书上的。”
“你最好别妄动任何心思。”李泠冷声警告他,旋即放下帷幔,盖被子躺下转身朝着床里闭目睡去。
秦修起身熄灯,只留了一盏蜡烛照夜,接着侧躺在地铺上,透过微微晃动的缥缈轻纱看着她的身影,暗自叹息,晚了。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1】
只是偏偏她又闯入了他的世界,率先招惹他,再次将他拉入万丈红尘。
如今,风已动,幡已动,心亦已动。
*
月寒日暖,斗转星移,秋冬倏忽而过。
春暖花开的三月三,长安水边多丽人,踏青赏春,约会游玩,纸鸢满天。
李泠约了夏昭及杨、江等诸多贵女,一同在乐游原郊游踏春。
女子相聚,在临水的桃花树下搭起巨大的彩色帷帐,坐于内煮茶品茗,闲话聊天。
江娘子放下手中的天青釉茶盏,问:“许嘉那丫头怎的没来?”
李泠摇头表示不知,请帖她是一并送到了许府的。
杨娘子嗑下瓜子壳,“谁说没来,刚刚路上我还看到她了,跟着她阿兄,去了郑郎中那边,只是不和我们玩罢了。”
话至此,众人心知肚明,许嘉心悦郑淙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
只是奈何妾有情,郎无意。
但是这并未让许嘉生出任何的退却之心,她依旧坚持不懈,不错过任何一个能接近郑淙的机会。
闻此,李泠不语,低头喝茶。
他们二人这段缘分,她无任何资格置喙和操心。
自从她大婚之后,郑淙就与自己再无一丝往来。
即便是两个月前在上元宫宴上碰到,他们之间也无一句话交流。
她知道,他这是彻底与她形同陌路了。
耳畔,她们一群人还在叹惋许嘉德一片痴心,李泠却是听不下去了,她不动声色起身,带着风筝踏出帷帐,深深吸了口饱含草木花香的空气,一个人在草色青青的空地上放风筝。
春日风和,却也风急,俄而,一阵急风吹断风筝线,将她的风筝线吹断。
李泠追着断了线的风筝小跑了一阵,待风停下,她见到风筝被刮在了高高的树上。
她望了望高度,够是够不到了,周围又没有什么粗壮的树枝可以掇下来。
她索性不要了,刚刚转身欲走,背后就传来一道叹息:“东西说弃就弃,李泠,你果然是一个毫不念旧之人。”
李泠脚下一顿,缓缓转身回望来人,脸上扬起不失礼貌的微笑:“能被风带走的东西,就注定了不属于我。既然如此,何必强留,早点放手对彼此都好,难道不是吗?”
“不是,”玄衣青年轻轻踮脚一跃,轻盈旋身跃上枝头,拿了那只风筝,再纵身跃下,翩跹落地,上前几步将风筝递到她手中,“你不是它,怎知它就想离开你?”
李泠垂眸看着眼前递来的风筝,视线落到那只手上,“你不是我,怎知我不知道它不想离开我?”
郑淙不由笑了,“今日上巳,风和日暖,如此良辰美景,你是想和我辩论这枯燥的‘子非鱼’?”
她接过风筝,“才不是,哪能耽误你时间去约会佳人。”
郑淙挑眉:“什么约会佳人?”
李泠一副‘你装什么’的表情看着他:“许嘉不是找你去了。”
“哦。”他刚要解释,忽然反应过来她的反应,才有些异常,于是试探道,“阿泠,你在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