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馆
女学馆
第八十五章:
上元过后,正月如白驹过隙,时间一晃而过。
二月初一,闭馆十四年的国子监女学馆,再一次迎来复兴。
开学这日,国子监祭酒、国子监司业主持仪式,太子李环代天子亲临剪彩。
仪式结束后,众学子回到学堂。
李泠才坐下,就有内侍送了一套文房四宝过来:“太子殿下祝郡主携妙笔,展宏图,心想事成,博思敏学。”
“表兄的祝愿泠娘收下了,替我多谢表兄。”她起身对着东宫的方位,行了一礼。
这样公然送礼,令她有些不好意思。
好在此间,都是有名有姓有身份的人,开学第一天,每个人都不乏家人或亲眷或思慕者,送来不少文房用具、或经史典籍,或大家墨宝。
一时之间,满堂热闹,都各忙各的,无人注意她这边。
李泠松了口气,收好这些,从书箧中找出准备好的礼物,来到夏昭书案前,“这是前朝大家——柳太傅的《柳暗花明帖》,我借花送佛给昭昭,愿昭昭此后柳暗花明,一切顺遂,心想事成,得以笔安天下之力,成为我朝第一女官。”
夏昭含笑接过,也从书箧中拿出一副名帖:“巧了,我也有一副颜公的《过重山贴》要给你,愿阿泠乘风破浪,舟过重山,弘扬女学,青史留名。”
互换礼物后的两人,笑着聊天。
学堂热热闹闹,众人互相祝愿着,沉浸在各自的梦想之中,连外面敲响的钟声也没有听到,依旧热情高涨地聊着天。
有一人静静从热热闹闹的学堂走过,走上三尺讲堂,手中提着戒尺在讲桌上轻敲了三下,声音不愠不恼,含着笑开口:“今日开学第一日,诸位的心情我能理解,只是现已上课,还请遵守学堂规矩。”
交谈的众人听罢停下私语,回到原位,纷纷看向讲台之上的人。
见来人头戴幞头,青衫加身,身姿如松,持戒尺的手骨骼分明,看着清瘦但不失力道,五官平平,因其眼睛很是有神,加上二十左右的年纪,勉强算得上清俊。
李泠见到他后,不由一愣,大感意外。
这人?这人……是悟悔。
护国寺的和尚,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还成了女学馆的讲师?
她惊讶的时候,已经有人替她问了出来:“第一堂课,是经学,您就是经学博士吧?”
他颔首,自报名姓:“我叫秦修,秦时明月的秦,修身齐家的修,是女学馆的经学博士,日后与诸位共同研学,还望多多指教。”
得了回答,那人起身,叉手一礼:“先生客气了,还请先生多多指教。”
话音刚落,满堂的学子也都行了一个师礼,异口同声:“请先生多多指教。”
唯李泠坐着没动,她看着讲台之上的‘秦修’,心底一万个费解。
秦修慈悲地看着满堂人,最后目光落在李泠身上,见她凝重的望着自己,便朝她微微一笑,以示打招呼。
整堂课上,李泠都没能从秦修身上看着什么端倪,他对她并无任何差别对待,并不会刻意提问她,也不会忽略其他人的问题,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可是那种怪异的感觉,总是萦绕着她。
这个人,太奇怪了。
好不容易等到午间散学,见秦修收拾好书籍离开。
他前脚刚出学堂,后脚李泠就跟了上去,“秦博士留步。”
秦修回头,见她跟来,问道:“郡主找我,是我哪里讲得不好吗?”
她开口:“上一次见悟悔师傅,还只是寺中的僧人,如今不过半年,就还俗成了女学馆的讲师,该说你是本事大,还是别有用心呢?”
这几乎是十分不友好且无礼的审问了,即便她是郡主,但他也算她的师长,若换成别人,都会翻脸来训斥她‘不敬师长’。
可是秦修依旧神色平和,慢条斯理地回答她:“去年八月,天下下诏征集女学馆博士助教之时,明文规定:天下州府凡良籍有学识者,不论出身、不论年龄,皆可参与选拔考核。我此前虽为出家人,但也有一番抱负,想着教书育人,也是一种普度众生的修行,于是毅然还俗,恢复原籍,为自己起了‘秦修’个俗家名字,参与考核。许是幸运,最终得以入选经学博士,一切就是这样而已。”
他的回答,听起来有理有据,合情合理,无懈可击,令她再没有刁钻的角度继续逼问。
她只能说:“但愿真如你现在所言。”
“自然是真的,”秦修也问她,“郡主为何不信?莫非我从前在什么地方得罪过您?”
李泠重叹一声:“你救过我,我本该对你心存感激,只是……”
她的犹豫和半隐藏,让秦修继续问:“只是什么?”
她看向他的眼睛,缓缓开口:“只是你与曾经得罪过我的人,很像,让我下意识地将这份针对,转移到了你身上。”
她真真假假说到这里,无奈道:“日后若对先生有什么不周之处,还望秦博士、见谅。”
秦修垂眸思忖,长睫压住眼帘,叫她看不见他的眼睛。
等他再擡头时,眼中是一派清明:“郡主的意思,我明白了……佛家讲究因果轮回,人不会无缘无故讨厌谁,郡主如此对我,想必是我上辈子对郡主不起,才会有今生的再次相遇,让我出现在你的身边来赎罪。”
李泠皱眉,不愧是当过和尚的人,一番话下来,毫无对她无礼的不满指责,尽显出家人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高风亮节。
一时之间,倒显得她是个小人,她没了继续逼问的兴致,放他走人。
秦修告辞,转过身后,澄明的眼神在瞬间沉寂下去。
*
一连数月,在李泠暗中找人监视之下,都没有发现秦修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