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人
郑家人
第六十三章:
九月的最后一场秋雨,一直下到十月。
羊谷关内外,草木枯黄,寒风渐起,天气始凉。
历时数月的鏖战,一如既往,唯一的不同便是十月上旬的某一日,羊谷关外除了虎视眈眈的冀军,还出现了一批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男人和女人。
这些人数以百计,身着白色囚服,手脚都锁着镣铐,一个连着一个捆绑,宛若一根绳上串起来的蚂蚱,被冀军在阵前。
起先羊谷关内,城墙上的守卫还不曾理解,对方突然搞出这样一批囚徒到前线,是为了什么?
只不过没多久,对面那批囚徒见到羊谷关城隘之上飘起的面面‘豫’字旗帜,骤然之间,犹如死灰的全员先是一愣,而后眼中燃起了光亮。
冀军见此,按照魏缙的吩咐,开口说起了无数诛心之言:
“你们的大豫和郑太后,就在那城关之内,他们抛弃京都,抛弃了你们一走了之,躲在关内高枕无忧;可怜你们沦为阶下之囚,在长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同为郑家人,你们就不觉得这不公平吗?”
听见太后和大豫朝廷就在对面数里之遥的距离,这批被运送过来的郑家人,胸腔之中越发激荡。
不少人想到从前种种,及这半年多的遭遇,再也控制不住,泪洒当场,嚎啕大哭。
“我们中书令向陛下陈情,陛下仁慈,允你们前来,见一见你们朝思暮想的亲人,甚至宽宏大度,许你们团聚。”
听到这番话,不少人面露疑惑,不敢置信这犹如梦境的话中之意。
有女子含泪,面带讨好之色,问道:“真的愿意放了我们吗?”
她的声音很娇媚,还夹杂着些许卑微的意味。
许是连她自己都不曾察觉,这是短短半年多,在教坊司内为了生存,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变化和下意识的神态。
旁边被押解的郑家男人,认出了这个问话的女子,想起从前何等高贵的她,如今却成了这个被窝的模样,心中又愤又痛,转头出言开骂冀军:“呸!你们这群反贼又在搞什么阴谋诡计,要杀要剐尽管来!不必假惺惺扮成好人。”
“自然是真的放了你们,一天十个人。”冀军将领一面挥手,号令下属将一队十人的女眷砍断枷锁。
他接着道:“此刻便放了你们,给你们自由。就看你们对面的亲人,还认不认你们,愿不愿意接纳你们了。”
被放行的人,犹如做梦,好半天才缓过来,她们坚信:“同根同族,必然是愿意接纳我们的。”
剩下还未释放的一些人,心底也燃起了希望,看着重获自由的她们,有羡慕的,有期盼的,还有沉思的。
冀军将领神秘莫测地笑了笑,挥了挥手:“去吧。莫要浪费这机会。”
被放的人试着往前走了几步,随后又不安地回头看了看后面,见身后冀军纹丝不动,好像真的没有下一步动作,于是才敞开往前跑。
她们奔跑在开阔的平地,寒风带起她们的衣袂和发梢,在空中划出好看的弧度,宛如回林之鸟,扑朔着自己的翅膀。
她们朝着羊谷关跑去,眼见那关隘上的三个大字,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眼眶中的热泪还未留下,倏然,城关之上,洒下无数的箭雨,利落地扎入她们的身躯……
她们睁着不可思议的眼睛,瞪着那个差一点就能抵达的地方,到死都在疑惑,迎接自己的为何会是利箭?
*
羊谷关内,城墙上的守卫枕戈待旦,日夜打起精神注视着关外的情况。
眼见对面忽然跑来十数名囚徒,唯恐是敌军有诈,他们当下便发起攻势,毫不犹豫地举起弓弩,射杀了这些突然靠近的人群。
城关之下,很快便无活口。
有未死的人,挣扎着受伤的躯体,继续匍匐着朝着羊谷关前行,口中发出含糊不清的呐喊:“我姓郑……我、是荥阳郑氏,是大豫的……的子民……”
这声细若蚊蝇的声音,在最后一支箭落下之后,顺着风向飘入关内。
守卫听得这句话,脸色大变,忽然意识到那些人是谁,遂急急忙忙转身下了城楼,将此事禀告上去。
这一幕,令对面的冀军开怀大笑,他们指着那群被射成刺猬的乱象,对着剩下来的郑家人挑拨:“哈哈哈,都看见了吧,你们的亲人、族人、一心敬仰的朝廷,早已经放弃了你们,他们根本不愿意接纳这样的你们。他们宁愿亲手将她们射杀于城下,也不愿意开城门接收她们。”
这一群人见到刚才的景象,期盼不再,唯有惊惶,不解和震惊。
此刻听到冀军将领的这一番话,心中渐渐滋生了怀疑。
对关内军和大豫朝廷的怀疑。
冀军将领观他们的神色,继续挑起他们的心绪:“你们不委屈吗?不怨吗?不恨吗?”
有人根据这些猜到了他们的用意,连忙赶在族人误会前开口:“够了!无耻反贼,休要挑拨离间,城上城下数尺之遥,关内军压根不知道我们是谁?定是你们诡计多端,想利用我们让关内开关,你们才好乘机而入……”
只是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冀军一刀毙命,还冒着热血的头颅滚在人群当中,引起一片惊呼。
余下的人听了这番话,或惶恐,或仇恨,或沉默。
此情此景,他们清楚地知道那个人说对了,他们自己被送到押送到这里来的作用,就是如此。
冀军将领不理会他们,依照计划派了一队数十位身形健硕的武士,站在阵前隔空喊话:“对面的关内军听着——
“你们荥阳郑氏的族人就在城关前——
“我们陛下宅心仁厚,今大赦他们——
“你们若不是只会躲起来的懦夫,就速速开关将人带回去。”
一声声叠在一起的浑厚雄音,在寒风中响彻云霄。
不一会儿整个羊谷关内,都听到了这些声音。
郑淙满脸黑气,从军帐中摔门而出,走上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