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关
美人关
第五十六章:
中秋之后,八月下旬。
关内道漠北,已是寒风卷地,百草枯萎,可预见的,再过不了多少天,就会天将欲雪。
瀚海府的判官,在寒风刺骨的上午,收到了一封自朔方行宫,百里加急送来的名帖。
只是这一次,名帖的主人不是郑太后,而是大豫皇室一个郡主。
判官捧着名帖,望着署名“荣宁郡主”,思索了半晌。
曾经皇家的郡主何其多,这个身份可大可小,但今时不同往日,还不至于大到让都护府,对其另眼相看。
只是,这张名帖,是从朔方行宫送来的。
之前,郑太后便屡屡召见大都护,但都被大都护以各种理由推脱了。
如今换了个人,就算是郡主,又有什么用?
他想到这里,顿时想到了什么,瞬间豁然开朗。
大都护的妻子,在三年前,被回纥潜入的细作杀害,至今仍未续弦。可他正值而立,是个血气方刚的男人……
这样的意思,无需深思,便能不言而喻。
判官心中嘀咕:“原来是美人计啊。”
不过不管是什么,他都没有替大都护回绝的资格,还是得将这张册名帖和信函,送到他的面前,由他定夺。
近来回纥算是安分,没有幺蛾子发生的时候,整个安北都护府比现在的长安还要安逸。
安北大都护-卢玄策今日休沐,不在署衙。
判官到他府上的时候,扑了个空,听下人说,他一早就带着一双五岁的儿女去了马场。
判官知道,若是卢玄策带着孩子,便不喜欢有不相干忍和不重要的事,打扰到他的天伦之乐。
况且,他在屋檐下看着上方灰蒙蒙的天色,心中料想今日天色不佳,大都护应该会早些回来,便没有去马场找他,于是将名帖转交在管家手中。
只是之后,一连数日,判官都没有听大都护提到过这件事。
就在他疑惑大都护到底有没有看见那名帖,自己要不要去问问的时候,卢玄策召唤了他,让他拟一封送到朔方行宫的回函。
判官觉得稀奇,又好奇:“大都护,是如往常一样回绝吗?”
“不,”卢玄策并指擦拭横刀,寒光凛凛的刀面照见他深邃英武的眉眼,只听他声色沉稳,开口道,“九月下朔方,拜谒太后及郡主。”
判官又惊又忧,坏了坏了,都说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
这美人计,怕是已经成了一半了!
*
关内道,单于台。
单于都护府大都护-王孝烈,也收到了来自朔方行宫‘荣宁郡主’的名帖。
他亦是觉得稀奇,这三顾茅庐的架势,真是令他觉得有趣。
郑太后调动不了单于军,又觊觎他手中的兵权,偏偏没有硬抢的实力,只能如此委曲求全地向一个“臣子”,三番五次的低声下气至书求和。
想想他就觉得可笑。
如今,还让一个黄毛丫头,在信中多番提起安阳郑隋,来给他打感情牌。
诚然,当年的安阳公主红颜无双,名动天下,世间没有哪个男人不爱她。
年轻之时,他还是个五品骑兵都尉的时候,也曾爱慕过安阳,可他远不够资格向镇国公主求婚。
后来随着岁月变迁,安阳先嫁作他人妇,后又红颜薄命。他的那份悸动,也早已随着她埋入黄土,消弭于世间,不复存在。
他按兵不动,不吞下关内军,留着他们在最前面冲锋陷阵,只是不想便宜了与关内相斗的李叡。
让他们双方两虎相争,耗尽军力之后,他再折机捡现成的渔翁之利。
况且他的背后还有一个同样作壁上观的卢玄策,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隐患。
他担心自己一旦动手,身陷棋局,就会变得被动,会受到后方安北军的捅刀,届时忙活一遭,不过还是为他人作嫁衣。
但最近,他听闻卢玄策回应了朔方,明确表示九月会下朔方。
这让他猜疑,莫不是郑无邪许了卢玄策什么好处,他们之间达成了某种协议?
这样的话,若是他们联手,整个关内三足鼎立的局面,就会完全打破。他的二十万大军,如何抵挡得了这样的僵局。
这样的想法一出现,王孝烈几日难眠,梦中都是白日所思所忧的情景:梦见自己被郑无邪和卢玄策,联手所害,整个单于都护府,分崩离析,溃不成军。
是夜,屋外风雪交加,他大汗淋漓于梦中惊醒,便再也睡不着了。
为了弄清卢玄策下朔方的原因,于是他也答应了‘荣宁郡主’的此次相邀。
王孝烈披着外袍,在被寒气冻得坚硬的砚中,倒了点温水,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研开了墨,提笔蘸墨,亲手回函一封,言:“大豫皇室有令,大豫之臣莫敢不从。”
写完信,他瘫坐在椅子上舒了半口气。
就算是鸿门宴,他也要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