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等着
“没错,今晚非得把你的嘴撬开不可……”旁边的几个人也开始跟着起哄。
“老子不喝,你们少跟我来这套。”李明看着架势,就是准备要逃回去了。
“行了,你们别胡闹了。小姐不知道里面情况怎么样,都这么久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贾逵还是比较担心林木遥的,毕竟他可是在这个霍辙手上吃了大亏了。
“你想有什么动静?里面打起来?”张义总是喜欢调侃一下这几个弟兄,他们几个人,张义算是脑子转的最快的,也总是喜欢调侃一下兄弟们。
“怎么能让打起来呢,打起来我们就得先进去,救小姐要紧。”陈虎抢在贾逵前头,眼看着就要往里面冲了。
“行了吧,你们怎么都不动动脑子,我问问你们,霍辙这厮,昨天交代的事,有没有说,消息就是他截得,也是他把截获的消息传回到西岐的?”
“好像没说过。”贾逵仔细回忆了一下,霍辙昨晚说的,虽然是交代了他知道消息被劫的事,但也没说就是他把消息传回去的。
而且霍辙也说是,他是被逼的,他的妻儿老小也都被扣在了西岐,他自己也没办法。因为这样说的时候,即使贾逵他们在生气,也无非就是打他一顿出出气,必然不会要了他性命。
而且他这么说,似乎就是在等贾逵他们将自己送到官府,因为这种事,截获的也不是官方消息,就是一些商贩往来的信件,官府也不能用这个事将他定罪。
再者说了,这厮既然想要把他送到官府去,那必然是官府内的路子已经打通了,自然会想到办法再出来的。
“说的也是啊,昨天揍完他,也没有想过真要杀了他,我确实是想把他送到官府的。”
“对喽,那你才是上了当了。你知道他今天为什么一见着小姐,就老是把寻死挂在嘴上吗?
“为什么?”贾逵有些不明白,感觉张义越说越远了。
“霍辙虽然也不是很聪明,但他不蠢,他一个截获商人书信的人,怎么会认识这将门之中的小姐呢?”张义说这话,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张大哥,你什么都好,就是这说话老说一半,你是要把人急死吗?”陈虎这会听的云里雾里的。
“这人既然认识小姐,两个可能,要么就是见过真人,要么就是见过画像。”
“你这不是废话吗?”
“跟你们说话真是费劲,非要都解释清楚。别插话了,仔细听着。”
“若是见过真人,那说明他以前是到过林府的,或者是在我大庆的皇室之中见过的。”
“那大街上碰见的呢?”陈虎这会倒是会举一反三了。
张义白了叹了口气“我们家小姐,虽然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闺之人,但你们何时见过,小姐出门要打林府的旗了吗?”
“从来没有过,小姐出门都是很低调的,这样一个人,你碰到大街上,你会知道她是林国公府的三小姐吗?”
“这样的人,既然能见过小姐,那自然是与皇室走的非常近。这种人若是被人以真实身份,送到官府去,那除非是皇帝陛下亲自安排的,否则大罗神仙都救不了他。”
“若他是见过画像的,那他为什么会有画像,这画像用来干什么?总不是地主家那个傻儿子喜欢小姐吧,所以这人必然不是善类,定是有所企图。”
“那他为什么要着急寻死呢?”李明听的倒是差不多,但他也有些疑惑。
“他今日见了小姐,若是最后安然无恙的走了出去,你觉得他背后的那些人,会怎么看他,而且若他说的是真话,他的妻儿老小都在西岐。那可就不是他一人的事了。”张义这些事分析的头头是道。
“所以他宁可自己死了,死一个总比全家都跟着陪葬的好。”这会贾逵倒是有些明白过来了,所以他也好像搞明白了,林木遥想要干什么。
“但他不能轻易就这么死了,一是太便宜他了,第二,小姐要留着他,将他后面的人引出来。”张义说的口干舌燥的,总算是给这帮人讲清楚了事情。
“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等着。”
“你小子,给脸不要脸啊,小姐跟你说话,你他妈起什么劲。”贾逵说这话,又踹了霍辙两脚。
“哎哟,你个死残废,有本事你就杀了我,折磨人的不是好汉。”霍辙这话头听着,怎么都像是一心寻死呢。
“贾大哥,你等一下。”林木遥听出了霍辙话里的意思。“你们都先出去一下吧,我单独问问他。”
“小姐,这厮可狡猾的很,你莫要上当了。”贾逵听到林木遥想单独问霍辙,有些担心。
“没关系贾大哥,你们先出去吧,在外面等我。”林木遥对着贾逵他们点了点头。
“贾大哥,既然小姐这么说了,那咱们就听小姐的。”张义其实算是这帮人里面比较聪明的一个,也是听出了林木遥的意思。
“可是……”
“走吧贾大哥,你就别可是了。”
张义说着就直接把贾逵拉了出去,其他人也就跟了出去。
“张义,你们这个小姐,什么来头啊,看着就是个丫头片子。就这么把她和那货放一起,能行吗?”说话这人,就是大力和二娃的师傅,名叫李明。
“嘿,丫头片子,我们小姐要是个什么都不懂的丫头片子,我们这么一伙人能死心塌地的跟着她?你不要老是对女人有偏见。”张义说着话,还趁机鄙视了一下李明。
“呸,老子那才不是偏见,那是真理,女人就是祸水。”李明这人,长得算是五官端正,但每次一提到女人,他就一副嫉恶如仇的样子。
“你少他娘的胡说,你是被女人给耍成什么样了,才能让伤成这样。趁着今天给刘磊报了仇,咱哥几个好好喝两杯,非得把你的事给挖出来不可。”张义这怂恿着众人,想要好好了解了解李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