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救灾
林木遥和姐姐正说着话,不经意的向秋陌点了点头,秋陌便明白了小姐的意思,转身便前往了南市的茶铺子。
看到秋陌离开,林木遥便向姐姐打听了一下太子所开的粥棚的规模,然后心里便开始有所算计。
“遥儿,你说太子这样大张旗鼓的开设粥棚,今年本就物资匮乏,他能坚持多久呢?”林木霜想起太子设的粥棚,也是疑惑不已。
“太子不过是想抢这个头功罢了,让他先把声势造起来,我们也要赶紧跟爹爹商议,开始行动了,还是救人要紧。”林木遥虽然算计着太子的事情,但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外面的灾民,说着话便和林木霜一起去找了林向恒。
“爹爹,太子那边粥棚已经开始为灾民发放吃的了,我们也可以行动了。”姐妹俩找到父亲,便第一时间跟父亲说了这个消息。
林向恒虽然之前听了林木遥的建议,但心里一直急不可耐,他始终不想看到有灾民饿死在这皇城之中:“那就赶紧吩咐人,开设粥棚,另外把府上多出来的衣物,棉被也都拿出来,发放给灾民。”
“爹爹!你就这样把东西拿出去,我们有多少也不够发的,而且很容易造成外面灾民哄抢的。”林木遥听到父亲这样的安排,一时之间有些无语。
“那你说该怎么办?”林向恒虽然觉得女儿说的有道理,但还是有些着急。
“爹爹,您先安排人把粥棚搭起来,然后开始放粥,让灾民们先把肚子填饱。然后我再给您详细说,至于衣物棉被的先不着急。”林木遥想把父亲先稳住。
“行吧,那我就先听你的,来人啊,照小姐刚说的办,先把粥棚搭起来,给灾民们发放食物。接下来怎么办?”林向恒向身边的人把开粥棚的事一安排,紧接着就问起了林木遥接下来的打算。
“父亲,我们可以先贴个通知……额,就是告示,让领了粥的灾民先别急着走,将我们每日放粥的时间告诉大家,然后从灾民中征集一些可以帮忙的志愿者。但这还得拜托您一件事。”
“志愿者?”林向恒有点没弄清楚这个意思,但也没太在意“什么事你说吧。”
林木遥知道自己又说了个大家没听懂的词,但也没多做解释:“我需要您从军中借一些帐篷出来,然后让这些志愿者,协助我们把帐篷搭到永安街那个废弃的道观中。”
“道观?”林向恒知道那个道观,那道观名叫白龙观,据说以前一直有一片云彩那道观的上空盘旋了好多年,好似一条白龙,听说很多人都看见了,因此改了这个名字,以前香火很旺,但好像自从那片云彩,散了以后便慢慢地被废弃了,因之前是道观,也没有其他人接受,就一直这样空着。
林木遥看到父亲很疑惑,便解释道:“嗯,那道观离我们也不远,而且里面有一大片空地,很适合为灾民搭设帐篷。”
“那让府兵去搭就好了,为什么要让灾民去呢?”林向恒和林木霜都有些疑惑。
“您先听我说完。”林木遥先不急着给他们解释:“我们招募了这些志愿者以后,给他们一定的奖励,每人每顿多加一个馒头,帐篷搭好了以后,我们把手上有的棉被和衣物,分放到帐篷内,同时可以从我们这附近进行募捐,只要衣物和棉被。”林木遥将心中的想法一股脑全说了出来。
“然后组织捐了衣物的这些街访,成立一个街道办事点,把所有人的名字都写上去。这是第一点,您先别打断我,等我说完,再一一给你们解释。”看到林向恒还想打断她,她便抢在前面堵住了父亲。
“做好这些之后,根据年龄划分区域,让灾民们每天抽号,有号的人可以住进帐篷,没号的人可以在道观里领一件棉服,先到先得,发完为止,但第二天早上需将衣物归还。”
“当然,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十岁以下孩子不需要抽号,直接去帐篷住就可以,每个区域由志愿者看护,老人和孩子需安排人登记,道观内安排人做好衣物的登记。”
林向恒和林木霜听完这些以后,面面相觑,虽然听起来安排的很合理,但却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林木遥一口气将自己想的说完以后,喝了口水便又解释道:“成立街道办事点,募捐衣物是为了分散注意力,我们林家只是搭了个台子,力是大家出的,也不会过于招摇。”
“将衣物、棉服和帐篷这样安排,是为了更好的重复利用起来,而不至于浪费。”
林向恒听了这些以后沉思了起来,虽然还是不太明白这个小女儿说出来的志愿者、街道办事点究竟是什么,但心里权衡了一下,还是按这个意思吩咐了下去。
林木遥在跟父亲说完这么多以后,心里想怕是要吓到他们了,毕竟这志愿者、街道办都是后世的记忆,但管他呢,就先这么干,不行再调整吧。
等到林府的粥棚开了以后,便将这告示贴到了旁边,刚开始也没有人能明白什么意思,但有了第一个志愿者以后,后面所有的事也都逐渐的顺利起来。
就在林府这边的救灾事宜慢慢走上了正规的同时,南市一家陈茶铺,居然也学起了林府的这一套流程,并且有了永安街街道办事点这个先例,南市也有样学样的办了一个办事点,但南市这边大多都是商户,只是也不知这些平日只知敛财的财主们怎么也发起了善心。
其实这一切并没有林木遥一开始想的那么顺利,因为没有官方的支持,所以从一开始抽号,便有很多抢号的和打算偷偷将发放的棉服带出去的。
但自从秋陌将一个打算在道观门口抢号的流浪汉扔到了街上以后,虽然还是有极少别有用心的人,但之后便不再有人敢在明面上抢号了。
太子在自己开了粥棚以后,为了赢得支持,打着替天子赈灾的名号,每日前往各家的粥棚巡查灾民的情况。
但太子实际上想亲自来看看,这第一个开粥棚的江湖人士,到底是个什么人物,能在这中都城里,抢在官府前面做了这赈灾的事情。还有这永安街办事点,到底是个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