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五月莲花
到了地方我才发现了,其实说是山区学校,公路什么的都是修通了的最多五十米外还有个移民新村,一行行新修的五层楼房,只是刚才开车从那边过,公路旁边多是菜地,全都是头发有点花白的老人在田里,估计是年轻人都不在家。
我这次来的是一个小学,学校不大,环境却不错,可能是远离市里的原因,空气很好,学校坐落在一坡山丘上,十来米外还有一个水库。
只是安保看样子确实不怎么样,门口看门的是个大爷,身子骨还算硬朗,只是脸上密布的皱纹毫不留情的揭露了岁月的沧桑,林宇摇下窗跟他说我们是和张校说好的来到任的新老师,大爷就把大铁栏做得门推开了,放我们进去。
这个时候是学生们在上最后一节课,操场上有孩子在上体育课,别说这小学的孩子精力就是要活跃些,跑跑闹闹的也不觉着累,体育老师是个中年人,默默地坐在篮球栏旁边玩手机,林宇把车停好的时候,孩子们也并没有被影响到,似乎都习以为常。
我们倒是走过去问了那体育老师*在哪里,原本还是在玩手机的体育老师这才看到我们,又是指方向又是要带路的,就算是欢迎新同事也殷勤的过头了,这是我的感觉。
林师哥到底很坦然,跟着他走了,我看他没说什么,也赶紧追了上去,去办公室的路上这体育老师告诉我他姓王,王伟杰,就住在不远的移民村,以后我要是有什么事可以找他,这王老师还和我介绍了学校的情况。
我们这个小学是比较尴尬的存在,为什么说它尴尬呢,主要是它坐落的这个位置,这些年农村的改革,公路修起来了,电视网络都通了,照理说这农村比城里也没啥差别,可是也不知道为啥,这里在怎么发展,十里八乡的年轻人还是热衷往外跑,于是就直接导致了虽然路通了,什么都有了,但土地却荒废着,没有工厂愿意搬迁来。
其实只要工厂来了,就业岗位多了,外面打工的年轻人陆陆续续都会回来,可是二十一世纪了谁愿意做那个出头鸟呢,一来二去,这个地方始终就是发展不起来。
而我们这所学校也是因为这样不尴不尬的存在着,要是被外面市里的学校合并了吧,在家里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小娃娃们读个书还要跑很远,可不合并,就是我现在了解到的情况。
一个年级一个班,每个班十来个学生,整个学校的老师加起来不过十来个,两个数学老师,两个语文老师,一个英语老师,一个美术老师和音乐老师,教导主任兼副校长,校长兼财务主任,所以这个学校加上食堂一个做饭的大妈和门口看门的大爷一共是十个人,加上我是十二个,不过据说马上回来计算机老师,不过能不能来就看我了,更准确的来说,是看林宇了。
王老师这样介绍着我还不明白,来不来计算机老师关林宇什么事,难道他要来这儿做电脑老师?
还没来得及问他,就到了,王老师也没打算和我们进去,让我们自己去,他先走了。
象征性的敲门,里面却没有人喊进,还好门是歇着的,林师哥就干脆自己慢慢推开。
进去的时候校长正拿着几个单子在看,看见门被推开了才意识到有人来了,校长带着眼镜看样子斯斯文文的,也是个中年人的样子,很热心的介绍了一下自己,他姓张,在这里已经有七八年了。
之后介绍了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看了一下我带来的一些材料,差不多就是吃饭的时间了,我们就去食堂吃饭,顺便也熟悉一下同事,食堂伙食还不错,两荤两素,在这期间基本状况也摸清楚了。
教语文的一男一女,年纪都不算年轻了,三十开外的样子,数学组的两个男老师也都是人到中年了,英语老师是个小姐姐,看样子比我大些,手上带着婚戒,美术和音乐的两个有些眼熟,一男一女,和我年纪相仿,只是那个女生的穿着还些许有些孩子气,这样的衣服我也还有,看到林宇热情的打招呼。
一顿饭的时候差不多摸清了情况,主要是和这两个同年的人比较有话题,他们也是毕业生,男的叫李明浩,女的叫杨柳,这学期开始才来学校的,家里有些远,都住校,除了他们俩,看门的大爷之外其余的人基本都回家。
我听说他们也是毕业不久的,就问起了学校,一问原来也是a大的,我说怎么眼熟原来是校友,看样子和林师哥也是相熟的。
下午主要是熟悉了一下环境,听说为了我们几个住校的老师,校长还特意牵了无线网在寝室这边,学校的空间不大,那个平房就是食堂,厕所有两层,上面是女下面是男,一栋三层的寝室,一栋三层的教室,教室每层是五间房,第一层少了一间,因为中间要修大门嘛,还有一间被做了办公室,于是就只有三间教室,第二层除了三间教室外就是上午看到的*和副校办公室,第三层都是用铁门锁着的上不去,听说是放杂物的,杨柳他们都没上去过。
寝室这边李明浩在一楼,为了方便点,杨柳以前是住二楼,理所当然的我也是在二楼了,就在杨柳的旁边,寝室里就是一张床,一个半旧的衣柜和桌子,水泥地板但是很干净,应该是有人打扫过的了,林师哥帮我把寝室安顿好就要走了,我送了他一段路,回来的时候学生们已经放学了,我们正好开个会,主要是我来了接手两个数学年级的事。
数学组的两个老师挺虽然话不多,但是其实很好说话的,最后我就带二年级和四年级,这次会议大概就是正式欢迎仪式了,之后大家就各回各家了,我刚到这儿有些生活用品什么的都没准备,还好几十米外就是移民新村,刚好杨柳也要去买点东西,李明浩也跟了上来,三个人一起还挺热闹。
经过一下午我看他俩的样子应该是在谈恋爱,本来不想多问的,倒是杨柳自己说了起来,我没想到他们大一就认识了,大三双方父母就见过面了,所以一毕业了杨柳爸妈就找了关系让他们一起来这学校,过几年在调回去。
我觉得也不一定能调回去,当然这也只是在心里想想,如果要都能回去,那英语的刘姐也还年轻,而且学的是英语,这算是热门的,找外水什么都方便,怎么没调回去呢?
而且来之前我就把这儿想象成电影里那种特别贫困的山区,到了才知道,条件也不是那么差,可能是我自己太容易满足了,我是打算在这儿就在这儿,高中一毕业我就学了驾校,等我上几年班我就自己买车,那时侯就每天回家,这样也挺好的。
想到这儿我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这农村风景什么都不错,可随便一看却被惊到了,我们这是没走多远,刚刚到学校后面,离我们寝室挺近的,就在水库那边再远一点的地方有几座起浮不平的砖房,有一家门口一个水塘里,莲花开的正好,一片粉嫩娇艳旖旎。
我们这里是偏北的,现在全国温差也说不上多大,但可能地方习俗的问题,本地人普遍不喜欢吃藕,所以种莲的人就寥寥无几,可是现在才五月,莲花就开了,怎么看都让人觉得惊异。
大概是每天在寝室,窗口一抬头就能看到的原因,杨柳望向我看的方向已经不觉得诧异了,只说是突然一个多月前突然有一天那池塘就开了花,刚开始她也挺惊奇的,后来看惯了就习惯了。
我本来是给勾起了好奇心,想近距离去看看,一来是跑人家门前看花不太礼貌的样子,二来想起小时候太爷爷跟我说的事有反常即为妖的话,想想在怎么样也不过一池花而已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买完东西从小商店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四五点钟了,晚上学校食堂不开放,主要是学生全都不住读,我听说住的最远的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回家,这也是农村的孩子了,要是市区的学生一个个不牢骚死了。
所以我们晚上是要自己做饭了,这里的菜很便宜的,就是开小灶反正也是用学校的,就是看谁做饭,以前我没来的时候人家男女朋友之间肯定不计较这些的,但是我觉得我还是说清楚好,最后买菜是他们两天我一天,做饭我提议的,我和杨柳一人一轮,今天就我先开始,杨柳也没客气,但是偶尔来食堂厨房这边给我下下手,刚开始我看那炒菜的大锅还很诧异,那大妈能端的起这样的大锅吗?
杨柳倒是笑了出来,说刚开始这个问题她也问过,食堂的大妈是这么回答她的:
这有啥的,俺们在家里喂猪,比这个还要重的猪食一只手一桶往猪圈倒呢!
合着是把我们当猪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