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正逢佳期下元节 - 水村山郭同载酒 - 白晏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6章:正逢佳期下元节

“这是怎么了?”

屠苏见两人一前一后的回来了,却又是一个人在前面走,另一个人在后面追,脸上的表情也有些奇怪,立刻问尾随在最后面的家仆。

“唔……我们也不太清楚,好像是常先生说了什么惹得常夫人不高兴了,我们站得有些远了,具体的就没听清楚了。”

屠苏想想,最后还是没去问常思成。

人家夫妻间的事,他一个外人掺和什么?

“去吩咐厨房,把菜都上上来吧。”然后起身去叫人吃饭。

常思成还在哄顾萧,说是哄,其实有些夸张了。顾萧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但看到常思成就是觉得烦,心头上总有一股无名火在烧。

他们这才生活了七个月,他就有种七年之痒的感觉,每天都想狠狠地抽常思成一顿。

“顾萧,好好好,是我说话不对,我为我说过的话像你道歉,你别生气了好吗?”

“哼!”

“顾萧,真的,我知道错了,你别生气了,生气对身体不好,咱要心平气和…….”

“哼!”顾萧依旧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

为了祈求原谅,常思成整个人都快跪下来了。

“咚咚……”敲门声响起,院子外是屠苏温和的声音,“常弟,你们在吗?来吃晚饭了。”

常思成立刻一秒变正经。

因为第一批的葡萄酒反响很好,屠苏酒铺在上架第二批葡萄酒的时候,一直密切关注着屠苏酒铺动静的客人们可以说得上是纷涌而至了。不过短短两天,新上的酒就被一扫而空了。

美中不足的是,这次的数量还是远远不够。

不过这也是顾萧打算中的,他既要提高葡萄酒的生产数量,但也要牢牢的把控住这些数量,不能让消费者求而所得。太过于满足需求,会使买家失去对某一件物品的需求心,这就是卖家的经营学。

顾萧把剩下特地留着的葡萄酒盛进大杯器中,晃了晃瓷白的瓶子,流转的液体在其中波澜起伏。然后才将那十瓶葡萄酒,连同杯器一并交给了屠苏,让他负责卖出府城,如果可以的话,能卖到京都就最好不过了!

“这十瓶葡萄酒就拜托屠苏兄了,只要价格不低于五十两就行。”

五十两……

屠苏命人收好那十瓶葡萄酒,五十两或许在府城算高的了,但只要出了府城,随便一个繁华的城市都不会将这个数字放在眼里。于他们而言,五十两不过是指缝里扣出来的数字。

接下来就看他们怎么运作了。

“如今葡萄酒也都尽数卖出去了,常弟同弟妹是准备要回去了吗?”屠苏问到。

常思成回道:“此间已无甚大事了,自然不该多做逗留,还是早些回去最好。”

“常夫人也是这样想的吗?”屠苏看向顾萧。

后者点头。

屠苏又道:“常弟你可知,再过两日就是下元节了,往年我都是独自一人过,常弟你们回去也是自己过,不若今年就留下来与为兄做个伴?”

屠苏今年二十有余,不算年轻了,别人在他这个年纪孩子都满地跑了,可他依然还独身一人。

你若说他相貌不佳吧,可这人又是府城了出了名的俊,性子也温和,大概是经商久了,从不轻易与人产生嘴角。可你若说他有隐疾吧,但他又无病无痛,每天吃嘛嘛香,身体倍棒,也不像是一副有病的样子。你所说他生活贫困吧,他又有房有产,生意开遍府城整个周遭,府城附近的城市中,哪个酿酒的见到他不叫他一声屠老板的?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至今却依旧单身。

顾萧问过常思成,常思成也说不上来是何缘由,只大概隐约记得些许。

似乎是同屠苏的姓氏有关吧?

屠,当杀者,为贱姓,早在几百年前的大周,屠这个姓氏就已经在天子的威压下陆续改名为涂,或者陆了。几百年后的今天,恐怕整个大周都未必能再找出除屠苏外的第二户屠姓人家了。

别的人家不愿把姑娘嫁进屠家,就有一部分是因为这个,但另一部分还是在屠苏本人身上。

别看屠苏平日里一副温润如玉的模样,他本人其实是个酿酒狂魔,一旦沉迷在酿酒的乐趣里,不酿出让他感兴趣或者满意的酒,他是绝不会罢手的。

至于女人……他更是想都没想过半点,这才以至于等他回过神来时,他已经成了大龄独身男子了!

屠苏却依然没有半点急切的意思,似乎连为屠家传宗接代的打算都没有分毫。

再说那下元节。

下元节,为农历十月十日,与之对应的则是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和七月十五的中元节。而下元节的由来,似乎与道家说法有关。

常思成给顾萧解释这个对方在后世连听都没听过的节日。

“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和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

下元节时,正值秋收,府城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又,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这便是为三官过生日的意思。

白天时,皆在家门外均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做团子需三官。

后世民国之时,因为某些原因,这些习俗就慢慢的消失了,统一变成了在中元节时烧纸钱祭祖。

一般来说,这样的日子逗留在他人家似乎不太妥当,但在大周国,好像就没那么多规矩了。

下元节得过,不仅要过,还要热热闹闹的大办一场。

在下元节这天,府城里不仅灯火通明,伶人乐器,长歌笙箫。街上也会有许多各式各样的活动,一些平日里不会出现的小摊贩也会摆上摊子,售卖一些时令小吃或者玩物。

其中最有特色的一样就是豆泥骨朵儿了。

豆泥就是红小豆磨了做出来的豆沙馅儿,是后世北京的一种小吃。这种在后世一年四季都能吃上的豆沙包,在这个时候只有孟冬之时才能吃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