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瘟疫(1) - 与双标侯府小公子的日常 - d墨墨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43章瘟疫(1)

在场的众人心里都明白,张江很有可能藏匿了那些感染瘟疫的人。

江沐珩冷静地看着他们,吩咐道:“晨初,你去厨房熬一碗热气腾腾的甜汤,再加入一些百辣云(姜)”。

晨初应道:“是,小公子。”然后快步走出房间,准备去询问一下县衙的厨房位置。

上一世身为女子的江沐珩深知痛经带来的痛苦和不适,他关切地看着宋念惜,轻声问道:“殿下,您现在是否感觉好受些了?”

宋念惜听到这句话,脸上的寒意瞬间消散,她咬着嘴唇,有些羞涩地回答道:“嗯……好一些了”。

……

城南,张江压抑着心中的害怕和慌张在前面恭恭敬敬的带路,小心翼翼地开口:“公主殿下、驸马爷、两位大人,染上病的百姓们堵在这里了……”

还没等张江说完话,有一位男子晃晃悠悠的走过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着头,虚弱的说道:“咳咳咳…大人求求您们救救我们”。

有了一个人带头,其他还有力气的百姓们也纷纷围上前来,跪下苦苦哀求说道:“大人求您们救救我们”。

禁卫军握着剑警惕的看着眼前这群衣衫褴褛的人,神情紧张,如临大敌,生怕他们冲了过来,伤害到公主殿下和驸马爷他们。

一名妇女想要上前几步被前面禁卫军拿剑拦住了,妇女见状急忙后退一步,在原地下跪苦求道:“大人,求你们救救我的孩子,他才五岁不到啊”。

宋念惜看到这一幕,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忍,她主动的上前走了几步,挥了挥手示意禁卫军放下手中的剑,禁卫军这才将剑收了回去,向她行了行礼后站在了她的身后。

宋念惜上前几步,想要扶起跪在地上的妇人,但却被一旁的江沐珩拉住了。他轻轻地对她摇了摇头,示意他来扶。

江沐珩微微弯腰,正准备伸手去搀扶那位妇人,然而妇人却突然往后退了几步,并咳嗽起来:“咳咳……大人,您不能碰我,否则您也会被传染的”。

后面的百姓们听到这句话,纷纷默默地向后退了几步,跪下并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

江沐珩看着眼前的情景,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滋味。他开口安慰道:“大家请放心,如果你们能够积极地配合太医们治疗,病情一定会得到控制的”。

百姓们听后,有些人依然沉默不语。这时,一个小女孩用微弱的声音问道:“大人,咳咳……我们真的能好吗?”

江沐珩目光坚定地看向小女孩那充满泪水的眼睛,用力地点了点头:“当然可以,陛下已经派遣了太医院最好的太医前来为大家看诊”。

就在这时,一个男人突然从人群里冲了出来,看那架势,如果不是离得近的禁卫军眼疾手快拔出了佩剑拦住,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前。

只见这个男人脸上流着脓血,双眼恶狠狠地盯着面前挡住他去路的禁卫军士兵,大声地质问:“你们这些人到底是什么居心?是不是想先稳住我们,然后再杀人灭口啊!咳咳......”

这一番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让原本跪着的百姓们瞬间炸开了锅,人人都惶恐不安起来,甚至开始出现骚动。

有人附和道:“是啊,我早就知道你们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根本不讲信用。把我们丢到南城后就不闻不问了,咳咳......”

“大人,求求您救救我的孩子吧!民妇我这条贱命可以不要,但请您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啊”。

……

一瞬间场面瞬间变得混乱起来,百姓们开始议论纷纷,甚至有几个大胆的人开始质疑朝廷的决策。

江沐珩见状从禁卫军抽出佩刀,向着不远处的木桩上射出,只见那佩刀深深地插进了木桩之中,只露出刀柄在外。百姓们面面相觑,被这一幕惊得不敢再出声,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宋念惜见状大声地说道:“诸位本宫乃是当朝公主,封号永嘉。你们放心,陛下他是不会放弃他的子民的。”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传遍了半里地。

众人听闻,脸上的担忧之色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安心和信任。有人不禁喃喃的说道:“太好了,咳…我就知道陛下没有放弃我们”。

江沐珩见状,等他们的心情得到缓解后,大声的说道:“所有人回到原本的位置,太医们会为你们一个一个看诊的”。

百姓们听闻,纷纷道谢后,默默地回到了原本的位置。

江沐珩看着张江吩咐道:“张大人,你去调集城中所有的大夫聚集在这里”。

张江听闻拱了拱手,有些为难地说道:“驸马、公主殿下,要是那些些大夫们不愿前来……这可如何是好啊?”说着,他眉头紧皱,面露难色。

江沐珩漫不经心地瞥了张江一眼,面罩下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声音带着几分戏谑与冷意:“张大人这还要本驸马教你吗?你就说是御史的命令,当然来这里的大夫也会有另外的赏赐”。

张江听到这话,不禁吓出一身冷汗,赶紧抬手擦拭额头,声音颤抖着回答:“下……下官明白了。”然后急忙转身带着衙役们匆匆离去。

宋念惜转头看向沈南和蒋远,目光温和地说道:“沈太医,蒋太医,辛苦你们了”。

沈南和蒋远一听,吓得连连摆手,异口同声道:“殿下太客气了。”随后,他们各自带着一名禁卫军走向百姓,开始为百姓们看诊。

江沐珩将手中的扇子递给身旁的晨初,然后大步朝着刚才那位跪下求救她孩子的妇人走去。宋念惜见此情形,心中十分好奇他的医术是否真如前世传闻那般高超,于是紧跟其后。

来到妇人身边的江沐珩自然不知道她心中所想,只是弯下腰看了一眼妇人怀中紧闭双眼的孩子,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妇人,语气柔和地询问道:“我略通医术,可否让我看看这个孩子?”

妇人听到江沐珩的话,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语气有些激动地回答道:“当然可以,大人。”然而,话音刚落,她便剧烈地咳嗽起来。

江沐珩隔着面罩看到妇人的情况,连忙出声安抚道:“不要紧张,先深呼吸一口,然后慢慢吐气……”

妇人依言而行,果然感觉好了很多,感激地说道:“多谢大人”。

江沐珩轻轻地摇了摇头,表示不必客气,然后伸手搭在了孩子的手腕上,开始为他把脉。宋念惜静静地站在一旁,注视着这一切。

过了一会儿,江沐珩缓缓收回手,心中已然有了判断。他低头看着仍在昏迷中的孩子,压低声音对晨初说道:“晨初,拿银针过来”。

晨初一听,急忙应道:“是,小公子。”说着,他从衣袖中取出一块皮布,递给江沐珩。

江沐珩接过皮布,轻轻揭开,从中取出一根细长的银针。他仔细端详着银针,然后缓缓地将其伸向孩子的穴位。他的动作轻柔而稳定,仿佛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蕴含着无限的关怀和专注。

随着银针的刺入,孩子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但并没有醒来。江沐珩紧紧握住银针,慢慢地将它沿着穴位向下移动。他的眼神始终专注于孩子身上,观察着任何细微的反应。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孩子的眼皮开始颤动,慢慢睁开了双眼。他的目光迷茫而困倦,似乎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然而,当他看到身边的母亲时,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含糊不清地叫了一声:“娘......我难受......咳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