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后续
一听到“皇后娘娘”这四个字,楚若安心头不禁涌起一股暖流,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那张美丽动人、温婉贤淑的面庞。
这么多年来,如果没有初语始终如一的陪伴在自己身旁,默默地支持着自己,甚至不惜冒着巨大的风险替自己保守那个至关重要的秘密,恐怕他早已支撑不下去了。
想到这里,楚若安原本紧绷的脸上立刻绽放出如春风般和煦的笑容,他柔声吩咐道:“快请皇后娘娘进来吧”。
一直在宫殿外焦急等待的李初语,一颗心始终悬在空中,七上八下的,难以安宁。她深知这次行动对于楚若安来说意味着什么,心中既期待又害怕会出现意外状况。
直到听到允许进入的消息后,她才像是一只归巢的小鸟一般,迫不及待地伸手推开了那扇沉重的宫门,然后急匆匆地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殿内。
一进门,李初语的目光便如同磁石一般紧紧地吸附在了楚若安的身上。她的眼神里满是温柔与关切,仔仔细细地将楚若安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确认他安然无恙后,那颗高悬的心总算落回到了肚子里,不由自主地长长舒了一口气。
只见李初语迈着轻快而又急促的步伐,迅速地朝着楚若安所在的方向走去。她那娇小的身影如同一只灵动的小鹿,眨眼间便来到了楚若安的身旁。
然而,当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一旁的楚辰奕时,一个倒在地上已经没有了生气的人。那个人面容扭曲,身上血迹斑斑,看上去十分凄惨。但李初语看向他的眼神里,没有丝毫的怜悯或同情,有的只是满满的厌恶与嫌弃。
楚若安左手紧紧地牵着李初语那柔若无骨的小手,同时将目光投向不远处江沐珩等人,扬声问道:“沐珩,你们打算何时启程返回宏景王朝呢?”
江沐珩闻听此言,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与身旁的宋念惜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他转过头来,面带疑惑之色地回应道:“怎么突然这么问呀?可是有什么特别的事情么?”
楚若安微微一笑,轻声说道:“九笙和晚乔她们估计这会儿正在赶往楚国的途中。你们要不先在这里等等与她们见一面?”
江沐珩听到这里,脑海之中顿时浮现出两位师姐的身影。恍然间,他想起每年都会有那么两个固定的时段,师姐们总会前往楚若安所在之处。
尽管从前自己也曾好奇地询问过其中缘由,但每次得到的答复都是师姐们有事需要处理。见此情形,聪明如他自然明白这其中或许有着不便言说的内情,于是自那以后,便再也没有追问过此事。
略作思索之后,江沐珩轻轻摇了摇头,婉言谢绝道:“其实就在一两个月之前,我已然与师姐她们见过面了。此次就算了吧,毕竟父皇他还眼巴巴地盼着姑姑能够早日回归故国呢”。
宋书语听到这话,心中立刻明白了他们的担忧和顾虑所在。她微微一笑,宽慰道:“沐珩,我已经等待了如此漫长的岁月,区区这几日的时间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你还是先去见见她们吧,咱们随后再一同返回”。
江沐珩面露难色,似乎有些犹豫不决,“这……”
这时,一旁的宋念惜知道自家姑姑的用意,她轻轻拉住了他的衣袖,柔声说道:“沐珩,就听姑姑的吧”。
江沐珩思索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向宋书语道谢:“好,那就多谢姑姑体谅了”。
......
次日,只见楚若安面色凝重地走上前来,太监手中捧着一叠厚厚的卷宗。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猛地将这些年来辛苦调查到的关于楚辰奕当年残杀皇室成员、致使如今皇室凋零的全部证据,一一摆放在了朝堂之上那宽大而庄重的桌案上。
原本安静有序的朝堂瞬间炸开了锅,众多大臣们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证据,先是惊愕得瞪大了眼睛,随后便忍不住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整个朝堂顿时陷入一片嘈杂之中。
然而,有那么一小部分大臣却表现得异常镇定。他们其实早已洞悉事情的真相,但一直碍于种种原因不敢声张。
此刻,他们的眼神微微颤抖着,先是胆战心惊地望向高高在上、端坐在龙椅中的楚若安,接着又将目光投向自从上次宫宴结束后便销声匿迹、未曾露面的摄政王位置上。仅仅一瞬间,他们仿佛恍然大悟一般,彻底明白了当前局势背后隐藏的深意。
楚若安此刻根本无暇顾及那些人的反应,毕竟眼下并非处理那些官员的最佳时机。当他亲眼目睹眼前的状况后,终于决定向众人揭晓楚辰奕的死讯。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犹如一道惊雷在朝堂之上炸响,惊得众多大臣目瞪口呆。其中不少心思敏捷之人瞬间洞悉了楚若安此举背后的深意,他们凝视着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威严的陛下,心中暗自思忖:这位曾经看似任人摆布的傀儡皇帝已然今非昔比,再不可等闲视之!如此一来,诸多大臣纷纷在心中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然而,与楚辰奕关系紧密、利益相连的那部分大臣们却如坐针毡,刹那间冷汗涔涔而下。他们深知,随着楚辰奕的离世,自身的处境变得岌岌可危。
而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的楚若安,则微微勾起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这些年来,他又岂会毫无防备?早在暗中,他便已精心布局,派遣心腹之人不露声色地渗入军队之中,逐步蚕食其势力范围。再加上昨日到手的兵符,如今的他可谓高枕无忧。
坐在龙椅上的楚若安目光扫过群臣,最后落在身旁的太监身上,用眼神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宣旨吧!
那名太监毕恭毕敬地对着陛下深深弯下腰去,待他直起身来之后,他又地向前迈进一步,然后展开手中明黄色的圣旨,用尖细而响亮的声音开始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摄政王楚辰奕心怀不轨,竟敢谋害皇室宗亲,其罪行天理难容、罪不可赦”。
“然此人现今已因惧怕罪责而畏罪自杀。朕仁德宽厚,念及王府之中尚有无辜之人,若能交出足以证明自身清白且实属迫不得已之证据者,便可免除死罪;至于其他人则一律押后择日问斩。钦此!”
随着太监宣读完圣旨,朝堂之下一片哗然。众人齐声高呼道:“臣等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而,就在此时,一些脑筋转动迅速的大臣已经开始暗自琢磨着如何尽快与摄政王府划清界限,以免受到牵连。他们面面相觑,眼神交汇之间传递着各种复杂的信息。
站在高处俯瞰群臣的楚若安将这些大臣们的小动作尽收眼底,但他却并未当场发作,只是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开口问道:“众爱卿,可有本要奏?”
一时间,朝堂之上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那些原本心中有鬼的大臣们更是不敢轻易出声,生怕说错一句话便会惹祸上身。
楚若安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随后,他轻轻站起身来,伴随着他起身摆动了一下自己的衣袖,示意身旁的太监。
只见那太监心领神会,立刻高声喊道:“退朝——”
众大臣纷纷再次跪地行礼,齐声高呼:“臣等恭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