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结果
宋丰毅闷哼一声,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倾倒而去。随着他重重摔倒在地,再也无法动弹分毫,他手上紧握着的宝剑也随之脱手滑落,发出清脆的声响。
就在生命即将消逝的最后一刻,宋丰毅的眼前似乎浮现出一幅温暖而又模糊的画面——那是他年幼时,母妃轻柔地哼唱着摇篮曲,哄他安然入眠的场景。记忆中的母妃面容慈祥,温柔的目光如同春日暖阳般洒落在他身上。
此时此刻,他的嘴角情不自禁地上扬,流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然而,这丝笑容仅仅维持了短暂的瞬间,便如同风中残烛一般迅速熄灭。最终,他缓缓合上了双眼,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一旁的沈阳目睹了这一幕,不禁深深地叹息了一声。其实,他并非不想阻止宋丰毅以这种惨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根本无力阻拦。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甚至并不想加以阻止。毕竟,今天这场激烈的谋反因宋丰毅而起,已经有太多无辜之人为此丢掉了性命。
沈阳转头看向身后的李副军,语气沉重地说道:“李副军,此处就交由你来处理善后事宜吧,我去向陛下和将军禀报此次战况及最终结果”。
李副军恭敬地应道:“是,沈将军放心去吧”。
沈阳点了点头,随即转身大步朝着皇宫内的太极殿走去。此时的太极殿内,宏景帝与另外两人正静静地坐在那里,倾听着外面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的喊杀声。他们心中都十分清楚,这场惊心动魄的叛乱应该已经接近尾声了。
果然不出所料,没过多久,沈阳那身染满鲜血的铠甲出现在了大殿门口。他步履沉稳却略显疲惫地走进殿内,来到宏景帝面前后,单膝跪地,低头抱拳回禀道:“启奏陛下,叛军现已被全部歼灭,二皇子自知罪孽深重,已于阵前拔剑自刎,以死谢罪”。
宏景帝听闻此言,缓缓地闭上了双眼,心中思绪翻涌。尽管对于这个儿子,他向来不甚重视,平日里也几乎未曾插手过问其事务,但此刻得知他的离世,内心深处仍不禁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稍作沉默之后,宏景帝缓缓站起身来,目光投向下方站立着的宋皓晨,缓声道:“朕着实感到有些疲惫了,太子,这件事便交由你来妥善处置吧”。
话音落下,他微微摆了摆手,带领着一众随从转身离去,只留下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宋皓晨望着宏景帝远去的身影,脸上露出些许复杂难辨的神色,随后深吸一口气,恭敬地回应道:“儿臣谨遵父皇旨意”。
待宏景帝一行人离开后,江瑾向身旁的沈阳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暂且退下。待到沈阳悄然退去,江瑾这才迈步上前,来到宋皓晨身边,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宋皓晨感受到江瑾的举动,侧过头来,凝视着眼前这位自小看着自己长大的长辈,眼中满是迷茫与不安,声音略微颤抖地问道:“江伯伯,您说……父皇是否对孤失望透顶了?会不会认为孤过于心狠手辣?毕竟,以往父皇极少称呼我为太子,大多时候只是直呼我的名讳罢了”。
江瑾静静地注视着宋皓晨,心中暗自叹息一声,语重心长地宽慰道:“太子殿下切莫如此想,依微臣之见,陛下或许是因今日之事回想起了当年那惊心动魄的夺嫡之争,一时间触景生情,心生感伤,绝非是针对殿下您呐”。
宋皓晨听了江瑾这番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轻声说道:“多谢江伯伯的开导,孤知道了。”然而,他的眼神之中依旧流露出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虑之色。
……
宋皓晨按照宏景帝的旨意亲自雷厉风行地着手处理。他当机立断地下令:凡是参与这场叛乱的二皇子府上之人,若罪大恶极者,不仅本人要被处以死刑,其全家亦将遭受抄家之祸;然而对于其他无辜之人,则归还其卖身契,并免除死罪。
至于那些被迫参与叛乱的官员,更是毫不留情,一律格杀勿论。同时,将这些官员的府邸中人尽数流放至外地,若无诏令,永世不得返回京城,并且规定他们家族三代以下皆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简单的叛乱终于尘埃落定,画上了句号。宋皓晨谨遵宏景帝的旨意,马不停蹄地开始处理六部的各项事务,并协助处理朝政大事。
朝中众臣皆是心明眼亮之人,一眼便瞧出了端倪——陛下此举分明是在向宋皓晨放权啊!
……
待到江沐珩等人归来之时,所有事情已然处置妥当。就在他们踏入城门之际,宏景帝率领众多大臣亲往迎接。只见宏景帝眼中泪光闪烁,紧紧拥抱着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归来的宋书语,兄妹二人相拥片刻,不禁双双流下了的泪水,特别是多年没见皇兄的宋书语。
待稍稍平复心情之后,宏景帝端详着眼前消瘦许多的妹妹,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深深的内疚与愧疚之情。
随后,众人浩浩荡荡地一同踏上回宫之路,准备去参加那盛大的宫宴。一路上,江沐珩趁着旁人不注意的时候,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轻轻牵住了宋念惜的柔荑。
他微微俯下身来,将嘴唇凑到宋念惜的耳畔,用极其轻柔的声音说道:“今日这般算是喜事,你应当高兴才对呀,怎的反倒偷偷地红了眼眶呢?”
只见宋念惜那双美丽的凤眼中泛起点点红晕,宛如秋水含情一般动人。她也同样轻声回应道:“我实在是太高兴了,这么多年以来,有一次我偶然间看到父皇时,发现他总是独自一人默默地躲在书房里,偷偷地拿出姑姑的画像仔细端详着”。
“从他那满含心疼与愧疚的眼神之中,我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他对于当年没能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好姑姑这件事情始终耿耿于怀。而且,姑姑为了宏景王朝的百姓免于战火之乱,毅然决然地舍弃个人幸福,远嫁到楚国那个陌生之地……”说到此处,宋念惜不禁微微哽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