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越王勾践
而勾践这一去,就是十五年的光景。
勾践在吴国,忍辱负重,拓稽随其同甘苦,共患难,历经磨难。
终于在吴国一次内乱中,兄弟二人得以逃脱。
二人再回到越国时,越国早已是积贫积弱,对其他诸侯国来说,这时的越国,就如案板上的鱼肉一般,可以随意处置。
越国羸弱,民心涣散,军队腐败,有识之士早已看出,越国亡国,只是时间问题。
二人回国后,不少官员,建议将二人再送回去,以免使吴国震怒,引来灭顶之灾。
但百姓中却是,无数的反对这种意见,亡国不亡魂,虽为弱国,但头可断,血可流,骨气不能没有。
越王允常思虑再三,决心将二人留下。
越国内忧外患,百姓对国家的未来,不抱任何希望。
这也为勾践的崛起,建立了根基。
越国三年,勾践深得民心,又结识不少越国江湖内的有志之士,加上朝中,还是有一些忠臣的暗中相助。
终于在第三年的大年夜,勾践的行动开始了。
大年夜那天,宫中传来消息,越王允常被毒杀,凶手则是勾践生母,而杀了越王后,这苦命女人自知,难以逃脱,将毒酒一饮而下后,拔下头上的朱钗,在这位让他,恨得入骨的越王的身上,刺了整整二十六下,整个房间内血流成河,威风八面的越王,被生生刺成了筛子。
那年勾践恰好二十六岁。
女人倒地,嘴角却是挂着笑容,她慢慢闭上了眼睛,眼角一滴泪水流下,说不尽的凄凉。
这苦命女子,忍了二十六年,本想着以后让儿子手刃仇人,但在儿子送往吴国的那年她醒悟了,即使孩子身上流着愁人的鲜血,但那也是自己十月怀胎,身上掉下里的肉啊。
最终女子决定亲手报仇,她做了一生中,唯一一次,像母亲做的事。
勾践决定举兵的前半年,曾与母亲说过,这也是他八岁那年,在进宫之前,曾与母亲的约定。
这苦命女人笑了笑,抬手想要像以前那样,摸摸儿子的头,却发现自己的手,已经够不着儿子的头了。
“原来儿子早就长大了啊”。
女人心中暗探道。
苦命女人放下抬起手,笑了笑。
“我儿起兵当晚,我定当杀死越王,到时军队群龙无首,无人指挥,我儿可一举破城,坐上越王之位。”
勾践听到,连忙摇头,母亲命苦他知道,而身为儿子,他又怎能让母亲,去做如此凶险之事。
谁都知道,刺杀皇帝,一律处死,而到时候无论母亲成功与否,都会是死路一条。
而母亲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又怎能在行刺完后,又全身而退呢。
苦命女子摇了摇头,露出了一抹,狡黠的笑容,“娘早已留了,离开的密道,我儿只需尽力攻城。”
说到这女人顿了顿,伸出手,摸着儿子的脸,眼泪止不住的,从她眼中流出。
“待我儿攻破皇城,坐上龙椅之时,娘亲自为你披上龙袍。”
允常身死,皇城内一片大乱。
内阁元老,将守卫皇城的,大部分军队,全部调离。
几位将军,率兵而起。
皇城内,厮杀不断,刀剑碰撞之声,此起彼伏。
皇城外吼声不断,勾践率领的八千起义军,全力攻城。
守城军队既要防守皇城,抵抗勾践的八千起义军,又要抵抗城内的几位将军,所带领的人马,自然是捉襟见肘,应顾不瑕。
短短三个时辰,城门被城内将军打开,勾践率兵直奔城内,一路杀入,皇宫之中,尸山血海,满布疮痍。
城内守军打败,此时已成定局。
勾践身挎越刀,迈步走向,自己父亲的书房,他要去看看那个,让自己母亲咬牙切齿的男人,那个抛弃了他和母亲的男人。
将他的头颅,悬在城门外,母亲应该会很开心吧,而他勾践今天,就来帮母亲,彻底粉碎这个梦魇。
书房的小院中,将士们已经将允常的护卫,全部清理了。
见到勾践前去,将士们单膝行李,勾践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用行礼。
“兄弟们辛苦了。”
勾践面带笑容的说道。
说罢,就往着屋内走去,谁知刚到走没几步,一名伍长却是,挡在了他面前,满脸苦涩,似乎想说什么,却难以开口。
“怎么,允常跑了。”
勾践疑惑道。
“他败局已定,跑了也是丧家之犬一个,成不了气侯,无须担心。”
勾践说道。
而那伍长听了勾践的话,依旧是面带苦色,也不说话,只是摇了摇头。
“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