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殿下已经踏平吐谷浑
长孙琳看着哀泣的杨妃,心中的怒火一点一点往上涨,她实在忍不了了。
把这段时间所感受到的惊惧一股脑爆发了出来!
长孙琳怒气冲冲的说道:“还能去哪?叛逃到吐谷浑了!”
“他也不好好想想蜀王府的人怎么办,想想他的母亲怎么办,只知道一个劲的往吐谷浑跑,跑去了又有什么用!”
杨妃被长孙琳说的东西吓了一跳!
猛地看向岑文本,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先生,琳儿说的是真的吗?难道恪儿真的叛逃到吐谷浑了?”
岑文本眯了眯眼睛,有些凌厉的看向长孙琳,缓缓开口道。
“不知王妃为何如此笃定,蜀王是叛逃了呢?”
长孙琳极为不忿的说:“谁还不知道他那点小心思?一路上走到金州,想干的事全都摆到脸上了!路上还特意赶走了金吾卫,所为的不就是好从陛下眼皮子底下消失,好逃到国外去吗?”
“我真是看透了这么个小人,没有一点能力,就这还贤王?!”
岑文本静静地说道,“看来王妃对殿下的误解很深啊。”
看到岑文本这样的表现,长孙琳更加确认了,李恪恐怕就是叛逃了,要不然岑文本的反驳不会这么无力!
还没等她再想说些什么,屋外一片喧哗。
长孙琳心中一惊,难道是陛下发现了蜀王的所作所为,派人来捉拿蜀王府的人了吗?
三人出去一看,客栈里已经乱成一团,蜀王府原来的管家凑过来,有些慌张的说道:“两位娘娘,外面来了千余人马,说是蜀王殿下的,可是这都不认识呀。”
岑文本一听,心里大定,先是简单的安慰了下众人,而后大步走向外面的军队前去。
岑文本行了一礼,朗声问道:“在下岑文本,前面的这位将军如何称呼?你说你们是蜀王殿下的军将,可有什么凭证?”
客栈前的将士们纷纷下马,为首的赫然是本应在音兴城里的陈晔。
只见陈晔回了一礼,然后说道。
“在下陈晔,现为蜀王殿下部将,见过岑先生,至于凭证……”
陈晔从怀中掏出了一块玉佩,递给岑文本,岑文本拿过一看,玉质是上好的和田玉,上面还纹着条龙,虽然心中隐隐已经确定这就是李恪的贴身玉佩,但他还是又递给杨妃,让她亲自过目。
杨妃看到这枚玉佩,心里就松了一口气,轻轻地点了点头,对岑文本说道。
“这确实是恪儿的贴身玉佩。”
双方的气氛这才缓和了下来。
陈晔看向杨妃,单膝跪地,嘴上喊着:“见过公主殿下。”
这也是陈晔根据李恪的记忆,所琢磨的比较合适的称呼,毕竟他们对外讲的来历都是心系大隋的余孽,就不太合适喊杨妃娘娘了。
思来想去,还是公主这个称呼最为合适。
杨妃骤然听闻公主的称呼,竟有了一丝恍惚,公主,多么久远的称呼,她已经有二十来年没有听闻了。
想到这,杨妃不禁悲从中来,哭泣了起来。
这下让陈晔有些不知所措了,好在袭人很有眼界,连忙递出自己的巾帕,给杨妃擦眼泪。
他们之间的对话,让长孙琳听的心惊肉跳的,公主?难道这还是大隋的余孽?
这不可能啊!大隋都已经被灭二十余年了,怎么可能还保存着这么多实力?甚至找上了蜀王李恪?
却见陈晔又和岑文本说道。
“我奉殿下之命,来接诸位前往伏俟城,在那边殿下已经安排好了。”
蜀王府的众人一听都欢欢喜喜的开始去收拾行囊,打算跟着大军一路往伏俟城去,虽然他们都不太清楚伏俟城在哪?
但知道蜀王殿下就在伏俟城,那就够了。
杨妃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的人,想当年,杨广还在世的时候,她还经常外出游玩,对地理知识并非一无所知。
“伏俟城?这不是吐谷浑的王城吗?”
杨妃有些迟疑的问道。
陈晔点了点头,答道:“确实如此,殿下已经攻破伏俟城,吐谷浑已经亡国了。”
杨妃大吃一惊,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儿子李恪外出不过半月,就把吐谷浑打到灭国。
一旁杵着的长孙琳阴着脸,极为不忿。
“攻破伏俟城?我看是投降吐谷浑了吧?”
杨妃脸色一变,呵斥道。
“琳儿,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长孙琳满脸的不信和不服气,看到她这样的态度,陈晔也就大概知道她是谁了。
冷淡的和长孙琳说道。
“王妃殿下,你这样的话只会让我们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十数万将士们寒心,要知道我们跟随蜀王打下吐谷浑,就马不停蹄的赶往金州,迎接殿下的家人了。”
一旁的骁果军们更是个个脸上都挂着不满。
长孙琳看到这一幕,也只好闭上了嘴,把所有意见藏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