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人情冷暖
李恪一路上走走停停,很快走到了凉州都督府的治所,姑臧。
这里也是大唐和吐谷浑接壤的地方,直面兵锋。
“殿下请留步。”
李恪有些诧异,这种时候还有人敢找他吗?不会是武威郡的太守还不知道自己被流放的事吧?
结果停下来一看,居然是李恪的老师,岑文本。
岑文本此时没有了以往在李恪面前的儒雅风范,整个人都风尘仆仆的,但腰背依旧挺直。
李恪十分吃惊,问道:“先生何故来此?”
岑文本略微笑了笑,说道:“为了追随蜀王你呀。”
李恪感到十分感动,回想起以往在皇宫的时候,岑文本对李恪的教导,和李恪记忆中那位谦谦君子的形象,两眼泛着泪光。
“先生相信我没错吗?”李恪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委屈。
岑文本斩钉截铁道:“那是自然,我坚信我教出来的弟子不会是大婚之夜奸杀大臣女的人!”
李恪终于没忍住自己心里的委屈,抱住眼前的岑文本痛哭了起来。
他可以说是外人里,第一个明确相信李恪的人。
若非李恪自信有系统,可以逆风翻盘,弄不好就要在这次事件里,被打翻在地,永世不得翻身了。
岑文本只是拍着他的肩膀,没有多说什么。
等到立刻冷静下来,岑文本才问道。
“不知殿下以后打算做什么?”
李恪轻声在岑文本耳边说道:“征吐谷浑,自开帝业!”
岑文本有些好奇,吐谷浑可不是什么好对付的敌人,就是打下来,怎么统治也是一个问题,李恪怎么就这么有信心呢?
单凭他和随身的这几十个仆从,怎么也做不到征服吐谷浑的。
好奇的他就问了起来,李恪也没瞒着他,只是说自己有三万精兵。
岑文本虽然吃惊于李恪从哪来的这么多军队,又是如何养起来的,但既然已经有了,他也就不问来历了,只是在心里默默计算此事的可行性。
岑文本到了李恪的队伍后,很快就把队伍里的杂事全部打理的井井有条,让李恪不得不承认,岑文本是一把施政的好手,能做到青史留名的宰相,果然都不是什么一般人啊。
李恪带着队伍又继续向西前行,都快走出凉州范围了,一日的入夜时分,就地在山边露营扎寨。
夜幕下,李恪望着长安的方向,发起了呆。
李恪只希望自己的征服路程一切顺利,最终反攻大唐,他一定要把李世民这个混蛋从皇帝的位置上赶下去!
毕竟李唐皇室“父慈子孝”这可是有传统的,历史上的李唐皇室政变次数之多,也是高居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首位。
更何况,后面继位的是李治,他可是继位不久就把前十的李恪杀了的,罪名还稀里糊涂的,真是够搞笑的。
结果最后还不是儿子死一堆,权利被自己媳妇抢走了。
岑文本就在这时走到李恪的背后,跟他打了个招呼。
“殿下,事情都安排好了,今天可以休息了。”
连着赶了这么多天的路,眼看就要出了凉州范围,岑文本其实也是极为疲惫,不过他是知道李恪现在的实力的,所以看着精神抖擞。
李恪转过身来,连忙扶住岑文本,口称先生,语气中带着些关切。
“夜里风寒,先生不该来此处找我的。”
岑文本笑了笑,说道。
“只是看到你一人站在这儿,显得太过萧索,特意过来的。”
李恪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先生见笑了,只是心中有些惆怅,也有些想念长安罢了。”
岑文本反而安慰起李恪。
“殿下不必介怀,若是你能打下吐谷浑,至少也算是一处王业之基,之后可静待天时,总是能回去的。”
李恪没多说什么,心想这还只是我系统给的初始资源呢,打下吐谷浑之后,还会有新的精兵强将,估计用不了几年,就能反攻大唐了。
李恪把自己身上的外套脱下来,亲手给岑文本系上,思绪有些发散,突兀的问道。
“先生的家人也都还在大唐吧?若是真的要静待天时,才回大唐,那岂不是要陷先生于不孝之地。”
李恪是知道的,岑文本是个大孝子,还是个特别有名的大孝子,现在跟着自己要到吐谷浑自立,一旦和大唐敌对,那他的家人特别是母亲就很难再见到了。
岑文本沉默良久,也只能苦笑着说:“自古忠孝不两全,我也只能让弟弟在母亲面前替我尽孝了。”
接着岑文本又说道:“殿下可知,我来追随殿下,还有什么原因吗?”
李恪先是迟疑的摇了摇头,然后又不确定的说:“是因为受过我外祖父的恩惠?”
岑文本哑然失笑,摇了摇头。
“明帝虽然有恩德,但也没有这么大的恩德。”
李恪知道,这个明帝说的就是他的外祖父杨广,唐朝说到底是大臣造反建立的,甚至李渊都还是杨广的亲戚。
得位如此,为了巩固自己证券的合法性,就只好往死了抹黑隋朝,特别是抹黑杨广,改定谥号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