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号盒子〈二〉麻衣相师大凶之兆 - 欢迎来到古古怪怪脑洞盒子 - 小一先生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13号盒子〈二〉麻衣相师大凶之兆

“五·……五鬼火锅?”我十分困惑的问道。

重庆地处西南,饮食上偏好麻辣火锅。

在重庆生活了这么多年,我对各种类型的火锅自然不陌生。

可这种奇怪的火锅,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年轻人嘛,不知道也很正常。”

一旁的张老爷子,把玩着手里攥的两个核桃,笑咪睐地感叹道:“这种老古董似的火锅,也只有咱们才吃过了。”

原来,这五鬼火锅,就是川渝码头火锅中的一种。

事实上,如今的麻辣火锅,就发源于重庆,是前清时期的码头船工们自创的饮食方式。

后来,这些源自嘉陵江啡、朝天门码头的“码头火锅”,也渐渐走向了大众的餐桌,变成了闻名迩的重庆火锅。

“想当年,我爹在嘉陵江上做船工的时候,吃的就是这种火锅。”张老爷子说着,夹起一块煮得嫩白的黄候。

鲜嫩的黄喉片,沾上麻酱、辣酱和蒜泥,脆嫩爽口,我也忍不住多夹了几筷。

这源于码头船工的五鬼火锅,自然与码头文化紧密相关。

在当年的码头船工与纤夫中,袍哥会等组织曾盛行一时。

其中,长期流传着一种特殊的习俗与方术:那就是五鬼搬运术。

“袍哥会”向来尊崇“五”的概念,例如以五德排座次,以五行定方位。

而五鬼搬运术,正是其中一种。

传说中的五鬼搬运术,也叫五鬼运财术,其实就是参加袍哥会的码头工人中,流行的某种仪式。

在川渝老辈人的说法里,五鬼是五位邪神,能够为人招来财运。

而这亨通不断的财运,正是走南闯北、漂泊打拼的码头工们,最需要的东西。

因此,五鬼火锅也就应运而生。

据说,符合特定规制的五鬼火锅,能够完成某种沟通邪神的仪式,年月长久后,就能打动五位招财的邪神,为人们带来好运。

当然,随着码头文化的式微,与人们思想的进步,这种怪力乱神之说也就渐渐淡去了。

而那五鬼火锅,也同样落得无人问津。

“不过……说起这个,我倒是想起了一件怪事。”

张老爷子夹了一筷涮好的毛肚,将一份报纸推到了桌前。

这年头,看报纸的人不多了。

为了将报业做下去,记者们也就愈发极尽其夸大夺目之能事,拼命报导吸人眼球的新闻,以赚取流量和销量。

只见这报纸的头版头条,用赤色的大字写着:“七月半街头闹鬼”,活脱一派地摊小报的风格。

“怎么,现在又流行讲鬼故事了?”我调侃着望向报纸。

看了几行字后,却不由得收住了笑容。

报纸上的闹鬼事件,与不久前市内失踪的五名花季少女有关。

这起集体失踪案传的沸沸扬扬,因为这件事,我们大学还格外强调了安全教育,原定的班级旅游,也因此取消了。

报纸上说,五天前,失踪少女付诗涵的父母,在外出寻人时,曾亲眼目睹了诡异的一幕。

那失踪的五个少女,在七月半当天的夜晚,围坐在漆黑空寂的十字路口,架起了一锅热气腾腾的火锅。

而根据其父亲回忆,那火锅的形式十分少见,像极了i旧时代的五鬼火锅。

然而,当付诗涵父母准备前去确认时,街道周围却发生了紧急断电的状况。

当光线再次亮起时,五名少女已经全部消失。

唯有一架孤零零的火锅和五副碗筷摆在原地,火锅的汤汁里,还在煮着尚未吃完的食材。

“老板娘,这回可是五鬼火锅的故事了。”

看到顾姐姐眼中透出饶有兴趣的神色,张老爷子忽然颇有深意地笑了起来:“想不想……·看个究竟?

“当然。”顾姐姐轻轻点头,莞尔说道。

这时,我的目光瞥到了这条新闻下面的一则消息。

那是一则讣告。

重庆市某慈善企业家,魏可安先生的妻子,在两周前遭遇了车祸,全力抢救无效后,不幸身亡。

考虑到家属的情绪,这条消息延迟了两周,才对外公布。

照片上,一个头戴白布、神情恍惚的男人,正蹲坐在殡仪馆大厅内。

男人的面容有些熟悉,再联系到他的名字,我忽然辨认了出来。

原来,他就是两个月前,来我们学校演讲过的知名企业家,魏可安。

那时,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他,刚为江城大学捐了一大笔用于基建的善款。

当时,在全校师生面前动情演讲的他,还是那样意气风发,与照片中的落魄男人,判若两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