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百乐城
白玄铭慢慢收回目光,神色微凛,向张太守看来:“此次出京,本官是奉了太后娘娘的旨意!送灾粮十万担,以解灾民之苦,装着灾粮的大船明日即到,百乐城也有一千担!”
“太好了,臣等就知道太千娘娘心忧天下,不会忘记我百乐城的老百姓的,有了这些灾粮,我百乐城就可以过一个没有饥荒的中秋佳节了!”说着张太守感动的跪了下去,三呼太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身后所有人全都跪下,呼啦啦跪了一地!
白玄铭与玉秋落对视一眼,两人在这一片欢腾声中,走了进去。
张太守十分好客,准备了丰盛的午膳,陪坐在另一桌子上的并无他人,只有他自己的妻儿子女,而其他的官员,则全安排在院子里。
这一场接风宴,可谓是即热闹又舒心,吃得宾主尽欢!
饭后,两人被送到院子里休息,但前院的客厅里,却坐满了人,他们正是刚才出来迎接的官员,更重要的,他们此时一个个愁眉不展,叹气连连。
“大人,那白世子说的倒底是不是真的?京城若真的运来十万担灾粮,那咱们手里的捏着的这一大堆可怎么办啊?早上就那批陈米一两银子一斗,我都硬是没开仓的!”说话的是百乐城的县丞,专管着粮食这一块。
“不可能!上一批灾粮才送来几天?怎么可能又送?朝庭里粮食难道多得已经堆不下了,非要往外送?”一个四旬的黑壮官员哼道。
“上一次是皇上送的,这一次你没听白世子说,是太后她老人家的心意吗?再说了,白世子就算再厉害,他也不敢拿太后的懿旨说慌吧?这可是欺君的大罪!我觉得肯定是真的!”
有人站起来表示不满,在大厅里争论个这休!
有人说这白玄铭来得蹊跷,他们又没接上京城里的消息,实在怀疑这批粮食的用意。
也有人说,人家来送粮,还能有什么用意?难不成这白花花的粮食不是太后送的,而是他自己弄来的?谁会没事做这干这样的事情?
所以,这件事肯定是真的,他们应该趁粮食没到,赶紧把手里的全吐出去,要不然等白玄铭的灾粮来了,那就再也卖不出去了。
只是,让他们以低价抛售集了那么久的粮食,心里实在是不甘心!
大厅里热热闹闹的,你一言,我一句,急得是面红耳赤,谁也服不了谁!
看来,这百乐城里的官员是早就上下一心,全都是贪官,打着灾民的旗号,实则贪污灾粮,然后哄抬粮价,高价卖给老百姓从中牟利!
张太守仍然笑咪咪的坐在上首,端着茶杯,摇头晃脑,一副云淡风轻,似乎下面的争吵与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大人,让下官去探探他们的底?上午辰时,有人想要刺杀下官,那人正是下官追捕了八年的杀父仇人张春宁,此时张春宁正在白玄铭的护卫之中,只要将他捉下,定能试出白玄铭来此的真假之意!”
一个武官站了出来,正是之前在门口与白玄铭对视的那个槐武男子。
他的话一落,大厅里的人全都向他看来。
“郑都尉,此话当真?那个当年杀了你全家的张春宁真的就在白世子的护卫之中?”
郑都尉,其名为郑思源,当年,他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其父郑孝诚以及全家被张春宁一夜之间全数杀死,那时他正习艺在外,得知消息赶回来时,家里已经是一片白幡!
那时的灭家惨案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朝庭派了专人来调查,并设立专人全国追凶,而对于唯一的遗孤郑思源,朝庭也开恩给了他一个官身。
郑思源长年习武,本领高强,所以便在当年的小县城里当了名典吏,后来他多次立功,破了不少的案子后,慢慢的一步一步往上升。
也许大家都同情他被灭门的遭遇,也许是因为他自身的能力,短短的八年过去,他从一个小小的典吏做到了现在的五品都尉,更娶了张太守的千金,有权有势,一举成了百乐城里数一数二的人物。
所以现在他的话音一落,所有人都向他望来,甚至眼里冒出了光。
“那不快将张春宁抓起来,最好连白世子也一起问罪,到那时,那十万担粮食不就成了我们嘴边之物?”
“不错不错,我赞成刘大人说的,郑都尉,你需要多少兵,多少人,咱们这边全力支持你!”
县丞一听立即拍着胸脯乐哈哈的站了起来,以往,他们都是这么干的。
最近京城里官员来了一波又一波,风声太紧,害得他们手里的银子大大缩水,此时这十万担粮食,真是来得太是时候了。
十万担的粮食啊,在他们眼里,仿佛看到了一座巨大的金山!
“大人,您就给个话吧!”郑思源一脸阴狠,其他人也全都向张太守望来。
张太守笑了起来,将手里的白瓷玉杯放到桌上,轻轻摇头,笑道:“众位不要心急,白世子可不是以往的那些个蠢货,想要抓他的人,截他的货,只怕这世间还没人做得到?”
“不是吧,大人您这是仗他人志气灭自己人威风啊?难不成他白玄铭还有三头六臂,比咱们郑都尉还厉害?”
有人立即不信了,白玄铭长什么样子,他们刚才全都看到了,不就是个白白净净,病病歪歪的小白脸吗?哪有什么可怕之处?
如果一说,郑都尉倒是沉默了下来,他不服!
张春宁杀了他全家,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不管他白玄铭是什么人,都不能阻止他报仇!
等他抓了张春宁,一定要挑断他手筋脚筋,然后在他身上开一百零八个血洞,再抹上蜂蜜,让他暴晒个三天三夜,至于他的女儿,哼……他有更好的法子!
他不会杀了她,他会好好爱怜她,让她每晚在尖叫与恐怖中度过……
不好好的折磨得她生不如死,不足以抵消他心底八年的恨!
“不急不急,等明日大船靠了岸,咱们再来定夺!”张太守笑咪咪的走了,留下屋子里的人面面相觑,吵得不可开交!
如果玉秋落在这里,一定会破口大骂,原来他才是最狡猾的老狐狸啊,精明得让人害怕!难怪做了那么多坏事,却一丝风声都没有传出去。
“大人这是怎么啦?不会是被新来的美人儿给迷得糊涂了吧?等明日大船一到,一切都晚了呀!”
“不错,要做就趁早,而且要快又狠,不能给白玄铭一点儿反应的机会!”
“那怎么能行,咱们得听大人的,这么多年了,哪一次不是听大人的吩咐才安稳到现在?”
大厅里再次吵了起来,大部分的人都赞同抓了张春宁,以此胁迫白玄铭交出粮食,如果白玄铭不肯,那他们就赶在粮食到来前将之劫走。
另一部分人,自然则想听从张太守的意思,先等等,等摸清了白玄铭的来意后再动手不迟。
这些年,就因为张太守做事一向稳妥,才有了现在的安稳无忧。
只是正这时,屋外有人送来一道消息。
一个官兵急匆匆而来:“大人,不好了,之前进山抓捕张春宁的二十小队,全死在了山里,咱们的人还探听到,就在七日前,大理寺白玄铭与长公主被大批黑衣人所困,而帮助其逃走的,正是张春宁与其女张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