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情商是什么?就是不为别人的错误埋单(3)
第18章情商是什么?就是不为别人的错误埋单(3)
而高情商男士,就会以一个小小的肢体语言,向女孩传递出一个含糊不清的信号,女孩获得这个信号,就会心情愉悦,上网发一些岁月静好什么的。 简单说,一个小小的关注眼神,或是一个漫不经心的动作,就能够得到一个让人羡慕死的恩爱情侣。反之,如果男孩对这些细节一无所知也不感兴趣,那就意味着爱情的小船说翻就翻,友谊的巨轮说沉就沉,会陷入到冲突不断、狗血喷涌的癫狂人生中。
(10)
这里在说情商。
实际上说的,是一个人的群体生存与发展能力。
具备了这个能力,不仅在职场上横吃八方,更能够获得一个稳定幸福的大后方——反之,则易身陷囹圄。
要做到这一点,也不过是这么几个步骤:
第一,你要意识到,如果你遭遇麻烦,可能是你出了问题。麻烦,多是由不满的积累而形成的情绪爆发,如果单纯就事说事,你会感觉到好委屈,而对方则更加愤怒,后果一定是大家都不喜欢的。
第二,你要知道,妨碍我们人生的,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只是一些极细微的小枝节。你也不需要活得憋屈痛苦,只要学会管理自我与他人情绪,就足够了。
第三,情绪管理,只是个小习惯,不需要多么费力。比如说,我朋友易天养的那只叫黄飞的猫,只要你每天随手摸它两下,它就会表现得很机灵,甚至会帮忙照料其他猫。但如果你没有这个习惯,家里就会成为猫的战场——职场上的情绪管理,也是如此,好习惯会让你成为职场上的红人,情场上的情圣,坏习惯却会让你每天陷入冲突,累得半死,活得郁郁寡欢。
第四,再说好的情商表现——先记住第一条,说话时凝视对方眼睛,强迫自己几次,就形成了习惯。然后你会发现,你只需要这么一个小动作,就会轻易地获得对方信任。善用眼神者得天下,不会用眼神,诸事难成。
学会了运用眼神,再添加第二个动作——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最初的养成,要注意分寸。诸如比较亲昵的关系,可以走过去握住她的手,轻抚一下肩膀——要站在对方的心理安全距离边缘,呈现出一个保护姿态。现代职场,没有侏罗纪的巨型怪兽出没,实际上谁也不需要你的保护,但这个随意的小动作,会让对方对你毫无保留地完全信任。
——顺便说一下,有的年轻人,拼命努力却得不到信任,多半是你没有学会信任诉求的日常习惯。
这些小枝节,应该是父亲说给儿子,母亲告诉女儿的,有的家长可能会疏忽了这些,等孩子长大,就像我朋友家的猫咪黄飞,形成需要疏导的脾性,这种情况的孩子,就需要训练自己,补上这课。
人生漫长,机会无限。什么时候补上这堂课,都不算晚。
凭你的智力,还不够做坏人
(01)
微信上有这么一篇文章:
《如果成功者都是坏人,我们为什么还要做好人?》。
这篇文章,开篇援引网上的一个问题:如果发现自己的上司贪污腐败,你该如何做?
争议极是激烈,答案之一是:你就是个毫无存在感的小员工,尽管知道领导贪污腐败,但你拿不到确凿的证据。没有确凿的证据你还敢说,这就是造谣和诽谤。
总之,看到领导腐败,最明智的是赶紧把眼睛闭上,免得知道太多,惹祸上身。
这个答案就够让人悲愤的了。不曾想,同人于野又提出来个让人要疯掉的问题——选择做个默默无闻、身死名灭随百草的普通人,你固然可以闭上眼睛,明哲保身……可如果你不甘于平庸的命运,还希望自己人生有点成就,想往上走当个领导呢?
这种情况下,你又该怎么办?
(02)
对于同人于野的问题,你可能会说:既然混出名堂来的都是坏人,那我就选择与坏领导同流合污了。
——你要是敢这么回答,那就死定了。
会死得很惨。
(03)
有位律师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
他这个律师,是半路出家。此前他是一家公司的财务专员,不幸的是,公司新来了个老总,一上任就把眼睛盯在他的脖子上,寻找下刀的部位。
这个老总,大概是个标准的坏人,私下里吩咐他,这笔钱就不要入账了。
当时他就麻爪了:不入账怕不行吧,账目摆不平。
坏老总道:摆不平不会想办法吗?要你这个财务专员干什么吃的?没有任何借口,立即执行,这点道理还用我教?
他更加为难:如果出了事儿……
坏老总:出个什么事儿,有事我担着,轮不到你!
——律师说,他这句话说出来,我就只有辞职了。因为他口口声声自己担着,却不签字。他不签字,出了问题我就是全责。钱我分不到几分,黑锅由我来背。别人捞钱你入狱,别人偷驴你拔橛,搁你你干吗?
这老兄遇到的,不算什么稀奇事儿。归根到底就是他的性子太柔,给人一种容易欺负的感觉。坏老总就是看了他这模样,才生出歹心。最麻烦的是,这些事都是私下场合发生的,如果他举报,人家坏老总还没拿到钱,他这个举报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不举报更麻烦,这次他不配合坏老总,以后少不了小鞋穿。
所以说这个职场之上呢,主体还是阳光灿烂的。但有阳光就有阴影,一个人没有与阴影作战的强大能力,能做个好人保全自身,就已经算是不菲的成功了。如果不自量力还琢磨当坏人干坏事,那就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了。
(04)
微信朋友圈里还有篇文章,标题叫《人要是蠢,就千万不能坏》。
这篇微信,举了个很好玩的例子。说是某家公司,来了个坏员工,他先是偷看同事的电脑,盗走客户资料,然后撬走客户。而后又在同事之间传假消息,让同事工作陷入被动。再脸不红不白地撒谎,不承认自己干出来的坏事。
文章的结尾给这名员工安排了戏剧性的收场,说是此人潜入老板办公室,盗取资料时被老板发现——其实根本不用这么费劲。任何一家企业出现这种员工,铁定“活不过第二集”,因为同事们不会忍气吞声,老板也不可能任由这类人败坏公司的风气。
总之,人要是蠢,就千万不能坏,恰恰对应了开篇的《如果成功者都是坏人,我们为什么还要做好人?》。
归根结底,还是智商不够用。
这世界上,一半人的智商,在平均线以下。还有四分之一的人,就在平均线上下波动。这两部分人士加起来,占到了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三。
余下来的四分之一,智商并不比居于之下的四分之三强多少。况且人类的天性,又对自我利益极为敏感,你这边还没打坏主意,他心里已经拉响了警报。总之无论智商高低,动坏心眼犹如玩火,最终是反噬自身。
(05)
感觉好像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