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抢食
没有来得及细说,院子里便响起了崔氏的大嗓门:“六丫,还不赶紧出来烧水做饭,要饿死你阿公他们吗?你也躺床上挺尸是咋的?”
徐芙蓉听到院子里崔氏的声音,不由得幸灾乐祸了起来:“赶紧去做饭吧,阿公和我爹他们可都在田里收稻子呢!”
说着,便起身出了门。
其实在听了徐向晚刚才的一番说辞之后,徐秋怡的心是很有一些感触的。尤其是现在,张氏还在床上躺着要人照顾,而家中郑氏梁氏徐芙蓉徐桂花都在,崔氏却偏偏要叫她出去烧水做饭,这让徐秋怡第一次生出了不平的感觉。
按理说,不平则鸣,可是徐秋怡已经习惯了不公平的待遇,她也只是抿了抿嘴,看了眼床上躺着的张氏,朝着徐向晚道:“晚儿,我去做饭,你在这里照顾娘。待会儿娘肯定需要热水,我去烧些来。”
徐向晚就要出去和崔氏理论理论,不过却被徐秋怡拦住了。
“姐,你拦我做什么?阿婆也太没道理了,咱娘这里不需要人照顾啊?她还让你去做饭,就算大伯娘和三婶去田里帮忙了,不还有芙蓉姐和桂花姐吗?咋就轮到你去做饭了?”
“还不出来,是要让我这老天拔地的来请你?”说话间,崔氏已经到了东厢房门外。
徐秋怡紧走两步,又回头嘱咐道:“晚儿,好好照顾娘。”
叹了口气,徐向晚看了一眼张氏,也没心思闹了,只点了点头,表示会好好照顾张氏。
闹分家的肯定不止徐家老三,徐家老大肯定也是同意的,只是碍于他是家中老大,所以并没有开口提。
徐老爷子是个爱惜名声的,按理说应该不会同意分家的。
可是这次情况又不同,张氏是个病秧子,前几天徐向晚也发高烧,事情没做多少,钱倒是花了不少,今天家里还差点出了人命。要再这么折腾两次,不说钱花不花,就家里这点名声肯定得完了。
在分家与出人命之间,徐老爷子肯定宁愿选择分家。虽然分家说起来不好听,但是毕竟树大分枝,村子里不少人口多的人家都是分了家的,日子也都过得红红火火。可若是家中出了人命的话,那可就不是不好听的问题了,这附近的人到时候都得避着他家走。因而,徐老爷子的心里肯定也是愿意分家的。毕竟徐老爷子是当家人,他考虑的是多数人的利益reads();。
只要徐老爷子同意分家,这家肯定就分定了。
那么,既然分家的可能性更大,他们二房就得争取得到更多的利益。
现在分家既有利也有弊。弊端是张氏受伤,需要花钱,家中没啥闲钱,他们顶多也就分个三亩多地,即使有徐秋怡和徐向晚二人的帮忙,这地能种起来,要收获也得好几个月了,这期间哪里来钱给张氏治病?但利也是张氏受伤,张氏是缘何受伤?不管张氏是不是为了保护徐向晚,但是她被崔氏所伤这是事实,那么徐向晚便有借口在分家的时候多分点东西过来。
至于今后的日子,只要心齐,踏实肯干,徐向晚相信一定会好起来的。
若说刚才听到分家的时候徐向晚还不乐意,那么经过分析之后,徐向晚已经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毕竟,即使不分家,徐向晚相信崔氏也不可能再拿钱给张氏看病了。
一百文钱,已经是崔氏的心理极限。
郭家镇离徐家村约有十里路,五郎心急张氏,一路小跑,来回只花了半个时辰。
“晚儿,药抓回来了。”五郎跑得气喘吁吁,额头上汗水淋漓,整个后背都被汗水浸湿了。
五郎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两包药交给徐向晚,向其交代道:“这一包是外敷的,头三天每天换一次药,之后每两天换一次。这一包是内服的,三碗煎做一碗,一天喝两碗,待伤口结疤之后改作一天一碗。”
徐向晚连忙接过药,将外敷的药放在床头的平头案上,只拿着内服的药跑去了厨房。
徐秋怡见徐向晚拿着药过来,顿时喜上眉梢,赶紧接过药问了煎法,让徐向晚回去照顾张氏,自己在厨房一边做饭一边煎药。
徐向晚心担忧张氏,也没有推辞,将煎法交代清楚便回了东厢房。
五郎已经将外用药包解开了,又打来了井水,将干净的纱布放在了案头上。
“晚儿,李大夫只对伤口做了简单的处理,咱娘的伤口需要重新上药,你过来帮把手。”五郎看了一眼张氏包着纱布的额头,见上面沾满了血迹,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徐向晚也跟着来到床头的平头案前,六岁的她只比平头案高出半个头顶。
两人一起给张氏换完了药,见张氏在换药的时候皱了皱眉头,脸上便都有了喜色。
张氏既然知道疼,那么肯定还能醒来。
换完药五郎便打算出门去田帮忙,不过却被徐向晚拉住了衣袖。
“哥,你先不忙走,有个事儿我得跟你说。”徐向晚压低了声音说道。
“什么事情还搞得神神秘秘的?”五郎笑道。
徐向晚凑到五郎跟前,小声说道:“咱家可能要分家了。”
五郎愣了才明白徐向晚所说的“分家”是什么意思,一双丹凤眼瞪得老大:“晚儿,你听谁说的?这话可不能乱说,这就是不可能的事儿reads();!”
早就猜到了五郎不会相信,徐向晚连忙伸出手指竖在嘴巴上,嘘声道:“哥你小声点儿!这事儿是芙蓉姐听三叔说的。三叔找阿公说要把我们分出来,说我们家赚钱少,花销大,要是不分家,全家都没法儿过日子了。”
“别听芙蓉姐的,她嘴里能出来什么好话。”虽然徐芙蓉是姐姐,但是五郎对徐芙蓉也没有什么好感,一提到她整个眉头都皱了起来。
“你是没看到芙蓉姐给我和姐说的时候有多得意。依我看,这事儿应该假不了,否则徐芙蓉就算再看不上咱们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徐向晚想起徐芙蓉一脸得意的样子,也不由得皱了皱眉头,直接喊了徐芙蓉的名字。
所谓空穴不来风,这肯定不是没影儿的事儿。
五郎不由得朝着门口瞥了一眼,依旧是满脸不信:“就算三叔要将咱们分出来,咱阿公也不会答应。”
这些年他们二房做得多,用得少,徐老爷子时常会在五郎耳边念叨说亏待了他们二房,待大房的大郎考上秀才,日子好起来之后肯定会补偿他们。
料到五郎会如此说,徐向晚便道:“阿公到底同意没同意我不知道。不过要我看,阿公是很有可能同意的,毕竟现在咱家的日子不好过啊!将咱家分出去的话,子就少了五口人的吃穿用度。而且阿婆最不喜欢咱家,咱们分家了,阿婆打骂我们的机会就少了。”
听了徐向晚前面的话,五郎都没有反应,可是最后一句话却说到了他的心坎儿上。徐老爷子最看重的就是名声,其次就是家庭和睦,若是为了家庭和睦要将他们分出来单过也不是没有可能,尤其是在差点出了人命的情况。
“别胡思乱想,你就负责和你怡儿姐一起照顾咱娘。不管分不分家,都有哥我在上面顶着。”显然,五郎心里也开始没底了,不过到底是二房的老大,该有的担当他一点也不缺。
五郎的话令徐向晚心一暖,还好他们二房兄友弟恭,除了在面对亲人时有些懦弱之外,其他都很好。
“对了。”五郎紧张地看了看四周,又跑到外间去将房门轻轻地掩过来,这才从补了层层补丁的里衣中取出了钱袋,拉过徐向晚的手,将钱袋郑重地放在徐向晚的手中,“给咱娘抓药,外敷的药花了二十文,内服的花了二十五文,还剩五十文,我打算待咱娘醒了之后再到镇上去买点肉骨头给咱娘补补,这些钱你给好好收着,可千万别弄丢了。”
虽然徐向晚才六岁,但是比一般孩子都懂事,以前就是怯懦了些,但现在已经好了许多,将这些钱交给徐向晚,五郎很放心。
五郎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张氏却是识字的,在空闲的时候也教过兄妹几个识字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