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勤奋,勤奋,多少愚昧假借你的名义行事(1)
(一)勤奋,勤奋,多少愚昧假借你的名义行事
中国人的勤劳勤奋举世闻名,盖世无双,可是看看中国近五千年的历史,这种所谓的“勤劳勤奋”,究竟给不停地勤扒苦做的中国人带来了什么?
科学发展史上的原始创新,几乎看不到中国人的足迹。改变人类生活、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创造,鲜见中国人的影子。时至今日,在科技领域,“当心开除球籍”的警报并未根本解除。
物质生活方面,可以这样说,贫穷陪伴了我们五千年,以致晚清重臣李鸿章对比中外平民的生活时说:“中国人生活苦,真苦。”
以我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人的物质富裕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远胜大唐盛世,但是人均物质生活水平仍旧是不折不扣的“贫穷落后”。
可见,我们常常津津乐道的所谓的“勤劳勤奋”,给中国人带来的,却实在有点儿羞于启齿。
这种所谓的“勤劳”,从来就不是“勤脑”,因而不是什么有意义的值得称道的“勤”,而只是一种对低级重复的不假思索的接受和令人咋舌的忍耐。这种勤劳忍耐,本质上是“因循守旧”、“不图谋创新”。某种意义上,这哪里是什么“勤劳”,这分明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懒惰!
林语堂先生曾有过这样的批判:“遇事忍耐为中国人的崇高品质,凡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否认这一点。然而这种品质走得太远了,以致成了中国人的恶习。”
吃苦耐劳者凭自己的劳动生活,站得直,走得正,本来无可厚非。但若走得太远,勤劳离谱了,忍耐过头了,难道就没有“高傲的头颅”向“柴米油盐”屈服的嫌疑吗?
无论如何,这种“屈服”与“坚守底线,决不降贵纾尊”相去甚远,后者颇有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味道和品性,是永恒的价值,永远令人肃然起敬。
现在,不少中国人,包括部分“啃老族”,不再做无脑的吃苦耐劳者,而是懂得蓄势待发,谋定而后动,实在可喜可贺!
什么时候,“勤劳”变为“勤脑”了,有中国特色的懒惰——不假思索的“勤扒苦做”,才会跟中国人彻底拜拜。
应该没有人会怀疑,“勤脑”的意义和价值远大于“勤劳”,“勤脑”的“勤劳”才是真正的“勤劳”,即便看上去手脚“懒”一点。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自行车的发明者是法国“懒汉”,缝纫机的发明者是英国“懒汉”。我确切地记得,达芬奇、笛卡尔都是“勤脑”的瞌睡虫。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分明看到,学问高超、事业有成、生活幸福的人,大都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鲜见人云亦云、盲动跟风者。
用一生的辛苦和劳累,换一生的贫穷和苦涩,这是不是一笔苦难深重的买卖?这是不是很多“勤劳”中国人的生活写照?
而用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换一生都用不上的垃圾知识比如英语“abcd四选一”之类,这是不是一笔亏血本的买卖?这是不是很多“勤奋”中国人的学习写照?
何止英语“abcd四选一”之类,在中国人学习的路上,那堆成山的垃圾作业、垃圾考试,决不是什么“勤脑”,那是打着“勤脑”幌子的折腾、消磨、摧残。而自以为“勤脑”的中国人呢,不过是在这些垃圾堆上干搬运、做苦力。
——打住,我知道我已触犯众怒,因为“勤奋刻苦”者最不能接受的正是对“勤奋刻苦”的质疑和否定。
但是,我以我的经历、感受、思考,还有遏制不住的良心,在这里不得不说:勤奋,勤奋,多少愚昧假借你的名义行事!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过犹不及”是人生的智慧,也是学习的智慧。没有休息和“发呆”的时间,所谓的“勤奋学习”必是蠢人们的自欺欺人。
下面一份“勤奋”的作业单和一张“刻苦用功”的作息表,就是蠢人们的“杰作”,其在中国正大行其道:
某初中一年级某班某日布置的家庭作业实录(每天作业量均如此):
语文:复习试卷一份,共两张四面,
同步练习第7至9课(要求做完后对照答案修改),
日记一篇;
英语:同步测试题一份(共两张四面,要求100分钟内完成),
完形填空专项训练(半张一面,计两题),
阅读理解(文章两篇,每篇5个提问);
数学:《英才点津》p27综合练习,
《状元笔记》p121轻松练习;
科学:试卷一份(一张两面)。
——且不说一个初一学生做上面这些作业需要多少小时,设想四个老师来做:语文老师做语文作业,英语老师做英语作业,数学老师做数学作业,科学老师做科学作业,然后把他们所花的时间加起来,一共是多少小时?——都昏天暗地、没日没夜了!
难怪作家梁晓声说:“孩子们的脑子都用伤了!”
我要说,这样的“勤奋学习”,已经埋下了“大学生变成大白菜”的种子,这样勤奋的学生,将来只配跟农民工去抢饭碗。
勤奋,勤奋,多少愚昧假借你的名义行事!
农村某地某高中一年级下学期作息时间表实录:
早晨5:30起床(学生全部住校,每个月只放假一天)
5:50至6:50晨读
6:50至7:30洗漱,早餐
7:30至8:30朝读
8:30至12:00共四节课
12:00至13:05午餐,午休(实际上从没午休)
13:05至17:30共五节课
17:30至19:00晚餐,课外活动(实际上从没活动)
19:00至22:30晚自习共五节
22:30至23:00熄灯就寝
——实际上很少有同学在23:00就寝,通常就寝是在00:00以后,因为永远都有做不完的作业试题。
神州大地,到处都有在垃圾知识堆里干搬运、做苦力的中国人,而农村则是这种“勤奋用功”的“重灾区”。
这种“灾区”出产的大学生,不变成“大白菜”才怪,不跟农民工抢饭碗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