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心湖涟漪
自胤禟那次愤然而去之后,宛瑶在这深宅大院中的日子愈发显得清冷孤寂。(府中的小道上,落叶被秋风卷起,又缓缓飘落,寂寥而萧瑟)府中的丫鬟们每日皆是噤若寒蝉,行事愈发谨小慎微,唯恐稍有差池便会触怒主子,给自己招来无妄之灾。(一个小丫鬟不小心打碎了一只茶杯,便吓得跪地求饶,浑身颤抖不已)
宛瑶大多数时候依旧将自己深锁在房中,仿若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天地,不愿轻易踏出房门一步。(房间内,微弱的烛光轻轻摇曳,映照着宛瑶略显苍白的面容)然而,她已不再如初始那般浑浑噩噩、自怨自艾,而是下定决心努力去适应这全然陌生且充满繁文缛节束缚的古代生活。
她耗费诸多时光潜心学习刺绣,那纤细的绣花针在她手中灵动穿梭,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她的专注与耐心。(她微微蹙着眉头,眼神专注,纤细的手指轻轻捏着绣花针,仿佛在赋予绣品生命)当一幅幅精美绝伦、栩栩如生的绣品在她手中诞生,那细腻的针法、生动的图案,都让她心中不禁泛起丝丝成就感。(她看着自己的作品,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欣喜的光芒)
闲暇之余,她还会埋首于那堆积如山的诗词典籍之中,沉浸在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世界里。她会为李白的豪放不羁而心潮澎湃,(读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时,她的心跳似乎也跟着加快,脸上满是激动的红晕)为杜甫的忧国忧民而黯然神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让她不禁潸然泪下,心中充满了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偶尔也会兴致勃勃地提笔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悟。那娟秀的字迹,饱含着她的思绪与情感。(她认真地书写着,每一个字都仿佛在倾诉着她内心深处的声音)
有时,宛瑶会亲自下厨,为自己精心烹制一些简单却美味可口的点心。她用心琢磨着食材的搭配比例和烹饪的火候掌控,(站在炉灶前,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却依然全神贯注地盯着锅里的点心)当点心的诱人香气在房间中缓缓弥漫开来,她的脸上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抹满足的微笑。(她轻轻咬一口点心,闭上眼睛,享受着那甜蜜的滋味)那一口口香甜的点心,仿佛能暂时抚慰她孤寂的心灵。
偶尔静坐于窗前,望着窗外那争奇斗艳的花草树木,她的神情或许还会有片刻的恍惚,(思绪飘向远方,不知自己的未来究竟在何方)但很快便能回过神来,眼中更多了几分对未来的坚定和沉着。
而胤禟,自那日怒冲冲地离开之后,看似依旧全身心地忙碌于朝堂权谋争斗的事务之中,实则在许多不经意的瞬间,宛瑶那倔强又充满傲气的身影总会不由自主地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在朝堂上与人争论时,脑海中会突然闪过宛瑶的面容,让他瞬间失神)她那决绝中透着清冷、疏离的态度,像一个谜团,深深吸引着胤禟,也逐渐在他的内心深处激起了强烈的征服欲望。
有一回,胤禟在朝堂上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明争暗斗,与各方势力周旋较量,身心俱疲。(他眉头紧锁,脸色阴沉,心中满是烦躁与无奈)处理完繁重的朝廷事务后,拖着沉重且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府中。当他路过花园时,正巧瞧见宛瑶在亭中神情专注地弹奏古筝。那悠扬悦耳的旋律如潺潺流水般动听,仿佛能洗去人心中的疲惫与烦恼。(胤禟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闭上眼睛,静静聆听着这美妙的音乐,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宛瑶那投入的神情更是让胤禟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
他缓缓走上前去,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温和:“福晋,这曲子甚是动听,你的琴艺真是越发精湛了。”(胤禟的目光紧紧盯着宛瑶,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然而,宛瑶只是微微抬眸,欠身行礼后说道:“多谢爷的夸赞。”便不再多言,重新将目光聚焦于琴弦之上,手指继续轻轻拨弄着,让那美妙的音符不断流淌而出。(她的表情冷淡,仿佛胤禟的称赞与她毫无关系)
胤禟见她如此冷淡,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不悦,但还是强忍着情绪,耐着性子说道:“近日朝中事务繁忙,未能常来探望福晋,还望福晋莫要怪罪。”(他的语气中带着些许讨好,期待着宛瑶能给他一个温和的回应)
宛瑶轻轻放下手中的琴弦,起身福了福身子,不卑不亢地说道:“爷身负朝廷重任,妾身自是理解的。妾身只求做好福晋的本分,尽心尽力管理好府中诸事,不敢有其他非分之想。”(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语气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胤禟眉头紧皱,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难道在福晋心中,本阿哥就只是因为责任才来关心于你?”(他的声音微微提高,带着几分压抑不住的恼怒)
宛瑶再次福身,神色平静地说道:“妾身不敢,只是妾身深知爷志在高远,妾身不愿成为爷的羁绊与负累。妾身只愿为爷打理好这府中的一切,让爷无后顾之忧。”言罢,便转身款步离去。(她的身姿轻盈,步伐坚定,留下胤禟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满心的无奈与困惑)那婀娜的身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却让胤禟的心愈发纷乱。
胤禟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满是无奈与困惑。(他久久地伫立在原地,微风拂过他的脸庞,却吹不散他心中的烦闷)他不明白为何宛瑶总是对自己如此冷淡疏离,却又能将府中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但也正因如此,对宛瑶更是愈发上心,在心底暗暗发誓,定要让宛瑶对自己倾心相待。(他攥紧了拳头,目光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