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异常的天气
虽然是寒冬腊月,因为南北气候差异,凉州城这边是很少下雪的。在启宗八年这个冬天,天气却很反常,从腊月十八开始下鹅毛大雪,一直到三十这天都没停歇。积雪的厚度都到了膝盖上面了,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外衣,到处都是银装素裹,皑皑白雪。家家户户是关门闭户,路上很少看到行人。
肖禾一家人都围在一起烤炭庐,这个天什么也做不了,实在是太冷了,老三把冻僵的双手搓了又搓“这也太奇怪了,今年怎么这么冷,这雪也不知道下到什么时候呢?”
老五也说“我岳丈家的房子也不知道咋样了?”
董家的房子是泥坯盖的又年久失修,这连天大雪不知道塌没塌?
但是这外面雪花纷飞,积雪又厚,就算是偶尔不下了天空也阴沉沉的见不到太阳,出行是非常困难的。
董氏也非常担心“我们成亲前倒是修缮过一次,就是这么下下去,不知道能不能撑下去?”
小肖氏的消息比其他人灵通多了“咱村里昨个塌了三家呢,还好没伤人命,只是有人受伤了而已。”
肖禾眺望外面的天空,这气候还算温暖的南方都下那么大的暴雪,那本来就严寒的北方呢?她的心里有些隐隐的不安呢“平安,咱家粮食还有多少?”这几个月她已经不怎么管家里的吃食,所以她也不知道家里的余粮情况。
“我们家今年收的苞米小米,小麦交了税以后都还剩着呢。”现在家里吃的白面大米都是蒋家人给送的呢。
现在家里加上程哥,锦哥,五丫三个孩子一共是十七口人吃饭,每天消耗也不少。
肖禾摸了摸在榻上睡着了的锦哥的小脑袋“也不知道老四走到哪里了?”
这是个不愉快的问题,没有人回答,在十天前押解官就已经把老四押往北地去了,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回来。就算他能够成功的到达铜台关,二十年的流放他能够熬过吗?而王氏在从县衙回来以后就卷走了老四家里所有的银钱衣料,不知所终了。
这时蒋霸领着崔平母子来到了后院,外面正雪花飞舞呢,崔平母子的身上头发眉毛上都沾上了白白的一层。
老三老五赶忙把他们迎进来,小肖氏给他们倒上了热水,他们母子今天回西洼子村去给崔平的爹上坟去了。
“冻坏了吧?”
平子娘情绪低落,眼眶都有些红“我们家的老房子被雪给压塌了。”虽然他们已经很久没回去住了,毕竟是平子爹置办的房产,他们母子对那个家还是有感情的。
“咋滴,西洼子村那边比俺们这边还严重啊?”老三关心道。
平子叹气“可不是,塌了好几户,砸死了好几个人呐,听说我们村西边的那户寡妇母子三个昨天被人发现全给冻死在自己家屋里了呢。”
肖禾就问“这么严重了?咋还冻死人了?”这泥土房上面铺的自然不是瓦,都是稻草之类的,雪下的大偶尔要是能停一下出出太阳还差不多,这一直下,谁也不能够时时刻刻上屋顶扫雪。
“她们家就母子三个,非常穷,买不起棉花,冬衣又破又薄,吃的也不大够可能,这天天出来扫雪外面滴水成冰的小孩子哪里受得了。我们凉州城可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冷这么怪过呢,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雪。”
肖禾被平子的话触动了,可不是吗?他们家现在日子过得不错,能穿上厚厚的棉衣,而其他人家可就没这么好运了,没有厚实的衣服加上吃的不够,不上房屋扫雪房子随时会被压塌,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外面待上一段时间硬冻也给冻死了。
那北地呢?北地没有南方富庶,一向寒冷贫穷,这会又不知道每天会冻死饿死多少人了?
平子娘补充道“现在也看不到路,我们就去西洼子村都费了老大劲了,河沟和路都被厚厚的雪给盖了,我们险些给掉河沟里去。我们回来的时候看到钱家老宅子的人都在风雪里扫屋顶呢。”
肖禾点头,钱铁柱和钱铁石两家人品行如何暂且不说,他们倒都是勤快的人,他们家虽然只有五亩地,但是分家的时候银钱也有不少应该能撑到四五月收麦子的时候。
这年头,谁家不是盘算着粮食过日子啊,不然新粮还没收,你也没个准备,这中间好几个月都吃啥?
老三看看外面“那等会要是下小了,我们也扫扫房顶,院子里的雪也给铲铲,越积越多。”
老五点头,家里现在男丁不少,有蒋霸他们六个护卫加上自己三哥和平子,这都有九个成年劳动力了。
肖禾又说“你这几个舅舅家我倒不担心,他们都是砖房,就是小怜她爹那也不知道怎么样了,现在又赶不了车,走路那么远得费多大劲啊?”肖禾还真怕董家的房子也给压塌了,吃食方面倒是不担心,自家可没少帮补他们,按照道理来说他们家应该比往常任何一年过得都要宽裕。
董氏既感动于婆婆对自家人的关心,又为自己老爹和弟弟妹妹挂念着,她也关心关心了小姑子“小妹家咋不知道咋样?”
肖禾冷哼,在钱老汉钱老太下葬后,趁着热孝钱铁柱就把大丫草草的给嫁给了李同济了,她现在可不耐烦听到李家的事。这个朝代特别是读书人最注重孝道,家里父母高堂去世不管你是多大的官都得回乡守孝三年,孙子女守一年不能婚假,严格一点的还不能同房吃荤,也有特例比如边关的守将皇帝会下特旨免丁忧(古时回乡为父母奔丧守孝就做丁忧)。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虽然大义上是这么规定的,私下里能做到能有几人?老百姓就更不讲究了,人们在民间又搞出来了一个热孝百天里昏丧嫁娶是在冲孝,是好禾兆头,肖禾也不知道是谁创造出来的。
“别提那些。”小肖氏见婆婆沉下了脸就岔开了话题“今天晚上可是要吃年夜饭的,咱们早点商量下晚上吃什么?”
平子娘和董氏也都附和小肖氏的话“那要不做几个炖菜,天这么冷,就得吃点热乎的。”
一直到了晚上雪也没停,加上寒风凛冽,吹在人的脸上刺疼刺疼的,所以也没人出门,往年的年夜饭都是在鞭炮炮竹声中进行的,今年就安静压抑了不少。
肖禾现在门槛边看着渐渐黑下来的天,心下恍然,她记得前世的史书里有这么一段记载,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年非常的热,室外温度基本到超过了四十四度,那一年热死了两万多人,而像这样的大雪灾恐怕比那种酷暑更要来的厉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