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贫穷淳朴的董家人
在蒋家镇接上了王巧嘴钱老三就又架着车晃晃悠悠的往镇南边的董家坳来了。这边的路还不如去小山坡村的路呢,虽然都是泥土路,最起码小山坡村那边是一条宽敞还算平坦的大路,而去董家坳的路弯弯曲曲路面不平又窄,把肖禾给颠的好险没吐出来。
王巧嘴指着路,没一会就拐进了一个村子,村子看起来比小山坡要大上一些,得有个好几十户人家,就是全部都是泥坯土房没看到哪家是青砖瓦房的。
穿进村里的路,引的一众大姑娘小媳妇的出来围观,在后面议论纷纷,农村是没啥秘密的,应该是大部分村民都得到了消息董老汉家的闺女今天要定亲了。
在村子中间一户人家门口停下,王巧嘴就先下了车“到了,妹子,董成家就是这里了。”
肖禾捂着想吐恶心的胸口下了车,老五赶紧上来扶着老娘。
“你咋样了?娘?”老三看老娘捂着心口也关心道。
肖禾摇了摇头,真想骂一句你个死孩子是不是无证驾驶,怎么开的车?
院子是用篱笆围着的,房子是泥土房不假,就是太破旧了,估计好久没翻修过了,有三间大一点的正屋,东厢还有三间小一点房间,西边是鸡圈猪圈,肖禾没进院子呢就听到了猪的哼叫和鸡咯咯的声了。
可能是听到车轮的响动,猪圈里出来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子,面黄肌瘦骨瘦如柴的,她看到肖禾几个人忙冲着屋里喊“爹,大哥,人来了。”
然后她就来开篱笆门,笑的腼腆“婶子。”
王巧嘴不管对谁都是笑脸相迎“妹子,这是董姑娘的大妹妹都叫她董二丫。”
肖禾听到王巧嘴这么介绍也是温和的笑着从袖袋里摸出一把糖果出来“二丫啊,能干的孩子,来,拿去吃。”
二丫却是把手背到背后咋滴的不收“婶子,我很大了,不吃糖了。”
然后呼啦啦的从房屋里出来了好几个人,董老汉叫做董成,说是老汉其实也才最多四十岁,只是长年劳作背脊有点佝偻,面色黝黑又不太高所以很显老,他赶忙请几人进去说话。
“亲家太太来了,快进来歇会,累了吧。大郎二郎啊,快去帮你家这位兄长把车卸了,赶那么远路骡车也累坏了。”
董成说着他身后两个十几岁的少年就答应着出去卸车了,肖禾就推了推见到董家姑娘还害羞着的老五“平杨,你去,怎么能让两个小弟去干这活。你跟你三哥卸了车再把东西都拿进来。”
董成就说着客气话“没事,小子们有力气着呢。”然后几个人就进了院子,肖禾观察了一下地面,挺干净整洁,没有鸡屎臭味啥的,就点了点头。
进了正房,里面陈设简单,家具陈旧破损,更不会有椅子啥的,董家姑娘和董二丫就搬来了小板凳请两人坐下。
肖禾和王巧嘴也没客气就都坐了,董成陪着坐唠嗑,至于董家姑娘端了糖水上来就躲回了东厢房去了。
董成也没啥跟女人聊天的经验,有些拘谨不知道说点啥好。
看吧,这就是家里没女主人的弊端,肖禾就先开口解围“董兄弟家几个孩子啊?”
董成憨厚的笑了“有六个,这外面的是大小子二小子,院子里这个是二丫头,还有一个三丫我让她去请她的爷爷奶奶伯娘来陪亲家太太说话去了,最小的小子啊不知道疯哪去了。”
王巧嘴就恭维着“多子多福好啊”
“哈哈,好啥啊,儿女都是讨债鬼”
正说着话,老三和老五搬着东西进来了,一一摆在正房里唯一的四方桌子上。
一个两层的礼盒没有打开,里面上面一层放着一小块一小块的银锭子,一共是十二两。旁边还有一支二两重的银簪,一对银耳钉,一只三两重的细银手镯。下面一层是绸缎面料的大红尺头,从外面到里衣的布料都有,这是给女方做嫁衣准备的。
另外就是一篮子石榴一篮子橘子,这个水果是肖禾就地取材,那天李家来送的催礼就给拿过来了。还有四盒包装好的点心,一大包尺头总该有十几块,不过都是粗布的,这些也是村里吃酒来随的礼,再就是单独包了四块颜色鲜艳够做全套衣服的尺头是给董家姑娘准备的。一个篮子里装了满满的鸡蛋有个两百来个,两坛两斤半的白酒,还有一大包各色糖果,这是给小孩子们准备的。最后老五就抱进来一大捆白芹菜起码有个二三十斤,虽然自己已经不大面积种芹菜了,自己家吃的还是有种了点的,这算是自家的特产特色,怎么也得带点过来董家或吃或卖或者送村里人都可以。
王巧嘴就上前把礼盒盖子打开了,笑着对董成说“我说董家兄弟,你过眼,这定三样齐整了,还有这聘礼白银十二两,嫁衣料子。”
董成看到这么多银子也是又惊又喜,一般人家定亲礼有个首饰啥的再就是最多三四两银子,送催礼还要再花一次钱,娶个媳妇下来满打满算就是花个五六两,这钱家如此大的手笔,这么多东西下来不得花个几十两去了。
正说着呢,外面就来人了,众人都起身相迎,来的人是董成的父母和哥嫂侄子媳妇。
董成兄弟两个早早都分家了,原因无他,因为董成媳妇太能生了,董大伯家却是只生了一对儿女,所以内部不调董大伯娘吵着闹着要分开来过,不想替董成家养孩子。所以一家分了六亩田就另开锅炉过日子了,董成的媳妇在生完了最小的孩子后伤了身体落了病,看病吃药把家底掏空了也没医好还是撒手人寰去了,留下这董成带着一堆小娃子艰难度日。
董家父母都有六十多岁了,看起来老实本分,看到桌子上的东西只是震惊了下没其他表情,董大伯娘却是目露贪婪眼睛乱转,一看就知道是心术不正之人。
董爷爷等人坐下后又跟肖禾老三唠起了家常,董奶奶带着儿媳妇孙媳妇和二丫一起去灶房准备午饭去了,董成家没有女主人可不就得她们这些长辈代劳了。
“你家有地几亩啊,三侄子。”董大伯叫做董新,他长得比董成白胖多了,四十多岁的样子,小眼睛一眯就变成了一条缝,看起来是有算计的。
钱老三现在每天做着家里的生意迎来送往的见过了各种各样的人,说话做事圆滑稳重不少“啊,大叔,我家有十一二亩地。”
董新就大声的笑“据我所知你家却有兄弟三个啊,这分下来还不如我们董家呢,就是不知道以后平杨养不养的活我家侄女?”
听着这话,说话声一静,肖禾撇嘴,这董家内部也很不和谐啊,她没接话看了眼董成。
董成脸色一黑,语气有些不好的对着自家大哥“大哥说的啥话,人钱家做着其他生意,家境殷实比我们董家好了不知多少,平杨这孩子我看着老实憨厚的,定不会薄待了小怜去了。”
董爷爷咳了咳瞪了眼大儿子,暗骂真是找事“呵呵,谁说不是呢,现在谁不知道亲家家里的白芹苗啊,俺们村也有种的呢,就是俺们家买不起那二两一亩的芹苗不然早种上了。”
“大婶家这白芹苗可不好买啊,我听说有钱都得排着队。”董新的儿子说话就中听多了,跟董爷爷一唱一和的颇有点捧着肖禾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