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请教
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天气也渐渐变得炎热起来。特别是正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照在大地上,让人都不想出门。
周子言知道杨启轩已经辞了工,但前些日子家里有事没有出门,这不有了空闲时间,周子言就立马赶来了。
“启轩兄,快,给我倒杯水,这破天气,怎么这么热啊。”周子言一进来就直接坐到椅子上,一边用扇子不停地扇着风,一边连忙朝着杨启轩说道。
自从周子言与杨启轩见过之后,两人倒是挺谈得来。后来周子言也来找过杨启轩几回,两人越聊越投机,彼此倒是都没有什么顾忌。
杨启轩见状,一边笑着,一边拿起茶壶倒起水来。
见他缓了过来,杨启轩感叹着周子言来的真及时,恰好自己有些不懂的地方,连忙向他请教院试考的内容。
院试考试相对于更高一级的乡试、会试来说,更为简单一点,但还是挺考究人。考试内容里要试八股文与试帖诗,并默写《圣谕广训》百数十字。
杨启轩之前就了解到,八股文不是文章内容,是一种文体而已,就像现在作文要求议论文那样。
而且《圣谕广训》也只需会背会写就行。这相对于杨启轩来说还好一点,自己平时也在读着,背着,偶尔也写一写。可写诗对于杨启轩来说还是有点难了。
虽然前世高中语文课上也学过写诗的诗词格律,但也仅限于学过,也没有深入的去了解过,脑子就记得一个口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况且试帖诗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
所以现在对于杨启轩来说,写不好诗就是一大难题。
虽然先前原主的学问还挺好,可是现在这幅身躯的主人是自己啊。杨启轩有些崩溃,这些日子就一直在钻研如何把诗写好。才不至于拖后腿。
杨启轩也想过直接借鉴一下以前高中背过的诗句,可那些都是水平太高的,自己想要走做官这条路,还是必须学会如何写,虽做不到惊艳,中规中矩也是好的。想到这些,杨启轩顿时苦恼了起来。
“子言,你看这首诗如何?”杨启轩将自己昨晚冥思苦想写的诗递给周子言,心里有些忐忑,但希望他能指点一二。
周子言仔细看了看纸上的诗,心里有些叹气。
平日与杨启轩交流学问,对一些时务策论见解他都挺独到,有时自己都没想到的他却可以说出来,感觉杨启轩思维很是广阔,可怎么在写诗上却......
“启轩兄,这试帖诗用的是五言八韵,官韵只限一字,为得某字,取用平声,诗内不许重字,遂为定制。这些你应该知道的吧。而且这试帖诗出题必有出处,或用经、史、子、集,或用前人诗句。你这虽大体吻合,却有不通之处,你看这处,还有这处,所写皆为不通。可改为这样......”周子言朝着杨启轩说道。说完提笔将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杨启轩看了周子言指出的地方,又看了他改动的地方。细细品读之后,确实是如他所言。又听周子言说了一些写试帖诗的要义,有些地方渐渐明了起来。
“其实写试帖诗还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必须是五言句,且必须律调句,首尾两处可以.......”
两人又细细讨论了一番。才罢休。休息了片刻,周子言才说出此行的目的。
“虽然今年院试的考试定在了七月二十六,比往年提前了一些,且今年学政巡回此地,我们这儿考试地点定在了府州,但再过几日就要报名了。我是特意提前来与你说一声。好让你提前做好准备。”周子言喝了一口茶,朝着杨启轩说道。刚才说的连口都渴了。
两人都是只用考院试。院试一共考两场,一场正试,一场复试。先前就说好要一起互结。
“我自从去年未参加院试后,你也知道我与以前的同窗相处得不太愉快,后来也都没有与他们联系过,这寻找互结的学生和廪生,还得麻烦你了。”杨启轩朝着他说道。
“你客气什么,我都已经找好了。启轩兄就不用担心了。我只是来提前跟你说一声,一起去报名的日子定好了。就在后日。一早我们就出发。”
报名是要到本县礼房报名,须填写内容包括籍贯、姓名、年龄、三代履历、身貌等项。并一同考五人互结,再由本县廪生出结作保,保其系本县之籍贯、且出身清白,非倡、优、皂隶之子孙,并无居父母之丧者方准报名等等......
“那行,我会提前准备好的。”杨启轩回道。
见事情都说的差不多了,周子言的吃货本质就暴露出来了。“我们都说了这么多了,有没有准备什么好吃的,鸭脖有吗,猪蹄呢?前些日子家里都不让出门,我都好久没有吃过了。”周子言睁着他那双不怎么大的眼睛,尽量显示出他的无辜又可怜来。配上他那有些圆润的脸庞,倒真的看着有几分可怜。
杨启轩笑着摇了摇头,去厨房将给他准备好的鸭脖和猪蹄拿了出来。还加了一份自己用土豆做的土豆条和果酱。这时节还没有番茄,只能拿其他的来代替了。
“又有新品啦?”周子言见有了新的食物,不疑有他,连忙尝了起来。
“这个蘸上果酱,更好吃,你试试。”杨启轩见他只是拿了土豆条在吃,连忙说道。
听此,周子言试了试,确实是这样。连看向杨启轩的目光都变得崇拜起来。见状,杨启轩也只是笑着,也拿起土豆条跟着吃了起来。
吃完之后,两人又就着学问讨论了一番,周子言才离去。
见天色也不早了。杨父他们还没回来,估摸着他们回来的时间,杨启轩就到厨房去做饭了,差不多快做好了,几人也就回来了。饭好后,就吃起饭来。吃完之后,一家人就围在餐桌前,说着白日发生的趣事,倒也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