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朱能 - 一觉醒来变成和尚 - 胖胖的行李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第5章朱能

海青去了小樊楼。

话说这一路上风景甚好,正当暑意稍减的九月初,正是:

青山绿水忽现鹿,蜿蜒曲折青石阶。

下山游人抬头见,烈日却被轻云减。

海青下得山来,走在这青石路上,身边人声鼎沸,街上贩卖各种糕点、食品、小玩意的数不胜数。欢笑声,谈话声,争吵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更有那富家小姐带着丫鬟两两穿行于街道,留下一阵清香。才真正感受到这个时代的人间烟火。

沿着这条街道径直走,到了最中心处,那便是小樊楼了。

“小樊楼”是当地人的称呼,原名叫登云楼,因为其繁华鼎盛宛如真正东都的那座“樊楼”,故以此得名。

话说这深兰虽贵为首都,但并不是整个阿尔深最富饶的地方。

全国最富饶的地方是在东都,与深兰各自占了阿尔深的东西两个要道关口。

而且东都与海更近,商贸等也更为发达。

整个东都有七十二座大酒楼,雅称“七十二正店”,樊楼就是其中最高、最繁华的一座。

又有一百多座小酒楼,统统称为“脚店”。

登上酒楼,早有小厮迎上来:“客人,散座还是上阁?”

“我找人。你们这刚才有没有来过几个寺庙里的火工或头陀?”

小厮一愣,“成,我给您寻来。”

说罢快步向主廊走去。

这酒楼是真的不错,即使是以前世的角度来看。

主廊上有一些揽客的女人,但是这家酒楼应该是没有“暗间”的。

因为小樊楼的外面没有红栀子灯。

这也算是一个常识了,外面有红栀子灯的是有其他服务的,没有就是没有,若是顾客有什么出格的举动的话,可要被扔出去的。

即使是散座,来来往往的人也气势不凡,不少公子哥儿模样的人在此饮酒。

不多时,小二回来了,陪着笑道:

“久等了,我带您过去。”

海青想,恰好这火工师傅在酒楼,那又何必让人家麻烦,去给自己做饭?干脆大家拼一桌就是。

方及门前,几个火工忙抢了相迎。

毕竟海青也是首座的弟子。

那饭头笑着说:“兄弟来我寺时间不长,这山脚下的这家酒楼,兄弟想必还未曾吃过。今日里再吃一些平日里吃腻了的,也没什么意思。”

“不如今天我做东,也见识见识兄弟的饭量。”

“哈哈,真要是放开了吃,只怕大哥受不住。今天小弟请这顿吧。”海青只觉得文邹邹地说话实在别扭。

众人见实在推脱不过,也只得应了。

众人又叫了菜,邀了海青坐下,这真也不愧是附近最豪华的酒楼了,酒盏器皿具是银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越发衬得菜色鲜艳,世之所稀。

海青自是埋头猛吃,又一次震惊众人。

谈话间,海青又见一个面生的大汉,只在那里闷头吃食,未曾抬头。

火工们注意到他的目光,忙解释道:“我们在路上遇到的一位好汉,凭了心禅寺的一封引荐书前来,欲往我寺为僧。”

原来这心禅寺与金刚寺交好,但地位自是远远不如,心禅寺也是受人所托,收这大汉为僧,但是他们自己的剃度名额用完了,便只能踢皮球给友寺。

海青一愣,只觉得这故事如此熟悉。

他又仔细打量这大汉。

肩宽颈短,一双胳臂比常人大腿粗,腰如铁柱难弯,腿如老树生根。双目低垂,难掩心中猛虎,须髯横生,好似水中恶龙。

他慢慢地问:“敢问好汉大名?”

那人头一抬,粗声恶气地回答:“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河口朱能是也。”

河口,是阿尔深一个地名,有了名的出私盐贩子的地方。

海青默默地猜这大汉的行当,对他说:“既然是到我寺为僧,那便随我上山去吧,我带你去。”

大汉一咧嘴:“好。”

火工们自然没话说。

吃过饭后,火工们说还要在山下玩玩。海青便自己领了朱能上山去了。

路上天色迫近黄昏,两人正迎了日头走,海青眯着眼:

“你到我寺,虽有推荐书,但也不是一定留你为僧的,若有什么出格之处,便只能当个行者或头陀了。”

朱能大怒:

“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和爷爷这么说话!”

话音未落,一掌拍过来,恶风扑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