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有她来处理着这件事,将子琰交给她,楚王是信得过的,也是可以安心的。
薛锦书一字一句的听着,稳稳的应来了下来。
而楚王还得留下来善后,将幕后指使此事之人揪出来。
待太医将箭拔出时,宋景弈仍是紧闭着双眼,但还是能昏迷之中仍然是能感觉到疼痛,闷哼几声。
薛锦书连忙过去,紧握住他的双手,用帕子给他擦拭额角的汗。
待太医上来些药后,便差人将宋景弈抬上来马车之上,薛锦书连忙跟来上去,夫妻二人便顺着小路回了府。
王素月那边,看着薛锦书一跃而上到马背上,迅速骑了出去。
王素月便以为真的是薛兴正出了事,才导致她如此火急火燎的赶了过去。
王素月一下子便软了脚,眼泪止不住的往下落,湘儿连忙将夫人扶住,才不至于让她往下落。
湘儿一时间也不知晓该如何安慰夫人,开了口却不知道如何组织措辞,夫人那么慌忙慌张的前去,定是有什么事,所以她也认为是薛老爷出了什么事。
直至那侍卫小跑着过来传话,王素月才慢慢止住了眼泪,半信半疑的望着那侍卫,“我家老爷当真无哀?若是真无碍,那为何王妃如此迅速的赶了过去?莫不是王妃让你来唬住我的。”
王素月说着便又开始落泪起来。
侍卫连忙解释,“夫人莫担心了,薛大人真没事。王妃赶过去是因为楚王的传召,所以并未耽误,直接便过去了。”
王素月哽咽道:“你说的话可当真?”
侍卫解释得汗都出了来,无论他怎么说,薛夫人都是一句‘可当真?’
侍卫逼不得已竖起两个手指,发起誓来。王素月见他都发起了毒誓,来担保薛兴正并无大碍,毫发无损。
她这才拭干眼泪,信了他的话。“那他们何时出来?”王素月张望着头看向那林子入口。
侍卫也不知他们要多久才能出来,只能宽慰道:“约莫着一炷香的时间,该就出来了。”
王素月点点头,这才少了些慌乱,但一定要亲眼见到了薛兴正,她这半悬在空中的心才回落下去。
湘儿与秋芷一同将王素月扶到一旁去坐着,湘儿也宽慰着王素月,“夫人莫担忧,老爷与王妃定会很快回来。定是楚王有何要紧事,故须得快速赶过去。”
王素月点点头,回应她的话。而后便一眼盯着那入口处,等了些许时日才见了那前去的大部队零零散散的出了来。
王素月立马起身,朝着那个方向走去,眼睛也不忘一直寻着薛兴正的背景。
两个婢女也在一同寻找着薛老爷的背影,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就此错过掉。
“夫人,夫人,老爷出来了。”湘儿声音里都掩盖不住喜悦。
老爷是个好老爷,往日在薛府时,便一直善待他们这些下人,湘儿自然是希望老爷好好的。
王素月顺着湘儿的指向望过去,并且加快步伐赶来过去。她这内心,终于是松了口气。
薛兴正也发现了她们,牵着马走了过来。
“老爷,老爷可没事吧。可否有受伤?”王素月握住他的手,左右看了看。
薛兴正摇摇头,轻轻叹了口气,“我并无大碍。”
王素月有些狐疑的看着他,“既无大碍,那老爷为何叹气,方才急忙赶过去的太医可是去救谁的?对了,陶陶呢?”
王素月想起陶陶也前去了里头,左右看了看出来的人群之中,确实未有陶陶的身影。
薛兴正并未一一回答她的问题,“莫看了,陶陶与王爷先走一步了。”
王素月还是觉得事有蹊跷,“可是王爷.....”
薛兴正打断她,“莫乱言,并未有的事。王爷只是累了,便让陶陶陪着从小路回了去。”
湘儿在一旁听着,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便想回府瞧瞧。“老爷,夫人,湘儿能否先回府寻小姐。”
王素月点点头,“既然陶陶回了府,那你便也先回去罢。”
湘儿得到了首肯后,便转身往来时的路回。
-王府
白慕不知何时也赶了来,薛锦书见着白慕与下人一同小心翼翼的将宋景弈放到床上,薛锦书在一旁担忧的看着,手指紧紧将手帕缠绕着。
她担忧下人会不小心碰到他的伤口,看到他稳稳的躺到了床上,薛锦书虽是平日里讨厌他这个人,嘴巴毒,脾性大。可他始终是她的夫君,二人也是有过同床共枕的日子,她自然不希望瞧见他出什么事。
倘若他年纪轻轻便撒了手,那她不就成了京都最年轻的寡妇了?
对于自己好像超出所想的那般关心和担忧他,薛锦书给自己寻了个理由。
薛锦书并不知晓自己对宋景弈生了感情,也不愿去面对,去承认。哪怕方才担忧他,紧张他,也只当是自己在尽一个王妃该有的职责。
薛锦书便问门口的下人,“那送药的太监可有来?太医又去何处了?”
“回禀夫人,太医去催促煎药去了,那送药的太监并未来。”
那下人刚回完话,便见着太医赶了过来,身后的下人端着药。
薛锦书问他,“太医,王爷这毒会不会蔓延,那太监还未将药拿了来。”
“王妃莫担忧,先让人将这药喂给王爷后,可以在两个时辰内克制住毒性的蔓延。”
薛锦书点点头,将那碗药接了过来,“我来喂吧。”
薛锦书走到床头,半蹲在床边,将滚烫的药汤仔仔细细的吹凉了,才喂到他的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