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 家有醉酒小娇妻 - 非酋有点非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八十二章

方才听了薛锦书的一番话,内心总归是被安抚了一番。但还是想听她亲口说,夫妻二人才会将所有疑虑去除。

楚王身旁坐的是王后,在几人经过宋景弈与薛锦书一段姻缘的一番谈论后,举起了酒杯。

“那一日晋王与王妃的婚宴,本宫因雁陶发热,未能前去,深感遗憾。今日便以此酒代喜酒,祝你们夫妻二人永结同心,早生贵子。”

宋景弈夫妻二人皆站起身来承王妃的这杯酒。

而后王妃又言:“撇去君臣这一说,王爷是楚王的胞弟,那么王妃便也是本宫的妹妹。本宫对你可是一眼便欢喜的很,往后若是可以,定要多进宫来陪一陪本宫。”

薛锦书看着远处的王妃,大方端庄的应答。

待晚膳用完后,宾客可以自由活动,无须拘泥于楚王的眼下。

趁着大家都自由活动,薛锦书溜过去找娘亲。“娘!”

王素月也是在张望着寻她,只是不知她何时到的自己身旁。

被她这么一声给吓了一跳,王素月拍拍胸脯,“吓死我了,你从何处冒出来的。”

“我自然是从席处来,倒是娘在张望些什么。”

“娘自然是在瞧你在何处了。”王素月佯装恼瞪她一眼。

而后瞧见她只身一人,“那王爷呢?”

“王爷被楚王唤了去,我瞧爹爹也过去了,许是有何要事商量。”

王素月左右看了看,人多繁杂,便将她拉去人少的角落里。

薛锦书瞧娘那模样,便知晓她想作甚。

“娘问问你,那王爷待你真如坊间所言,你们莫不会…莫不会真的连洞房都未曾入?”

王素月先前听到这传言时,担忧得茶不思饭不想。陶陶本就是那报喜不报忧之人,回门时虽表面看着无异色,但谁又知晓其中究竟是何情况。

以至于夫妻二人听了谣言后,便是信了去。

薛锦书抚慰性的握住王素月的手,“娘莫担心,真不曾有的事,莫听信那些流言蜚语。”

王素月皱着眉头,“若是没有风,这怎会起浪呢。若是没有这事,怎又会传出这般流言呢。”

“那王府定有看不惯我之人,又或者是那别有用心之人故意针对了王爷传出去的。此事定会查出来,若是抓住了这造谣之人,那流言定会不攻自破。且说我与王爷一向恩爱,让旁人看了去,自然也就不会信那流言了。”

王素月长长叹一口气,“行吧,那往后若是王爷待你不好,你定要告知爹娘,省得爹娘从别人那儿听来了,更为担心。”

薛锦书郑重的点头,“娘莫担心陶陶,陶陶也会因为娘的时常担心而不安的。”

王素月笑言:“傻孩子,哪有为人父母的不担心孩子的。”

薛锦书自然知晓,也许她做了娘亲,定也能体会这番感受了。

二人缓步走向人群聚集处,薛锦书远远便看到宋景弈远远高出别人的一个脑袋。

人群拥挤在一起,时而发出欢呼声。

薛锦书看了一眼娘亲,指向那处,“娘,我们过去瞧瞧他们。”

王素月说着她的指向看过去,“陶陶都是大人了,怎还喜欢凑热闹。”

薛锦书带着撒娇的口气说:“跟着爹娘一起,我便永远都是孩童。”

薛锦书到了如今,已经是完完全全将薛兴正与王素月当做亲生父母那般,将上一世对爹娘的感情也寄托到了这一世的爹娘身上。

无论她如何运筹帷幄,如何费尽心思,可在爹娘面前,保留自己的稚气,便是她唯一的避难所。

二人凑了过去,“原来是在投壶。”

这是京都盛行的投壶游戏,当时最盛行时,还传去了兖州。

这游戏源自于射礼,也是一种礼仪。

而薛锦书已经好久未没碰过了,手有些痒了。探着头看宋景弈与楚王正好在比试。

楚王摩拳擦掌,“朕好些年未曾碰过这个了,从前就老是输给你,这次让我瞧瞧还能否赢你一次。”

宋景弈自信一笑,“王兄从前都没赢过我,现在还能赢吗?”

“你小子莫太狂,今日便让王兄好好教训你一番。”

宋景弈挑眉看着楚王,“王兄请便。”话音刚落,余光便瞥到了薛锦书围了过来。

转过身去面对着那两个金樽壶。

楚王身旁的太监前来做投壶礼的主持者:第一箭入壶,称为:有初。第二箭入壶:称为连中,连中三箭则为全壶,全壶则为胜。

投壶花样倍增,盲投、反投。

待楚王手持箭后,宋景弈用只有二人能听见的语气说:“王兄需要臣弟谦让,亦或是臣弟盲投?”

楚王一听,拿着那箭的尾部,向他打过去。

宋景弈故意讲这番话,戏弄一番王兄。他拿捏的尺寸十分有度,这般玩笑话只是让王兄听倒没什么,兄弟间的玩笑话,王兄也不会恼。

但倘若被旁人听了去,这便是臣对君的不礼之举。若是有心之人拿去做文章,在朝堂上一同参他一本。

薛锦书只看见楚王打他那一下,并不知晓兄弟二人之间说了何事。

这楚王对晋王爷倒丝毫没有君臣礼仪在里面,与旁人的兄弟情无两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