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薛锦书听了下来,拎着好酒便凑上前,一一给他们倒酒。
“各位大哥,我先前重金得了壶酒,并不知晓这酒是否值那个价,各位大哥能否赏脸替在下鉴别一番?”
薛锦书弯着腰给他们几个倒酒,单是这求人的姿势便是拿捏得十分准确。
用酒去打通这话匣子,对她来说是极其擅长之事。
几位笑迎她,让她先坐下,慢慢品。
“不错,确实是好酒,你这酒入口便扑鼻一股酒香。”
其中一个人说完后,又言:“不知这位仁兄如何称呼。”
“啊,我姓薛。”
另一人也连连称赞薛锦书带来的好酒,“薛兄这酒果真是寻到宝了。”
薛锦书笑称“哪里哪里。”?
这不过是杯莫亭内的酒,方才薛锦书将两款不同的酒适当掺和在一起,再加一些花酿酒在里头,便有了他们口中的好酒。
薛锦书故作好奇,“方才在下坐在你们后头,着实无聊,便听了听你们方才的言论。在下偷听各位仁兄所言着实不耻,但在下还是有些好奇方才所言之人。”
“薛兄可有在朝中任职?”
薛锦书不好意思的挠头,“是有一官职,但着实说不出口,就是打杂一事。登不了大雅之堂,更是上不了朝堂。”
其中一人点头示意,并未有瞧不起之色。“看仁兄年纪不大,努力干,定有出头之日。”
“虽进不了朝堂,但在下也着实感兴趣这朝中之事。”
薛锦书说完后,瞧着众人一脸难色,大家心里都怕私下讨论的二位大人之事传了出去,便不敢随意告知于他人。
“薛某定不会告知他人,各位请放心。”薛锦书将酒往前推了推。
方才她说这壶酒花了重金,而后有意无意强调,不经意吐露出这壶酒花了一千两银子。
那几个人瞠目结舌,更是就杯里的酒喝得一滴不剩。
薛锦书起初并未直接说明这酒的重金是有多重,而是一次次有意无意的强调,不仅让他们消掉疑虑,更是深信不疑这价格。
而她往前一推的意思,大家也明白。
不过就是说两个人的名字,其中一个人这么一想,便不觉得有何难言之隐。
“薛兄,这也并未有何不可说,我们方才讨论的是庄文允大人与赵丞相之子赵勃宏大人之事。”
薛锦书又问:“薛某想请教一下各位,倘若想在朝堂上有一番作为,薛某是该选择依附庄大人还是小赵大人呢?”
薛锦书将自己的意图透露出来,才不至于让各位猜测她究竟是何用意,怀疑她是别有用心之人。
其中一人认真思考一番,“在下认为怕是跟着庄大人会更有大作为些。”
薛锦书思酌一番,“可庄大人不如小赵大人那般有殷实的家底,小赵大人后面可是还有赵丞相撑腰。”
“话虽是如此,但庄大人足智多谋,出类拔萃。跟着他,在政事上定能有一番大成就。那小赵大人…”
薛锦书见他半天说不出来,像是难言之隐般。
“小赵大人是无谋无勇之人?”
那人满脸通红,醉态尽显。说话却又十分明了。
将食指比在嘴边,示意她立马噤声。并左右看了去,瞧是否有人注意到他们之间的谈话内容。
确切没人听见后,那人才松了口气,瞧着薛锦书:“薛兄,此事可不能胡乱说。那小赵大人是心思过于单纯,易轻信他人之人。”
薛锦书不易察觉的勾了嘴角,心思单纯?不就是蠢,易听信谗言?
这不就是她要找之人,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薛锦书又问:“不满仁兄,我更想依附与小赵大人。毕竟他的身后可是赵丞相,这靠山,定稳得住。”
那人打了个酒嗝,笑了笑,“薛兄这话说得像是那小赵大人是想依附,便能依附一般。”
薛锦书也笑着回话:“虽是难,但在下想试一番。故想问问大伙,这小赵大人可有何欢喜之事亦或是物?”
薛锦书一眼扫过去,除了仍与她讲话那人,其他皆醉倒趴在桌上。
“小赵大人也喜爱来这杯莫亭,不过他平日里都不会下这一楼来,都是在二楼的包厢内。他喜爱斗诗,故时常召集京都有才之人一同在包厢内写诗,品诗。”
她挑酒时,特意寻的度数最高的那两种,再加上一些花酿酒的香味在里头,让人一时间误以为这单单是喝不醉的花酿酒。
方才薛锦书在另一桌偷听时,便猜测到他是依附于赵勃宏。而薛锦书问他该依附谁较好时,他却说了庄文允。
薛锦书诧异了一刹那,而后猜想他是不愿自己去共同与他依附于一人,才如此言论。
薛锦书看他满脸通红,皆是醉态,说起话来却丝毫没有醉态。
不知是他酒量过人,还是薛锦书特调酒单对他一人免疫。
罢了,随他。
薛锦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便草草与他告辞。回到薛锦书与湘儿所坐的那桌。
薛锦书方才过去时,便将跟在身后的湘儿赶了回去。
留湘儿一人在此处,湘儿有些无从适应,左瞧瞧右望望,看着眼前的酒,又不敢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