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回到王府,薛锦书在厢房内呆呆坐了一个下午,谁都没有去打扰她,
从康永宁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她能感受到他所经历的痛苦以及煎熬。
若是她也经历了那种亲眼看到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人头落地的模样,她也会夜夜梦魇。
薛锦书当时听完后久久没有回过神来,嘴巴翕动,一张一合后还是没有说出话来。她临走前突然想起一事,回过头问他:“我有一事不明白,望道怀方丈指明。”
康永宁示意她说。
“方才方丈说秦将军特意带你去了他书房里的密室,在里头将信交付于你。又不曾交代你关于密室的事,那为什么要特意去到密室里,不在书房内给你?”
康永宁淡淡道:“老爷有交代的,只是,我以为王妃不会感兴趣,便直接略过了。”
“但说无妨。”
“老爷在密室里头交代老身,要好好护住小姐。而那密室里头,除了陈旧的兵器,其余便是小姐孩童时期玩过玩具,穿过的旧衣裳之类的,里头还有老爷给小姐的一封信。老爷说若是他有何不测,便带小姐到这里头来,那箱子里的东西以及信都亲手交给小姐。”
“老身无能,不仅未好好护住小姐,也未曾将老爷交代的信给她。”
薛锦书僵住,康永宁的语音落下时,她感觉周遭的声音陡然静止,只能听见一阵嗡嗡嗡的声响,而后便听到一个声音在问:“那信,在何处?”
好像是她自己的声音。
“仍然在那间密室头,老身不曾动过。”
她不知道自己怎么回来的,脑袋一直有嗡嗡嗡的声音在作祟,吵得她头疼。
心口像是有跟细针扎进去一般,生疼!
而后她强迫自己睡一觉,先将杂念杂音去除掉,醒来后重新梳理次事。
-
薛锦书换了男装,前去了平日里见赵勃宏的那个酒楼。她距离上次见赵勃宏,已经过去了许久。
赵勃宏向来找不到薛锦书的去向,若是想见她,也只能等着,等着薛锦书何时自己上门。他一直有些不悦,但又觉得她还大有用处,便只能忍着。
薛锦书一坐下,便自行倒了一杯酒。她如今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来与赵勃宏互装客气。“赵公子,派去田什老家的人可有何消息回来?”
说起此事,赵勃宏早就想找她的,如今田什风头越来越旺,朝中诸多的大臣给他送礼,与他结交。
赵勃宏有些坐不动了。
薛锦书不慌不忙,并未直接告知他下一步该怎么做,而是让他先将在田什老家寻到所有可疑信息说出。
赵勃宏嗫嚅半天,“我派去的人将他的老宅翻了个底朝天,并未发现异常。甚至是书房内的每本书都翻了看,并未发现与可疑之人有书信往来。也不知这个呆子当真这么清廉,老宅中的账本皆干干净净,并无半笔可疑的钱财进来。”
薛锦书倒也不意外他们一无所获,“哪怕他有所贪赃,又怎会写进账本让你知晓。哪怕他收取了不义之财,定也不会藏在老宅。”
“那薛公子让我派人前去作甚?”赵勃宏有些不悦。
薛锦书并未回话,而是继续问道:“那你派去的人可曾在街坊中问过田什这人的为人什么的,还有可否有人与他树敌?”
“问过了,街坊皆说他为人和善,从不与人树敌。”
“就人人都说他的好,这岂不是很怪异?”
“哦对,田什的一个远方表亲对他颇有不满对,说他不尽孝道。父亲病逝了也不回家奔丧。但这事也并无可用都信息,我也忘了去。”
薛锦书勾嘴一笑,“这不就是了嘛。”
赵勃宏愣了一下,“是…是什么?”
这赵勃宏连南楚国的条律一概不知,还能在官场畅通无阻,有一个好爹,果然是天生好命。
薛锦书简单了然与他解释,“按照京都的礼仪制度,朝廷当中的官员若是有父母病逝,那便须得辞掉官职,回老家为父母亲守孝三年,已尽孝道。这叫‘守制‘。”
赵勃宏一脸惊讶,“我怎么从未听说过这一条例?”
薛锦书在心底翻了个白眼,“这一条例是武太宗制定的,据我所知从制定以来从未有人触犯过这一条律,赵公子不曾记得也属实正常。”
赵勃宏连连点头,“原来如此。”而后他想起什么似的,“不对啊,我怎记得邬大统领前年死了母亲时,怎也并未辞官。当时朝中大臣皆向邬大统领表示了哀悼,他也不例外。”
故他是记得的。
薛锦书有些不耐,但并未表现出来,“只有正在战场上的武官得到朝廷批准后,才可免除‘守制‘,田什是文官,自然不可例外。”
赵勃宏若有所思点点头,他是记得当时邬大统领因无法回家守孝而一连好几日都板着脸,就连他出征之时,心情都十分不佳。
想到这,赵勃宏终于露出了笑容,“那我明日便递上奏章,告田什欺瞒楚王,且不受孝道。”
“慢着!”薛锦书觉得与他说话是真的累,在家做纨绔少爷不好吗,非要来祸害朝堂,最后被折磨却是百姓。
赵勃宏看向他,“薛兄还有何良计?”
“这事,不能递上奏章。赵公子去向楚王揭发此事,只会让楚王觉得你先前的举荐田什是有意而为。楚王会怎么想你?觉得你故意霍乱朝纲,有意陷害同僚。”
赵勃宏并未想到这一层,经她这么一提醒才意识到此事,确实不该由他来。“那依薛兄之见,该如何办才好。”
“这件事你先揣住,莫要吱声。在他风头最盛之时,你将此事透露给户部尚书丰生贵,假借他人之手弹劾田什,以及庄文允的包庇之罪。”
赵勃宏觉着现如今田什的风头已经够盛了,竟然还要等。说真,他巴不得今日就去与户部尚书告知此事。
“记住,告知户部尚书之时一定要不露声色,切莫让他觉得你是想借他当刀使。”与赵勃宏说话,得将话说透,定不能说一半藏一半,因为他根本悟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