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入冬后的风刺骨寒凉,刮得人生疼。
湘儿站在门口吹得直发抖,康永宁还未来,他是不是后悔了,逃走了,亦或是被人暗杀了?
湘儿一直胡思乱想着,但也耐下性子等着他的出现。
夫人说他回来,那就会来。
薛锦书在佛堂内并未闲着,而是沉下心来在心底好好与佛祖诉求自己的罪孽。
等了许久,早就过了约定的时辰,康永宁还不曾来。湘儿有些气馁,她想进去问问薛锦书的意见。
刚一转头,那恍惚间一眼,好像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从远处过来。湘儿向前走了几步,睁大眼睛辨别是谁人。
待辨别清楚后,提裙小跑着进到佛堂,“夫人,那道怀方丈好像来了。”
薛锦书睁开眼,抬眼看了看笑靥如花的佛祖,从蒲团上起身来。
现在门口等着康永宁过来。
“道怀见过王妃,道怀方才有一事耽搁了,让王妃久等。”康永宁的声音不卑不亢,哪怕知晓她是王妃后,也不曾像一般人一样,开始掐媚,阿谀奉承。
薛锦书并未在意他的姗姗来迟,开门见山,“道怀方丈现如今可否告知我,当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吗。”
湘儿悄声退了下去,并在门口守住,恐得有人打搅了他们之间的谈话。
道怀手持的佛珠磕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他两三步走到佛堂右侧的一处门帘让,单手拉开帘子,示意薛锦书进到里头去。
那帘子左右两边供着佛灯,烛火的光照应在墙上,像是随风摇曳的草木。
她颔首示意,而后款步走了进去。
里头的空间不大,堆着一些杂物,另一旁放着一张简易的木床以及木桌一张。
薛锦书打量了一番,低头看了眼凳子,然后坐下。
康永宁为她倒来茶水,“王妃请用茶。”
康永宁坐在她的对面,盯着地面看了半晌,思绪早已穿过地面,不知去向何处。“这几日我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将当时我所知晓之事一一告知与王妃,将军他本就不是通敌叛国的贼人,却被心肠歹毒的人丧了命。为他洗刷冤屈本是该老身所作,都怪老身懦弱无能,只敢躲在此处。”
只要他肯说,那便是最好的结果。“方丈无须自责,秦将军这事并非是表面看起来那么容易,并非是凭着一腔勇气便可上前一搏。敌人在暗处,而我们在明。要先保住自己的安危,才方能给秦将军洗刷冤屈。”
薛锦书的一番话让康永宁的心中好受不少,他并非是薄情之人,哪怕隐姓埋名躲在这深山里头,他也并非忘却秦康明对他的恩德,也并非忘却了秦康明的惨死。
时常梦魇秦康明惨死狱中的模样,在梦中康永宁就站在秦康明的面前,眼睁睁看着他被狱卒用酷刑对待,用那种绝望,痛苦,愤怒的眼神望着自己。
康永宁害怕,却又不敢伸手去救他。
他的害怕,恐惧都是人之常情,薛锦书并不怪罪于他。
康永宁深深记得,老爷入狱前的那个早晨,他还身穿朝服,急匆匆从马车上下来,且快步往书房赶去。
康永宁紧跟在身后,“老爷,可是出了什么事?”
秦康明一脸严肃,并未回他的话,只是一个劲往前走。
康永宁逐渐感觉到定是发生了何大事,将心提了起来。
秦康明进了书房前,本打算将他拦在外头,手上动作缓了缓,又让他进了去。
康永宁不明所以然的进了去,将书房门紧闭着,看着老爷翻箱倒柜在找些什么,“老爷在寻着什么,可否要我来帮老爷一同寻,兴许快一些。”
这书房,除了康永宁与秦婉瑶,其余人等皆不许入内。
平日里是康永宁在打扫整理书房,对里头的构造他也挺清楚的。
秦康明头也没回一下,“你寻不到,我来便好。”
只见秦康明从书架上取下几本书,将里头夹杂着的几张纸叠在一起,而后寻了个信封封住。
而后秦康明微起垫脚将书架最上方的一排书扫开,康永宁这才发现那一排书后头竟然有个小的花瓶。
只见秦康明将花瓶扭动,而后康永宁听见一声像是木头的响动声,书架缓缓开了一道缝,逐渐向两边拉扯开来,可以看到那扇书架一分为二时,中间洒下的细细灰尘。
康永宁在秦府十几年的时日,每日都会来老爷的书房打扫一番,生怕案几上落了灰尘,老爷回来看见。
可他从不知晓,里头竟还有一间密室。
秦康明背着手,微微屈身够着进去。进去之前不曾忘记落下一句:你也进来。
康永宁得了命令后,立马跟上。
密室不大,并非像茶坊里说书人里的故事那般,某大户人家里头藏一暗室,暗室有寻常百姓两间草屋大而有余。
透过书房外头的光,隐约能见到这间密室,约摸着只有秦康明的书房一半大。里头堆积着的东西像是杂物,又不像。一些杂书随意散放在桌上,还有一两个宝箱,不知道里头装的什么,但上头已经落了厚厚的灰。
可以见得,秦康明鲜少来这里头。
康永宁见老爷一脸郑重,应该是要跟自己交代什么事一般。他紧盯着秦康明的后背,等待他的发令。
只见秦康明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信封口并未封住。“你明日将此信帮我带出去。”
康永宁正想发问,交给何人。秦康明便言:“不管是何人,明日你只需午时去到城东永春巷中,巷子深处有一堆干柴堆,你将信放在柴堆后头便可。”
秦康明只与他说了这些,其余一概未交代。
康永宁将信收好,“倘若没什么事,那我老奴便先下去了。”
秦康明伸出手,“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