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是否再考虑一下?
在朝堂上,黄伊婉问起罗摩州的事情来。
罗摩州的州府令再不敢含糊其辞,当即跪下请罪,并将他所知道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黄伊婉比对了一下罗摩州州府令的说辞,大致是差不多的。
于是,黄伊婉又问涂元白:“大祭司,此事该如何处置?”
涂元白反问黄伊婉道:“陛下想如何处置?”
黄伊婉一愣,随后说道:“家国之事,不都是由你处置的吗?而且,我也不懂柔夷国的律法,不知道该如何定罗府令的罪呀!”
涂元白说道:“陛下身为一国之主,竟然对自家的律法都不熟悉?实是不应该!陛下在宫中静养这么多日,闲来无事,可以多读读柔夷国的律法,不要总是到处乱跑。”
黄伊婉嘟囔着说道:“要知道那么多做什么?反正我也用不上!”
这时,巫马源走了出来,躬身说道:“启禀陛下,罗府令虽有失职之处,但其也有难言之隐。常言道,阎王易躲,小鬼难缠,那厮避开律法多作纠缠,罗府令也奈何他不得……”
不等巫马源说完,黄伊婉就说道:“这些我都知道!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罗府令不在奏折上写清楚,反倒是含糊其辞,误导大家?”
巫马源说道:“只因那厮并未触犯律法,罗府令不好也不好陈述那厮的罪状,故而只得含糊其辞了。臣以为,罗府令其罪不大,还请陛下从轻处罚。”
黄伊婉生气地说道:“只是含糊其辞的原因吗?看他那本奏折,叫别人还以为,是养子不愿意赡养老养父了!若不是我……派人前去罗摩城查探,只怕我和大祭司要认为,这养子是个不孝子了!”
黄伊婉:“冤枉一个好人,只是一个难言之隐,就能说得过去的吗?”
众人见黄伊婉生气了,虽然黄伊婉只是一个傀儡女王,但好歹她也是上天恩赐的圣主,因而众人都敬畏黄伊婉的威严,全都低下了头去。
涂元白回头看了黄伊婉一眼,嘴角微不可查地上扬了一下,然后又看向朝中众臣。
涂元白淡淡说道:“本座让你们写奏折,是让你们如实写,不是叫你们耍小聪明的。若是本座和陛下错判了,只怕又要招来国民的指责。罗府令的事情看起来不大,实际上,已经损坏了本座和陛下的颜面,其罪不小!”
虽然涂元白说得是风轻云淡的,可听在罗府令的耳里,那就有如千斤大山压在他的身上一般,压得他踹不过气来。
罗府令赶紧跪下请罪道:“臣有罪!请陛下降罪!”
黄伊婉说道:“你的罪不小,但还不至于要了你的命。不过,州府令这个差事,你是不合适干的。”
随后,黄伊婉又问涂元白:“大祭司,你的意思呢?”
涂元白说道:“臣虽认为,陛下处罚得过于轻了,但陛下是圣主,圣主仁慈,臣自是不能违背陛下的意思的。”
众臣躬身说道:“陛下圣明!”
罗府令得知自己不用死了,赶紧磕头谢恩道:“谢陛下不杀之恩!”
黄伊婉说道:“你们身居要职,拿的是朝廷的俸禄,是百姓供养着你们,你们就要多为百姓谋事!柔夷国向来无大事,多是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事情,可也容不得马虎。尤其是,有事情就要据实上报,不要心存侥幸!”
众臣躬身应道:“臣遵旨!”
黄伊婉对涂元白说道:“大祭司,你看呢?是降职还是革职?”
涂元白说道:“既然陛下圣明,臣自当呼应陛下了。念在罗府令是初犯,这次就暂且饶恕他一次。官降一级,由下面的人顶上。下不为例!不止是对罗府令,也是对柔夷国上下臣民。”
众臣又躬身应道:“臣遵旨!”
黄伊婉又抚了抚额头,说道:“啊……在这里坐了这么久,有些闷,刚才又动了气,如今我又有些头晕了。剩下的事情,你们同大祭司商议就是了,我先回宫了!”
说完,黄伊婉起身,往后面走去。
涂元白只回头看了看黄伊婉,也没有开口阻止。
巫马源对众人说道:“你们且先退下,在殿外等候!”
“是!”
众人躬身退出了大殿。
巫马源走到涂元白的身边来,小声说道:“大人,微臣以为,罗府令之事,还不至于降他的职,大人是否再考虑一下?”
涂元白当即就冷了脸,说道:“刚才陛下还在这里,你怎么不提出异议了?如今陛下走了,你让本座再考虑一下?你没看出来,刚才陛下是很生气的吗?本座说过的话,你还叫本座收回?你将陛下置于何地!”
吓得巫马源小心翼翼地说道:“大人,家国之大小事,向来都是由大人做主的。陛下是年轻气盛,没有考虑到州郡治理的难度。”
巫马源:“罗府令在罗摩州治理了十余年,对罗摩州的事情也是了如指掌。虽出了些宵小之辈,罗府令也是秉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不想将此事闹大了。”
巫马源:“大人,微臣有收到消息,柔兰国对柔夷国怀有异心,已经在雪山那边开路了,意图直指罗摩州。大人,罗摩州如今需要的,是安宁啊!”
涂元白皱了皱眉,说道:“这话是怎么说的?治好一方,乃是州府令的职责所在,怎能和稀泥呢?而且,这事怎么又跟柔兰国扯上了?”
巫马源说道:“大人,在上朝之前,罗府令有私下里来找过微臣,说,前些日子,罗摩城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与他的奏折也有些关系。”
巫马源:“犯事被抓的那厮,便是那养子同母异父的兄弟的儿子。他常年在罗摩城中横行,却也没有做出有违律法的事情来,这事着实奇怪地很,可罗府里也奈何他不得。”
巫马源:“前些日子,那厮在菜市场跟别人起了冲突,然后就想诬陷别人打伤了他。好在最后被证实,那厮是诬告,罗府令这才名正言顺地治了他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