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惊天巨变,高育良要求暂停调查
吕州市委后院,有一栋六层小洋楼,当地人戏称为“常委楼”,在职的常委们大多数在此居住。
顶楼,高育良的房间还亮着灯。
他戴着眼镜,一字字的读着材料。
手指不住颤抖,显然在极力压抑自己的情绪。
此时,祁同伟已经走到了常委楼门口,他没有上楼,而是绕了一圈先去值班室,找到还在夜读外语教材的陈清泉。
上次扫黄打非,祁同伟撞见找洋妞学外语的陈清泉,放了对方一马。
从此,陈清泉心甘情愿当祁同伟的包打听。
市委市府有什么消息,祁同伟第一个收到!
“清泉,高老师这么晚要见我,到底有什么事?”
陈清泉回忆了一下,道:“应该和一份材料有关!”
什么材料这么神秘,能让高育良大晚上心急火燎的来见自己。
面对祁同伟询问的目光,陈清泉摇头,表示自己没看过这份材料。
“这份材料是公文还是什么?”祁同伟追问道。
“我确实不知道!”陈清泉摇头叹气。
“行,我知道了,你继续学外语。”
祁同伟拉上门,看了眼漆黑的夜幕,拉了拉风衣领子,快步上楼。
“高老师,我来了!”
“请进,喝茶。”
高育良一脸和蔼的笑着。
他的书桌很整洁,文件、内参、书籍分门别类的摆放着。
茶几上,放着一本《万历十五年》。
书页泛黄皱边儿,有些地方甚至破了。
高育良没有一开口就谈事儿,而是和祁同伟聊起了家常,从工作聊到生活,甚至聊到了祁家村。
“同伟,听说这次招录辅警,有不少是你们村的人?”高育良笑着问。
“老师,举贤不避亲!祁家村有许多年轻人,他们有理想、有抱负,但就是一辈子都走不出那个大山沟。”
“现在,我有这个能力照顾一下他们,也是为了回报父老乡亲当年的恩德---”
“富贵不忘本!好啊!”高育良赞了一句,接着谈起了明史:“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你在看吗?”
“老师送我的书,我一直在看。”
“你认为哪个历史人物最具争议?”
“张居正!”祁同伟不假思索道。
历史上,张居正争议很大,他有着道德上的污点,却也有着超凡的政治才干。
他的改革为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续命数十年。
可惜,世间再无张居正---
毕竟从古到今,改革就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
改革者在新旧两种势力的倾轧下,稍有不慎,粉身碎骨!
祁同伟侃侃而谈,仿佛回到了白衣飘飘的大学年代,那时在高老师的课堂上,同学们都是这般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然而,今晚的谈论却只是一道开胃菜。
作为一个拥有四百万人口的吕州市的市委书记,高育良绝不可能深夜找自己谈天说地。
“同伟,你讲得非常好!”
“不但历史是复杂的,现实也是复杂的。”高育良顿了一下,道:“不管做什么事,总有一些力量在掣肘。”
“老师!”
祁同伟站了起来,双手垂落,表情恭敬:“有什么指示,我照办。”
“同伟,在一干学生中我最欣赏你,你确实没让老师失望。”高育良又叙了一番师生情,这才道:“市委决定,暂停对宝龙集团的调查!”
暂停?
祁同伟心头一跳,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同伟,我知道你有想法,但也请你理解。”高老师用手抹了把脸,疲惫的说。
这个决定可以说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别说祁同伟,只怕吕州市委那些常委们都无法认可。
尤其是李达康。
他雄心勃勃,一心要改变吕州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