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照料2 - 盛唐星辰 - 南海一浪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盛唐星辰 >

第99章照料2

屈蔚走出房门,见刘都尉正往院子里走,指挥军士卸下些柴火和粮食。乐城一见刘都尉过来,忙着给他倒水,还搬了凳子给刘都尉坐。屈蔚在一旁斜着眼睛看着,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刘都尉谢过乐城,拱手说道:“城防还有诸多事宜,不宜久留,我得走了,多谢公主殿下。”说完告辞走了。

乐城目送刘都尉远去的身影,直到刘都尉转过街角。

“你看上那位刘都尉了?”屈蔚一脸坏笑地问道。

“你别瞎说!我都有驸马了。”乐城瞪了他一眼说道。

屈蔚凑近乐城说道:“我也是在风月场里混迹这些年的老江湖,要是连这都看不出来,那不白混了?你是真心喜欢他,对不?不过依我看,他不适合你。”

乐城皱着眉头看着屈蔚,屈蔚一笑,说道:“难道你一个公主愿意给人做妾?”乐城先是疑惑即而恼怒地看着屈蔚。

屈蔚接着说道:“他肯定成过亲了,即便没成亲,也是定过亲的。虽说你长得不咋地,但也是见过世面的;能入你公主的法眼,那定是提亲的人挤破门坎!你也不想想,他少说也有二十了,长的嘛还算标志吧,又是都尉将军,能没成家吗?说不定还妻妾成群呢,哈哈,哈哈!”

屈蔚的这番话倒是提醒了乐城,对啊,能到都尉将军这个级别,至少也二十几岁了,皇兄十九岁就成亲了,这让乐城感到极度失落!她沮丧地转身回了院子。

屈蔚在一旁得意地说道:“多亏我提醒吧,免得你自作多情,还不谢谢我?”

乐城瞟了屈蔚一眼,回了句:“操你自己的心吧,这么老了,还不成家立业的,等晃到头发白了估计白给人家都没人要了。”

屈蔚一听气的直跳,喊道:“谁老了,你说谁老了?本公子还是玉树临风的风流才子,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没成家那是本公子不想成家,是为了珍儿!这大唐等着嫁我的人排着长队呢!”

“好啦!你们别吵了,影响殿下休息。”槐香从屋里出来制止道。

屈蔚没好气地看看槐香,扭身走了。乐城郁闷地坐在院中,看着头顶上一片片的白云,觉得万分落寞。

午后的阳光明媚,乐城正坐在墙边晒着太阳打瞌睡,忽听济王在屋内唤她,赶紧快步走到济王床前。“殿下,你醒了,喝点水吧。”说着给济王倒了杯水,拿小勺喂他。

济王喝了些水,问道:“小枳,你如何会来这里?”乐城知道济王能说话时,必定要先问这个,于是把自己如何到这里的经历叙述了一遍,只是刻意隐去了姐姐的死讯。

济王听完缓缓说道:“母亲安好,我就放心了。不过你好大胆子,走这么远的路。”他看看乐城,接着说道:“你这是第三次救我了。一路走来,一定吃了不少苦吧,艰难的时候想我了吗?”

乐城听到济王殿下这么说,猛然间泪水一下子喷涌了出来,想止都止不住。济王总是能一下子就说到乐城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令乐城感动万分,难掩真情。

济王用冰凉的手指替乐城擦去泪水,抚摸着乐城头轻声说道:“对不起,让你吃了这么多苦,却没能照顾你,是皇兄愧对你了。”

乐城拼命的摇头,她紧紧握着济王冰凉的手。“现在好了,等我好些了,就带你一起回去。”济王继续说道。

乐城抬起头,看看济王,问道:“殿下要去哪里?回长安吗?”

济王急忙问道:“长安光复了吗?”

乐城点点头说道:“听邠王爷说广平王殿下已经克复两京。”

“太好了!太好了!”济王激动地试图坐起来,却不想一口血喷了出来,倒在床榻上昏了过去。乐城吓了一跳,赶紧将他扶着躺好。

槐香一见济王这个情况,赶紧又跑去找屈蔚。没多久,屈蔚走进来,乐城急忙请他给济王诊治。

屈蔚把了把脉,摇着头说道:“他一激动就会要命的,你要想他多活几天,别跟他乱讲外面的事。他的身体估计是恢复不了了,活一天算一天吧,我也就这水平了。”看着乐城又瞪着自己,屈蔚不服气地说道:“我这说的都是实话,你愿不愿听都是这结果。”

乐城相信屈蔚说的是实话,也知道他尽力了,可是她无论如何不能接受济王即将死去的结果。要救他,一定要救他!他还没见过他的第二个孩子,他还要和梅姐姐相聚。

屈蔚站起来,说道:“就这样了,我呆在这里也没用,把我所带的药都留下,我该回去了。”

“不行!殿下还没好呢,你不能走。”乐城急忙说道。

“可是他好不了了,难不成非要等他死了才让我走?”屈蔚说道。

乐城气得扑上去打屈蔚,却被屈蔚一把抓住双手动惮不得。“我真的没办法的,呆在这里也没用。这几天我想了想,不如去追随邠王爷平叛,也算是为大唐做点事。”屈蔚说完松开手,走出房门。

乐城意识到这次屈蔚是下定决心要走了,这让乐城感到十分绝望,她追出来,哭骂道:“你这个浪子!总是这么不负责任,活该你打一辈子光棍!你滚,我再也不想见到你!”

屈蔚回头耸耸肩,无奈地说道:“公主保重,算我倒霉,遇到你这个蛮不讲理的,出力不讨好。”说完转身离去。

槐香走到乐城身旁说道:“你不该这样对他,他总归是救了殿下的。”乐城知道姑姑说的对,可是屈蔚就是这么招人恨,她擦去泪水,转身回到屋里,看着床榻上孱弱的济王,心里乱极了。

青蠡悄悄追上屈蔚,问道:“屈大侠,你会去长安吗?”

屈蔚看看青蠡,说道:“也许会去吧,你有事吗?”

青蠡递上一个箭匣,说道:“这个箭匣是我父亲留给我的,若是见到我舅父,就把这个交给他,告诉他我很好,以后不用找我了。”

屈蔚接过箭匣,奇怪地看看青蠡,问道:“你舅父名讳?怎么会让他不用找你?奇怪!”

青蠡说道:“我舅父叫杨富才,颍州人士。”

屈蔚听完瞪着眼睛看着青蠡,问道:“你舅父是不是右边鬓角有个黑痣?”

青蠡点点头问道:“屈大侠认得我舅父?”

屈蔚苦笑一下说道:“不会吧,这么巧?你不早说,你舅父就是我的二师叔,他很可能就在尹子奇那里,那个阵就是他布的,可惜被我们打退了。”

见青蠡不说话,屈蔚走上前安慰道:“他就是个军师,应该没事的,估计跟尹子奇撤回邺城了。不过你回去就别提这事了,小枳倒不会把你怎么样,毕竟你跟了她这么久;可是那个济王就不好说了,他年轻气盛,眼里容不得沙子,如果知道你是叛军的亲属,那绝对不会留你在小枳身边,没准一气之下杀了你也是有可能的。”

屈蔚说完看看箭匣,接着说道:“这个我就拿着,没准在战场上还能见到你舅父,也给你传个信儿。”说完告辞青蠡回去了。

青蠡站在寒风中,眼角的泪水慢慢滑落,舅父是唯一愿意继续照顾他的亲人,可是却成了叛军。原来舅父所说的荣华富贵竟是攻克长安,祸害苍生?青蠡不愿再想下去。如今两京已被克复,也不知舅父处境如何了。

青蠡转身看看那个残破的小院,心想等把公主送回余杭,自己就回老家海州,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那里才是自己的归宿。杀害父母的凶手经过战乱,更难查找,青蠡打算放弃了。

夜晚,一弯清冷的圆月高挂天空,冬日的寒风猛烈地吹拂着小院,刮得门窗嘎嘎作响。青蠡和槐香用破布堵住门窗的缝隙,使屋里暖和些。乐城将火盆端到济王床前,生怕济王着凉。

“你不用管我,去休息吧。”济王说道。乐城看着脸色蜡黄的济王,担心自己一不留神,济王就这么走了。她握着济王冰凉的手,不停地搓着,想着也许这样会好些。

刮了一夜的北风终于停了,清晨的阳光将小院照亮,槐香艰难地爬出被窝,起来做饭。早饭做好时,乐城也起来了,她帮着槐香盛饭。

乐城将一碗热粥端到济王床前,扶着济王起来用餐。济王忽然问道:“小枳,你实话告诉我,我还能活多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