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遗忘
月色如水,将这山中寺里的小院照亮。已经有些寒意的秋风拂过乐城的脸庞,使她感到分外的哀伤。
乐城来到佛堂,点燃一支香烛,微弱的烛光将佛堂的一角照亮。将军就静静地躺卧在佛堂的一侧,乐城走到将军身边,深深的行了跪拜之礼。
佛堂回响着静山法师的诵经声,那是为将军诵经超度。静静地聆听这轻柔悠长的诵经声,乐城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遥望着窗外那挂在高远夜空的明月,乐城内心无比凄凉。她似乎麻木地跪坐在蒲团上,回想着这些天到底都发生了什么。
王魏儿来到乐城身边轻声说道:“公主,该休息了。”
“将军留下什么话了吗?”乐城问道。
“将军一直昏迷,没留下话。只是在他昏睡时念道‘青妹’和‘蒲州’两个词。”王魏儿说道。
“是青妹还是祺妹?”乐城问道。
“是青妹!”王魏儿肯定地说道。
乐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看来将军始终在意的还是自己的夫人。乐城默默地看着将军,微弱的烛光下,将军安详地静卧于佛台一侧,仿佛熟睡一般。
将军太累了,他终于可以安歇了,不用再强撑病体征战沙场了。乐城对王魏儿说道:“你休息去吧,我要为将军守灵。”说完起身点燃一炷香插在香炉里。
对于乐城来说,将军就像是自己父亲一般,曾给予年幼的她关怀和教导。那个被尊为圣上的父皇从未出现在乐城的脑海中,圣上似乎从未正眼看过她,只是给了她一个所谓的公主的称号。
是将军让乐城感受到一丝难得的父爱,乐城记得将军的每一句教导,每一次慈祥的笑容,每一份关爱,甚至每一回训诫;乐城一直把将军当做父亲一般,尊敬他,爱戴他!希望他早日康复,益寿延年。
可是如今将军走了,带着对家乡无限的眷恋和深深的遗憾走了。他最终没能回到家乡,而是留在了他曾驻守的土地上。师傅最终也没能成为将军的妻妾,乐城为师傅感到十分遗憾。
暗淡的烛火在风中摇曳,乐城感到万分疲惫,她拼尽全力也没能保住将军的性命。不止将军,还有贵妃娘娘和姐姐,她本以为只要她在,就可以保全她们的。可是他们都走了,只留下她独自在这陌生的山中小庙。
看着暗夜中的烛火,乐城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模糊了眼前的一切。在这漆黑寂静的深夜,她感到了一种撕心裂肺般的痛楚和对未来的恐惧,她伏在将军的身边,伤心地啜泣着,心里问道:明天我该怎么办?我该去哪里?
“小枳,你又偷懒,不好好练琴,看我怎么收拾你。”二姐瞪着细长的眼睛看着自己;
“小枳,你别跑,等着看我滚个大的雪球来砸你!”封二嬉笑着抱着雪球追自己;
“小枳,快跟姐姐一起去找皇兄,让他带我们去看花灯!”姐姐伸手过来拉自己;
“小枳,你慢点吃,这个柿饼不能多吃,吃多了肚子不舒服的。”将军笑着用手来刮自己的鼻梁,乐城赶紧往后一躲,却一下子惊醒了。
一缕阳光透过窗棱照进佛堂内,乐城揉揉眼睛,感到浑身酸痛,两腿发麻。她活动了一下四肢,慢慢站起来。周围如此安静,静到令人慌乱。
乐城走到门外,眯着眼睛看着外面阳光下寂静的山野,觉得自己仿佛象是昨日经历了一场狂风骤雨。这狂风将她身边所有的人都卷走了,只留下她独自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那回响在耳边恍如昨日的厮杀声,连同所有的人马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只余下自己在这寂静的小庙。
午后,天空阴云密布,下起了小雨。乐城独自走在偏殿的廊下,秋雨瑟瑟,微寒的山风迎面吹来,她将双臂紧抱在胸前,久久的遥望着阴郁的天空。
终于安静下来了,昨日的厮杀仿佛如一场梦,都已远去,所有的人也都离去,只剩下这空荡荡的山间小庙,显得尤为孤寂悲凉,独自走回禅房,乐城和衣而卧。
梦是如此混沌,乐城觉得怎么也睁不开眼睛,只觉得自己在拼命地追逐,却始终追不上将军和姐姐,想叫喊,却怎么也喊不出来;乐城一下子惊醒,才知道原来是一场梦。
王魏儿端着一盆水进来,说道:“公主,洗洗脸吧,脸都哭花了。”乐城这才感到脸上粘粘的,赶紧洗洗脸。
“公主,薛将军已经不在了,你就不要太伤心了,先养好伤,娘娘说她们安顿好了就会派人来接你的。”
乐城眼中闪过一丝希望,问道:“真的吗?张良娣说要派人来接我们吗?”王魏儿点点头,这使乐城感到一丝暖意,觉得自己还没有被抛弃。
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的清晨,乐城听到院子里有些嘈杂,于是起身出了房门,来到院中。见院中停着一口棺材,乐城的心一下子觉得堵得慌,这使她清楚地意识到将军已经远去。
静山法师走过来,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公主去跟薛将军最后道个别吧。”乐城鞠躬回礼后来到佛堂,整理了衣衫,给将军行了跪拜大礼,为将军送行。
香烛的青烟袅袅升起,静山法师开始为将军诵经祈祷,木鱼声声中,乐城恍惚地看着人们用白布把将军裹上放进棺内,合上棺盖。
两行冰冷的泪水流下,乐城呆滞地目送着人们抬着将军的棺椁停放到寺庙后院的一处废弃的屋内。静山法师在棺前焚了一束香,做完法事后退了出来。
“为什么把将军的灵柩停在这里?”乐城问道。
静山法师说道:“停在这里是等将军的家人过来领回,如果将军家人没有来领取,一年后我会将他安葬到后面的荒山上。”
乐城看看静山法师,坚定地说道:“将军一直想回家,我会送将军回去的。”
秋日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山野,乐城站立在寺院门外的阶梯上,遥望着远处的山丘。山野的树木已经开始泛黄,空气里漂浮着枯草的味道,寂静的山谷偶尔传来声声的鸟鸣。山风拂动乐城的发丝,遮挡了她的视线,庙堂飞檐的风铃声清脆入耳,更显这山中小庙的寂静。
“公主,回去休息吧,这里风大,小心着凉。”王魏儿出来劝道。乐城听话地回到屋内,王魏儿递过来一个包裹和将军的银枪,“这是薛将军的遗物,静山法师请你清点一下。”
乐城打开包裹,是将军的铠甲和几件衣物以及一封信,那是将军写给夫人的;还有几件玉饰,都是将军随身佩戴的。
乐城注意到一件玉竹挂饰,这不是将军的东西,她拿起来仔细查看。这是一件翠玉雕刻的竹节,乐城用力一拔,玉竹可以拔开,里面有一张卷纸,乐城打开一看,是个符纸,纸张背面有一行小字:祝兄平安!祺妹奉上。原来是师傅送给将军的护身符。
乐城捏着这个护身符不禁又伤心起来,师傅的护身符终究没有保全将军,她不敢想象,如果师傅知道将军已去,该是怎样的悲痛和绝望。
在乐城的记忆里,师傅从来都是高傲和孤冷的,只有在将军面前,师傅宛如一个温良贤淑的小妾,低眉浅笑,甘之如饴的侍奉着将军。
乐城将这个玉竹拿出来挂到腰间,然后收拾好包裹,放到床边的柜子里。将军的银枪上还有斑斑的黑色血迹,乐城拿起布子仔细擦拭,这杆枪大概一直跟随将军四处征战,枪杆上的纹饰已经模糊,如今它的主人已随风而去,这杆枪应该传给他的儿子了。
中秋到了,王魏儿不知从哪里弄了些面粉和猪油回来,给乐城做了几个月饼,算是过节了。乐城端了月饼先去将军的灵柩前供奉,回想那年中秋之日,在将军的小院里品尝薛夫人做的家乡的月饼,虽然做工有些粗糙,但味道还是香甜的。如今将军战死荒野,再也尝不到夫人的月饼了。
“好吃吗?公主!”王魏儿问道。
乐城点点头,“好吃,谢谢你还想着做月饼给我吃。”
王魏儿笑着说道:“能让公主你高兴就好。”
“你也吃啊,静山法师吃吗?”乐城拿起月饼递给王魏儿和静山法师。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静山法师转向一边。“这里面有猪油,静山法师不吃的。”王魏儿说道。乐城赶紧把月饼放回碗里。
一场秋雨淅淅沥沥下了几天,天气骤冷。乐城的臂伤又有些反复,不得不卧床休息了数日。
这日早上醒来,乐城觉得精神了许多,见窗外天气放晴,不禁欣喜地来到院中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