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吞并! - 三国:穿成刘辩,诸君不造反了? - 子颜归了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章吞并!

卢植离开后,刘辩在羽林宿卫的簇拥下,向禁宫深处走去。

他心中稍有轻松,但一种隐隐的担忧又挥之不去,他似乎遗漏了一个关键点,某个小小的细节,却足以引发出一场风暴。

他回忆着宫变中的每一个场景,在还未彻底掌握宫中局势之前,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成为董卓的突破口。

他抬头望向看向漆黑如墨的宫外,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

“是董旻!”,他低声自语,心中顿时明了。

董旻,董卓之弟,如今在朝中任奉车都尉,一直在暗中向董卓报告宫中的一举一动。

正因如此,董卓才能对皇宫局势了如指掌,迅速做出反应。

若是不封锁董旻的消息,董卓必定会趁宫中尚未稳定之际伺机而动!

刘辩当即止步,转向身旁的宿卫,吩咐道:“速去告知卢中郎,立刻缉捕奉车都尉董旻,押入廷尉,等待处置,动作要快!”

刘辩不想杀这些人,生产力落后的古代,人就是资源,这些人他留有用处。

两名宿卫得令,立即快速离去。

刘辩心里这才安稳些,继续向禁中行去,然而眼前的一幕幕却让他心生寒意,像是走在无间炼狱。

一路上,地上躺满了宦官和小黄门的尸体,残破的宫灯在血泊中摇曳,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气。

他沉下心来,在脑海中不断推演着当前局势的走向。

若董卓没有进宫,这场宫变中的最大赢家会是谁?

他心中逐渐理清了脉络,宦官的势力被摧毁,外戚集团的何进、何苗相继身亡,宫中权力的掣肘只剩下世家一方。

而在世家中,独占鳌头的便是袁氏。

“袁隗……袁术……袁绍……”

他一边默念着这些名字,一边暗自思索,忽然明白了这三人如今所居的地位与意义。

袁隗身为太傅,位高权重,任录尚书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天子的师长,有权代行诏令;

袁术则在宫中掌管宿卫,负责天子的安全,可谓天子的贴身护卫系统;

而袁绍担任司隶校尉,掌控京畿一带的防务,任何风吹草动都在其监控之下。

三人一在朝堂、一在宫中、一在京畿,几乎掌控了整个洛阳的命脉。

刘辩心中涌上一股寒意。

他若是对袁氏放任不管,那他这个年轻天子的未来恐怕只有一个——成为袁家傀儡,听命行事,成为他们独揽朝纲的工具!

刘辩冷冷一笑,心中暗想:“若让他们知道朕并非任人摆布,今后定然会另作打算。袁家想要控制朝政,可朕绝不会甘心做他们的提线木偶。”

他心中渐渐有了一个主意。

卢植这边,带领羽林宿卫来到朱雀门外。

吴匡将何苗杀死后,迅速吞并了他的部下。

吴匡此时正与身旁一人热络交谈,正是这人协助他一起杀掉了何苗。

此人正是刘辩惦记的奉车都尉董旻。

在杀死何苗后,他立刻派人给洛阳外的董卓传递消息,并且立刻借机和吴匡攀谈,语中暗含拉拢之意思。

可怜何进何苗一死,洛阳周边驻军顿成无主之地,目前已经有三方人盯上了。

这些士兵,没有诏令是不敢进宫的,因此就在皇宫外等着。

不想却等来了卢植的羽林军。

羽林军将这些人团团包围,他们沉默地持戟而立,盔甲映着寒光,让人不寒而栗。

在场的何进何苗部下纷纷戒备起来,迟疑地握紧武器,却迟迟不敢动作。

他们知道,羽林军乃是皇帝的贴身护卫,连宫门都不轻易离开,如今竟现身在此,难道皇宫内的局势已然逆转?

在这里的都是原来何进何苗手下的高级将领及几百来士兵,其他大部队还驻扎在城外。

只要拿下这些人,他们手底下的那些士兵便好收服多了。

董旻心里也隐隐不安,眉头紧锁,若陛下的宿卫已经出动,这场变局怕是已被掌控,张让他们是否已被剿灭?

宫中消息闭塞,陛下究竟身在何处?他心中疑虑万分,却强作镇定,掩饰住心中的慌张。

就在此时,卢植上前一步,冷声高喊:“奉陛下诏令,所有人,缴械者不杀!若有抗命者,视同谋反,按律斩首!”

这突如其来的命令,让众将士顿时惊愕,面面相觑。

羽林军持戟逼近,带来的威势更令他们胆寒,不少人见状,纷纷将武器丢在地上,谁也不敢贸然违抗。

吴匡上前想询问目前是怎么个情况,他一动,便被羽林军用长戟逼向他。

卢植大喝一声,“将军是想造反吗!”

吴匡脸色铁青,眼见局势变化难测,心中暗暗盘算,犹豫不定,最终还是扔下兵器,退后几步。

正此时,宫中一名宿卫急匆匆跑出来,快步来到卢植身旁,低声耳语了几句。

卢植微微点头,目光凌厉地扫向人群,厉声道:“奉车都尉何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