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卖价几何 - 三国:穿成刘辩,诸君不造反了? - 子颜归了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0章卖价几何

荀彧走后,李巡走到刘辩跟前。

“陛下,这茶已经炒了出来,接下来便可以对外出售了,只是这茶叶卖多少钱一斤好呢?”

刘辩想了想道:“卖二十两会不会太便宜了呢?”

“二十两!”,李巡险些跳起来,陛下还嫌便宜!

陛下对这玩意的进价不清楚但是他清楚啊,那些生茶叶买回来一共也没有花到一两银子。

京城中较好的茶叶一两银子就能买一斤了!

别说二十两,就是十两一斤的都极为罕见,非常稀少。

“陛下,这不合适吧?”,李巡有些迟疑道。

又将这其中花销报给刘辩听,茶叶加辅味药材再加上人工,总共不超过二两银子。

刘辩却是想了想现代那大红袍的价格,一千多万一公斤,五百多万一斤,那就是五十万一两。

按照这时候一钱相当于三块钱的购买力,大约十六万钱一两,也就是一百六十两白银才能买到一两茶。

刘辩极其认同的点了点头,“还是李公想得周到,确实不合适。”

考虑一百六十两一两可能有些让人难以接受,那就抹个一吧。

“那就卖六十两一两吧!”

李巡还在旁边点头,只是听完刘辩的话,李巡怀疑自己幻听了,“六···六十两,一···两?”

这是汉语吗,为什么每个字都认识,组在一起却这么陌生。

这不是卖茶,这是卖黄金啊!

“对,就是六十两一两,用罐子装起来,一罐就装一两,对了,罐子弄喜庆一点,上面得有大红袍几个字样!”

李巡脸上的肉一抖,六百两一斤啊!那可是六百万钱啊,放先帝那会儿,都可以买个九卿之位了!

陛下想钱想疯啦!

贵得要死,谁会买!

李巡委婉的道,“陛下,这茶怕是没有人买啊!”

刘辩看向李巡,“难道李公不觉得此茶甚好吗?”

“陛下,此茶确实新颖好喝,但是···”,但也没有到能卖六十两的地步。

这么卖,谁来买啊,当别人是地主家的傻儿子吗?

“李公不觉得此茶茶名寓意也甚好吗?试问这天下文人士子,谁不想身着一身大红袍立于朝堂呢?”,刘辩再问。

李巡一噎,这不是陛下随口取的吗。

众所周知,在大汉朝,红色的朝服只有三公九卿这样的高级官员才能穿。

此茶名为大红袍确实隐有步步高升,平步青云,鹏程万里之意。

看着李巡还是一脸踌躇,刘辩便道,“卖时便说,只有王公贵族才有资格喝此茶,到时候,朝中只要有一人买,其他人自然会跟着买了。”

李巡一脸疑惑,“为何如此?”

“那自然是为了面子了,你想,朝中一个人喝六十两银子的茶,那其他那些喝着六十钱一两茶的人他看得上吗?”

李巡点点头,确实如此,同朝为官,大家都喜欢攀比来攀比去,私下里也喜欢曲曲别人。

刘辩又道,“第一天卖的时候便说原来售价一百两,新店开业,打折卖,只要六十两,相当于白捡四十两!”

“对了,还不能卖太多,得限量卖,一天就卖个二十份便够了,物以稀为贵嘛。”

李巡沉默了,陛下从哪里学来的这些歪门邪道。

难道那些宫中采购的也是这么哄骗人的吗······

见到李巡陷入沉思,刘辩有些欣慰,向古人传播先进的市场理念,功德加一。

陛下开了口,李巡纵然觉得百般不合理,也只能照办,还要照着陛下那个方法卖,真是邪了门了。

就算陛下要向世家豪族们要钱,也不是这么个抢法啊!

李巡叹了口气,只能下去安排。

只用了一下午的时间,茶铺便开张起来,找了些精美的瓷器装起来。

店名便叫天下茶坊。

位置也是极好的,是京城中富人云集的繁华地段。

本来第二日是不开朝议的,如今的朝议时间是三天一次。

一来是为了督促众人赶紧筹集粮食,二来嘛就是为了让他们掏钱买茶叶。

只要朝中流行起来,那些商户便会跟着争相效仿,紧跟潮流。

不过要想在朝中流行起来,还得他来带个头。

这不,百官齐齐坐在朝议殿中,等待着天子的到来。

这时,李巡却先一步出现在大殿中,手里还端着一个托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