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PUA董卓 - 三国:穿成刘辩,诸君不造反了? - 子颜归了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0章PUA董卓

董卓自认为不是那种易被感动之人,但刘辩的一席话,让他隐隐感到了一丝压迫感。

他知道,这不仅是言辞的力量,更是一种王者的气势。

他回想起李儒前几日的提议。

李儒劝他废掉刘辩,改立更容易控制的刘协为帝。

董卓当时觉得此计甚妙,正是他稳固权势的良机。

然而今日听天子一席话,他心中却升起一丝动摇。

“如此天子,岂是说废就废的?”

“李儒害我!若我贸然行动,怕是会成为天下公敌,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啊!”

董卓眼神微眯,心中暗自权衡。

“且再观望一阵,看看这小皇帝到底有多少能耐。”

他目光扫过刘辩,看到年轻的天子正神色自若地走回龙椅,举手投足间自有威仪。

董卓沉思片刻,心中已有计较。

“今日朝议结束后,倒不如去见见天子,也好摸清这小皇帝的弱点。”

想到这里,董卓眼底闪过一丝精光,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下朝后,董卓带着满腹心思,来到了崇德殿。

殿外侍卫站得笔直,一个个持刀而立,目光炯炯,无不透着一股森严之气。

董卓看得有些不快,宫中弄这么多侍卫干什么,防谁呢,他语气里带着几分嘲弄:

“陛下,这宫里的侍卫倒是气派得很,个顶个地威风!只是咱们大汉如今连国库都空了,还要养着这些个吃闲饭的?不如让他们回家种地去,也好替咱们节省点粮食银钱!”

刘辩听罢,心头一紧,目光不由自主地多看了董卓一眼。

他心中暗忖:“这董卓,想削减宫中宿卫,怕是还贼心不死!”

他面上却不动声色,反倒露出几分苦笑,语气里满是无奈:

“太尉有所不知,这些人也不是朕想养着的,朕身为天子,上面还有太后在主持大局,宫里的事情大多由太后做主,朕也不好左右啊。”

董卓一听,不由得一愣,语气顿时一滞:“原来如此,陛下也是有难处的。”

他虽表面上接了话,心里却觉得有些不是滋味。

堂堂天子,竟然还要受制于太后?若换作他董卓,绝不会如此窝囊。

他环视了一圈,目光落在刘辩案前的那套桌椅上,不禁眼前一亮。

那是他从未见过的样式,雕花精致,木质光滑,垫子柔软,扶手和靠背更是显得格外贴心。

他心里顿时冒出几分酸意:“这样的好东西,怕是只有天子能用吧。要是我坐上这椅子,腰酸腿疼这些毛病岂不是都没了?”

想到这,他不由自主地说道:“陛下,这桌椅真是稀罕物啊,看着就比咱们那些跪坐的矮几舒坦多了。”

刘辩看出他的意图,淡然一笑,“太尉觉得不错?这桌椅确实是朕命工匠打造的,很是舒适,太尉之后也会有的。”

董卓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陛下说的哪里话,这般稀罕物件,怕是只您天子才配享!”

刘辩依旧神色如常,也不做过多解释。

稍作沉吟,董卓换了话题,说道:“陛下,前些日子朝廷募捐粮食,臣把家中存粮都捐了。臣弟董旻没犯什么事,现在还被关在廷尉狱中,之前臣多次上折子陈述此事,却没得到回应。陛下,这是何故啊?”

刘辩听罢,眉头一挑,面上露出一副诧异的神情:“太尉的折子?朕倒未见过,怕是被尚书令或其他大臣拦下了,朕之后会彻查。”

其实刘辩早就看过董卓那折子,只是懒得理会,但面上却做出一副无辜的样子。

董卓听后,顿时把矛头指向了自己平日不对付的王允,语气愤愤不平:

“一定是那王允那厮从中作梗!这帮世家党人看不惯我董卓,联合起来孤立我,处处打压,还要瞒下臣的折子,真是太可恨了!”

“陛下,您有所不知,这些人平日就阴阳怪气,背后不知道怎么编排我呢!臣一介武夫,岂能说得过他们这些酸儒!”

说到这里,董卓已是怒气冲天。

刘辩见状,脸上却露出一抹笑意,起身劝慰道:

“董公何必动怒?那些人狭隘偏见,朕早有耳闻。就连朕也不能幸免,今日朝堂上朕提出一个决策来,还不是立刻便有人跳出来长篇大论的唱反调。”

“不过董公放心,朕心中却从未怀疑过董公的忠心,你大可不必因这些小人言论伤神。”

董卓一愣,被刘辩一口一个董公喊得有些飘飘然,语气稍稍缓和,却也像是一下找到宣泄处似的:

“陛下,臣担着太尉之名,原是为陛下分忧,可如今朝中这些人非但不念臣的苦劳,还百般刁难,臣心里实在憋屈啊!”

刘辩缓步走到董卓身旁,宽慰道:“朕早在少年时便听闻董公的英勇事迹。董公往日戎马一生,保卫大汉疆土,功劳赫赫。”

“当初一骑绝尘赶赴洛阳,也是心系天子安危,绝对没有司徒大人所说的那么龌龊,朕怎会不知你对大汉的忠心呢?若朕不信任董公,又怎会拜你为三公?”

这番话如温水般流入董卓心底,他怔住了,抬头看着刘辩,眼中满是惊讶:

“陛下您……真的如此信任臣?”

刘辩微微一笑,眼神真挚:“董公,你征战沙场多年,百战百胜,何其不易?那些朝中之人,只会抓住你身上的一点小瑕疵,便大肆放大,却全然不顾你的难处。”

“朕不同,朕知你心中的抱负,也懂你的不易,他们不理解你,但朕理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