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二十八节轩然大波
按照惯例,选聘三人组,每人写出一个名字,递交给代王审阅。
代王勾选之后,再报巡按御史审核,然后上报京师的宗人府批复。
甄选进行的很快,三个人各自写下名单。刘公公便拿了名单,去了王府内廷。
在代王府,不经过通报,可以直入觐见代王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阳和郡主,一个就是刘公公。
躺在卧榻之上,艰难的想支起身子,很难,代王富态的身躯已经很难完成一些日常生活的动作。在榻侧随侍的宫女帮助之下,终于坐了起来。
半睁开眼,看到满脸堆笑的刘公公,点了下头。
“王爷千岁,郡主选婿的名单出来了。老奴与刘长吏,还有布政使司的杨经历一起办差。”
刘公公说的很慢,见到王爷仍旧是那副睡眼半睁的样子,便继续说了下去。
“人是选出来了,一个是大同的陈凯,一个是右卫城的王俭。不过……”
按照惯例应该选出三个人,刘公公说了两个人名,便拖长了话音,显得又些犹豫。
偷偷瞟了一眼,见王爷仍旧是半睁着眼,刘公公放心的说下去。
“不过这个王俭是名参将,还有卫指挥使的世职。布政使司的杨经历认为不妥,说我代王府选婿,这样有身世背景的人不适合做我代王府的女婿。”
王爷的眼睛缓慢睁开,从嘴里含糊不清的嘟囔了几句。
这些话别人听的不清楚,而刘公公却听的明明白白。
代王以亲王之尊,而且辈分又高于当今的天启皇帝。
虽然地位极其尊崇,无奈没有权利,王府的护军人数也被历任皇帝一减再减。
这些都是朝廷或者说是坐在紫禁城里那些个当皇帝的亲戚们的主意,防止外藩坐大。朱棣是外藩当上皇帝的,所以说对于外藩的防范越来越严格。
对于这些,代王也就忍了。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大同城里那些个文官,这些人一个个紧紧盯着代王府,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向朝廷打个小报告。以此邀功请赏。
一群狗奴才,没有我太祖皇帝打下江山,哪有你们这些人的今天。
如今代王府选个女婿竟然也敢指手画脚。
刘公公成功的挑起了王爷的情绪。暗想,王俭王俭,咱家这也对的起你那三千两雪花银子了。
只是还需要再加上一把火。
“王爷千岁,所以老奴和刘长吏便都选了这个王俭,此人家世清白、年纪轻轻便有了卫指挥使的世职,难得的是面貌也竟然清秀干净,想来也会是郡主心怡之人。”
王爷点了点头,只是他的下巴和肩膀几乎连在了一起,几乎看不到脖子,这个样子看起来确有几分滑稽。
“差事办的好。”
王爷说完,并没有直接拍板,而是传人去唤郡主。
从相貌举止来看,似乎昏聩老朽分王爷似乎一点也不糊涂。这个事情还要征求郡主的意见。
不一会,郡主来到,行了礼,站在一侧。
“他们选了一个叫王俭的人,听说小小年纪就做了参将,还有卫指挥使的世职。”
王爷嘟囔着,歪了下头,便算是转过来对刘公公说话。
“你说这个王俭知道朝廷的规矩吗?”
刘公公堆着笑容,回应道:“老奴亲自询问,这个王俭当着布政使司刘经历的面回答,为当我代王府的女婿,宁愿卸去参将的军职。”
“好。”
这个昏聩老朽的慈父点了点头,尽管看起来还是有些滑稽。
离开王府,王俭便随着结拜兄弟陈国策去了酒楼。
大同军镇和陈国策亲近的将领们来了十几个,这些被文官们视为丘八的将领却也豪爽,一凡胡吃海喝。
就上了头,就有人开始赞叹王俭的少年英武。
“王将军真是条汉子,为了郡主,竟然放弃了这大好前程。”
终于一个醉酒的将领把话说了出来。王俭不急不燥,也没有回答。
陈国策岔开话题,在众人要求之下,耍了一把大刀,引来一片叫好。
喝醉了酒,右卫营来的众人住进陈国策的游击府。
一直睡到第二日的中午。
就在此时,一颗惊雷落进了大同城,引起轩然大波。
吃过午饭,想再睡个回笼觉,将昨日的劳累和酒力全部洗去。
陈国策引着一名官吏冲了进来。
“终于找到了,王将军让下官好找呀。”
莫名其妙的就被这名官吏拉走,上了一台小轿,忽悠悠的轿子跑的飞快。
大同巡抚衙门。
前衙后府,直接进了后府的花厅。
“请王将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