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二十节落日斩二
呼呼啦啦,院子里巡抚中军的军官乱哄哄跟着陈国策走了。
右卫营的刘大勇拉着吴明也跟着跑了出去,其他的军官们站起身齐刷刷望着王俭,王俭哭笑不得,既然已经金兰结义,那也只有同仇敌忾了。
“大家都去看看吧。”
杀虎堡东门外矗立着两个威风凛凛的大明将军。
俩个人很是相像,一样的金盔金甲,一样的长脸黑须,一样的长柄大刀,如同菩萨庙里的左右护法天王。
一番争吵之后,陷入沉默之中。
“我忍你很久了。”
“那我们还等什么,开始吧。”
在巡抚中军的军官交谈中,王俭大概搞明白了来龙去脉。
渠家祯武进士出身,对于陈国策在宣府大同两个军镇大刀无敌的名号甚是不服,久而久之,就传到了陈国策的耳中,两人就结下了梁子。
而陈国策所说的渠家祯谋取右卫参将一事,似乎也确有其事。
敢和自己的结拜兄弟争夺右卫参将。旧恨加上新仇,陈国策就和渠家祯对上了。
由此看来,这个陈国策确实仗义。
至于右卫参将,若是真的能谋取到,那么右卫营和民生保的发展可以说又上了一个台阶。
正在感叹,场上真的动起手来了。
两把长柄大刀,上下飞舞,让人看的心惊肉跳。
忽然金光一闪,刺的眼睛一眨。
听得一声“斩”,其中一个护法天王应声倒地。
王俭心中一惊。
随即那个熟悉的声音响了起来,“哈哈,当心我的落日斩。”
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获胜的陈国策居然伸出手臂,帮着渠游击站了起来。
场子中间两个护法天王相互拥抱之后,渠家祯没有进入杀虎堡,而是带着队伍匆匆离开了。
巡抚中军欢声雷动,陈国策威风凛凛,如天神下凡。
从此之后,落日斩称为大同军镇的一个传说。
右卫营游击王俭、巡抚中军游击陈国策联名写了战报,递送巡抚衙门和大同总兵。
很快,大同的各路官员纷纷赶赴杀虎堡,处理善后的事宜。
各路官员取得了一致的看法,闻香教大同教主王普,蒙蔽百姓,煽动不法教民偷袭杀虎堡,杀死吴守备,而锦衣卫梁千户亦不幸遇难。在洗劫杀虎堡之后,勾引塞外蒙古部落,入塞劫掠,幸亏右卫营游击王俭、巡抚中军游击陈国策及时赶到,勦灭乱匪击退蒙古,收复杀虎堡。
闻香教教主大同教主王普,又名王普俭,业已伏诛。尸首及制作的号牌令箭等一箱,一同解递京城,随之解递的还有一百一十个鞑子首级。
这些官员所不知道的是,李云路紧急赶制的一面叫做王普俭的令牌,还有一个就是紧急运回五屯堡的八万量白银。
这八万量白银有一部分是吴守备私人存货和军饷,还有一部分是杀虎堡商户的私人存货,这些可怜的商户家破人亡,财物被反贼洗劫。反贼洗劫的大部分财物都没有运送出关,大部分都落在右卫营手中。
巡抚高第拿出了一些银子赈济灾民,右卫营游击王俭成立赈济募捐处,所获银两亦用于赈济侥幸逃脱的灾民。
千总刘大勇建议招募流民入伍,被王俭果断拒绝。
不过右卫营的招募条件有所松动,原有五家联保不变,但有右卫营两名官兵联保者亦可经考核后入伍。
没过多久,陈国策得到军令,返回大同驻地。兄弟两人惺惺相惜,洒泪而别。
杀虎堡的防务走上正轨,张世辉赶到杀虎堡被授予加衔督司,担负起日常守备工作。
在解除警报之后,王俭率领右卫营部分官兵来到忠烈祠,祭奠英烈和授勋表彰极大的提高了士气。
紧接着,朝廷的旨意到达,王俭被任命为右卫参将、大同镇都指挥使,陈国策中军参将,而渠家祯也被举荐为靖虏参将,根据王俭的举荐,张世辉被任命为杀虎堡守备。
右卫营各将领的世职得到了提高,王俭被授予世袭左卫指挥使,张世辉等各位队官为世袭左卫百户。
王俭没有把他的驻地搬到右卫城,虽然右卫城已经成为他的防地。
这让许多来自右卫城的军官十分的不满,毕竟衣锦还乡是这个时代男人的梦想。
这是可以理解的,不到两年时间,一群右卫城里的孤儿、无业者、铁匠学徒、裁缝学徒、屠夫学徒、种地的农夫,这些个被麻继盛之流嗤之以鼻的少年,转眼间变成了参将、守备、千总,竟然都有了百户的世袭军职。
这不能不让人赞叹不已,真的是人生如梦、岁月如歌。
“诸位,我了解你们的心情,我也想回到右卫城里。可是五屯堡现在是我们的大本营,在是我们的根。没有根的鲜花,无论她如何鲜艳,最终很快就会枯萎。”
道理通俗易懂,这些来自右卫营的军官们嘟嘟囔囔的,可是最终还是放弃了衣锦还乡的想法。
大同左卫兵备道顾欣怡遣人送来了拖欠已久的军饷,并且按照两千人的定员进行发放。
这倒不是他的良心发现,而是他得到了消息,很快就要升迁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可是不能再出什么乱子。
再者说,王俭已经不是以前的一支野战驻军,而是负责一方防务的参将。没有基本的粮饷保障,万一起了兵变,那么自己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大同布政使司右布政使,这可是从二品的封疆大吏啊!如果下次京察,能够回到京师,最少能够做到侍郎,倘若恩师叶大人还在首辅的位置上,也许能够做到尚书。
这里面固然有叶大人的提携,顾欣怡也不得不承认,这也是占了这个王俭的光。
募兵、战功,如今竟然冒出来个剿匪,一连串的幸运光环落在了王俭头上,同时也落在了他顾欣怡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