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以军护商以商养军 - 大明之末日守护 - 细柳营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30章以军护商以商养军

检查完堡寨的防务,刚想离开,杨二弟再次行礼。

“此堡寨还没有名字,请大人赐名。”

王俭一愣,随机微笑着望向傅先生。

“请先生赐名。”

给堡寨赐名,这当然是一种荣誉。傅先生面色涨红起来,似乎呼吸也有一些急促。

王俭有些吃惊,这个未来的圣人为堡寨起名字竟会如此的紧张。

仿佛可以看到远处起伏的西口古道,傅先生极目远眺之后,咳嗽一声。

“就叫启明堡吧,启是开启的启字,明是明天的明字。”

“好名字。”

王俭击节叫好,周围陪同的军官也纷纷赞同。

离开启明堡,向东进发,道路逐渐平缓,速度也逐步加快。

很快就看了了农田,绿油油的麦苗,一块一块整整齐齐的。

绿色的麦田,那就是未来的希望。

“杨千总,来首军歌吧。”

并马而行的裴俊向杨二弟提出了建议,实则是一种尊重,作为右卫营参谋队官的裴俊当然可以下达这种军令。

老实人杨二弟嘿嘿笑了笑。

很快嘹亮的军歌在民生保镖队的队伍里传唱出来,右卫营的本队的官兵们也跟着合唱。

马车里傅先生的手放在车窗的木沿上面,轻轻的打着拍子。

一丝红晕再次袭上他的面颊。这歌声和这片原野就是希望,他仿佛看到一颗种子在边塞生根发芽,绿油油的,显露出强大的生命之力。

或许,这颗幼苗还有一些瑕疵,但是她在顽强的生长,并让人看到了秋天的收获。

随着车轮的前进,麦田越来越多,简陋的民宅也开始出现在眼前,衣衫陈旧但是眼睛明亮的人们三三两两的聚集在道边,兴奋的望着那杆神兽大旗和精神抖擞的骑兵部队。

威宁海的堡寨坐落在半山坡的一条河水间,背后是陡峭的蛮汗山,河水从堡寨中间穿过,流经一大片农田,穿过滩涂,注入威宁海那个巨大的湖泊。

堡内矗立着一座三层楼高的炉子,周围环立着巨大的水车。

炉子傍边修筑了一座斜坡高台,利用水力,滑轮组可以将一辆装载着矿石的小车拉上去。

“这就是高炉吧。”

王俭不免惊叹起来,而傅先生却皱着眉头问道:“这个炉子怎么建立在堡寨里了?”

“先生,这是为了防御。蒙古人也许会过来抢劫。”

“要注意环境保护呀。”

环境保护?陪同的王实、刘弘举甚至安东尼奥都没有听懂傅先生的意思。

“这里靠近矿石,河流落差也大而且也很安全。再好不过了。”

安东尼奥努力的为自己辩解着。

“有得必有失。”

傅先生叹一口气,没有再说下去。

参观了高炉、水力风机之后,安东尼奥神神秘秘的带着大家来到了一座水车附近。

“这里,就在这里,将建立起一个水力轧机。”

看到大部分人一头雾水的样子,安东尼奥满面喜悦的说道:“将军大人,你的板甲将在这里生产。当然,这里有一半的功劳是傅先生的。”

看着王俭喜笑颜开的样子,安东尼奥一扭头冲着王实眨了眨眼睛。

“我的财神爷,这里还将生产你需要的铁锅。”

王实微微一笑,算是回应。而王俭的兴致正浓。他问道:“这个炉子一天可以生产多少铁?”

没有等安东尼奥回答,王实抢先打断了话语。“大人,我们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去看,而且这里需要军队的防守。草原上的狼是喜欢吃羊的。”

天色很快黑了下来。

按照计划,王俭宴请了所有的军官和士兵。说是宴请,十分的简单,简易的长条木桌,简易的木凳,大家坐在室外,沐浴着初夏的夜风。

“你们所做的一切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这同战场上奋勇杀敌一样,同样让我感到骄傲。所以你们当中中的优秀的军官和士兵还有工匠,一样可以获得勋章。”

几乎每讲一句,就迎来了热烈的掌声。没有办法,王俭只能停顿下来,等那些掌声稀落以后,再次讲话。

“请允许我将这杯酒敬给所有威宁海的军官、士兵、工匠。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所有的人站了起来,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大人,您的讲话比您在战场上的英勇更令人难忘。”

在宴席结束以后,裴俊再次表示将自己的叹服。

而王俭的兴趣去不在此处,他微笑一下,对着王实问道:“这里没有外人了,说说吧,这里可以每年能挣多少银子。”

“如果焦炭和木炭能够及时供应,每天可以生产铁水三万斤。”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