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广宁会战惊雷 - 大明之末日守护 - 细柳营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70章广宁会战惊雷

休整了三天之后,右卫营开始恢复日常训练,曹文诏陪着十几个戴着斗笠红缨盔,穿着布面甲,腰带系的很高的军人来到训练场。在观看了火铳兵的实弹射击后,他有些不解的问王俭。

“这火铳怎么不炸膛?在辽东是没有人敢用鸟铳的,都用三眼铳,就是怕鸟铳炸膛。”

“这是我们自己做的,精心打造,所以就不怕炸膛。”

“自己做的?”

曹文诏一脸的惊奇。

“如果大师兄喜欢,就送您几支。”

“不了,我还是用惯了长枪。”

对于右卫营的火铳好奇的并不止曹文诏一个人,那些穿着奇怪盔甲的军人们围着火铳队,叽里呱啦的议论着什么,声音不大,但确实听不懂说的是什么语言。

曹文诏笑呵呵的解释道:“他们是朝鲜姜将军带来的观察使,是来观战的。”

一名朝鲜军官走了过来,行了礼,说着生硬的京师官话,大概能听懂,是想要走一枝火铳。曹文诏脸色微红,殷切的望着王俭,王俭也明白大师兄的意思,便卖了面子爽快的答应了。

火铳交给了一名个子矮小的朝鲜军官,这个人仔细翻看着火铳,面色没有一丝的表情,良久之后,扭过头,意味深长的看了王俭一眼。

这道眼光让人很不舒服,有一些审视的味道,王俭感觉很不舒服,难免对这个人留意了几分。

“那个扛着火铳的人走路的样子很奇怪啊!”

在送别之时,王俭望着这群人的背影,喃喃自语。

确实和同行的朝鲜军官不一样,矮个子的朝鲜军官扛着火铳,步伐很小,频率很快,而且一丝不苟。

身边的裴俊盯着那个人看了一会,长大了嘴巴,说道:“大人,此人像是个倭寇。”

王俭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倭寇怎么会到姜将军的军内,别忘了,朝鲜和倭寇是仇人。”

那个矮个子的军官迈着古怪的步子,慢慢远去。裴俊语气更加坚定的说道:“大人,属下的判断不会有误,他的步伐是倭国武士行军的标准步伐,他的腿有些罗圈,这是从小骑马造成的,那个鬼地方,从小能有马骑,绝对不是一般人。至于怎么混到姜将军的军内,属下就不知道了。”

正在说话间,有银枪班的卫士前来禀报,说有辎重从关外运来。

原来是从五屯堡送来的一些手刺和五千发早合。手刺的制作颇费工时,所以耗时很久。做好之后和弹药一起,拿着兵备道顾大人开具文书,民生保组织骡马车辆,从关外急匆匆的送来。

随辎重而来的还有几封信。

张世辉和王实的来信说,新兵的招募还在进行,只是没有招募到多少新兵,贸易和军工生产一切正常,那名意大里亚人十分的卖力。

还有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但是拆开之后,那娟秀的字体,王俭一眼就认了出来。

看完信,王俭神情大变,裴菊陪着发愣的王俭回到了营帐,忍不住问道:“出了什么事情?”

“她说她会为我祈福。”

“她是谁?”

“阳和郡主。”

看着花痴一般的王俭,裴俊白了他一眼,一声没吭,走了。

天气越来越冷,河面开始结了薄冰,李云璐回来了。正好右屯卫传达了一些军情,于是王俭决定召开一次会议。

营帐中放着一个沙盘,参谋组的军官根据一些能够搜集到的地图和资料,制作了简易的广宁地形沙盘,虽然粗糙了一些,还是可以看出整个广宁的地貌及各个主要的城堡。王俭亲自指着沙盘向各位队官介绍军情。

“建州兵已经开始在海州、牛庄驿集结。至多一个月,便会集结完毕,主动发起进攻。”

王化贞的主动进攻计划已经家喻户晓,熊廷弼人前人后的对其进行了嘲讽,随着时间的推移,王俭越来越坚信傅先生所说的故事即将发生。所以,王化贞的联合蒙古进攻辽阳的宏伟计划,将永远停留在给天子和兵部的奏章上,成为了空中的楼阁。

“建州兵此次会全军动员。”

话音未落,营帐里的队官们神情瞬间严峻了起来。

见到大家的神情严峻,王俭笑了笑,这个时候的后金四面临敌,它的邻居们没有人相信它可以击败庞大的大明王朝。后金要防守北面的喀尔喀蒙古、西面黄泥洼的林丹汗、东南的朝鲜,当然还有那支令后金厌烦的毛家游击队,那么后金一定会要留下部分的防守部队。

“对于广宁,如果每个牛录出动一百披甲,将有近二万精锐的披甲兵,再加上大量的辅兵和投降的汉军、因为是外线作战,那么建州兵的总动员人数应该在十万。”

根据情报,后金的八旗牛录有二百零三个,每个牛录有三百兵丁,抽出来一百披甲,组成两万的精锐部队,已经是一支令人生畏的打击力量了,而且这些披甲一定是那些经过战火洗礼的精锐之兵。

“建州兵进攻路线预计是从牛庄驿出发,过大辽河,西宁堡、然后是沙河驿、西平堡、镇武堡、盘山驿、最后是广宁。”

沙盘做的不错,在表扬了裴俊和参谋组之后,王俭接着说道:“北面是山,南面是海,敌军也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主战场应该在西平堡,此堡一下,门户洞开,广宁就被拦腰切成了两段,敌军就可以向西北或者向西南发起进攻。我方绝不会容忍敌军将广宁切为两段,那么主战场一定是西平堡。”

介绍的很明白,分析的也很清晰,各位队官没有人提出质疑。裴俊想了想问道:“我大明的行动路线制定了没有?”

王俭耸了一下肩膀。

“还没有传达,我大明广宁军队现在的分布是,沿三岔河河防军大约有三万,然后各堡分别有驻军,镇武堡有二万、闾阳堡驻军一万,重兵主要聚集在广宁。当然还有我们这里右屯卫驻军六千。”

看到王俭又停止了说话,裴俊又问了一句。“西平堡驻军多少?”

“好像是三千。”

“怎么这么少?”

“听说是三千精兵,贵精不贵多。而且堡寨也狭小。大家都是这样说的。裴俊,如果你是我军主帅,会怎么部署?”

裴俊盯着沙盘,头也没抬,说道:“现在的布防没有什么不妥,河防军是第一道防线。西平堡、镇武堡、闾阳堡成品字形构成第二道防线,广宁在其后,右屯卫在其南,这样看起来,西平堡是整个防线的核心。”

“不过,有一个问题。”

所有的队官都将目光转向了裴俊,这个大眼睛的参谋队官扬起了头。

“敌军从三岔河到达西平堡的距离比我军从广宁到达西平堡要近的很多。这就是个问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