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送别2
那就是不回来了。就算偶尔来一次北京,也不是为她。
知道了答案,多问无益。
周佟妹妹给他订好了火车票,三天后。
最后的三天,他们在一起,象是过了三年。
他骑着单车带她去早市。
“以后这单车就没用了,要是有人买的话就便宜一点卖了,怎么说也能值个百把块钱。”周佟边骑边说。唐小娟不会骑单车,从大到小,好象没有需要骑单车的地方。小学是在母亲的学校读书,初中也隔不了两三里地,并且都是一些田埂路,高中完全住校,上大学,进单位,都没学会骑单车。她常开玩笑说:“单车有什么好学的,要学就直接学开小车了。”那时候买小车还是件稀奇事,一般家庭是买不起的。
走过街道后院那条走过无数次的小河边。冬天,河水已经干涸了,仅有的一点水也全凝结成了冰。树丫光秃秃地挺立着,与对岸的枯树遥遥祝相望,偶尔有几只觅食的麻雀叫着,蹦着,从这个枝头跳到那个枝头。
她抱着他的腰,把头贴在他的后背上。他唯一的那件昵子大衣从入冬开始,就没有换洗过。也不见有什么不好闻的气味。
唐小娟可能年龄小,新陈代谢快,每次搓澡的时候一搓一层泥,周佟常笑她是“泥人唐”。周佟不一样,使命搓都不出泥。
或许是最后一次走这条路了。单车的前框里,放着刚从早市买回的土豆和牛肉,一年多了,她只有这个土豆炖牛肉做得出神入化。
她伏在他的背上,为他唱了首《祝福》:
不要问不要说
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一刻偎着烛光让我们静静地度过
莫回头莫回首
当我唱起这首歌
怕只怕泪水轻轻地滑落
愿心中永远留着我的笑容
伴你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伤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
说再见再见不会太遥远
若有缘有缘就能期待明天
你和我重逢在灿烂的季节
泪,无声地滑落了。歌里的每一句话,都是她的心声。她是在用心唱的,他没有吭声,也是在用心听吗?
她请了一天假,他带她回了一次昌平,又去爬了一次昌平莽山森林公园。去年大年初一,他们曾一起浏览过公园,那里,有很多他们的欢声笑语。因为初一,公园人少,他们调皮地在松鼠面前完成了一次神奇的结合。
公园仍旧,大佛依旧,人也依旧,只是心情大为不同。
他们沿着去年初一走过的路一路走去,松鼠还是去年的那只松鼠吗?
拥吻,激情放纵,难找旧时欢愉。
她在大佛面前双手合十,她为他祈祷,也为自己祈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如果佛知道,还会这样安排她这么苦哈哈的人生吗?
最后一天,唐小娟哪都不想去了,她选择了去上班。
等他下班回来的时候,周佟呆呆地坐在床沿,屋中央是他打开的行李箱,里面什么也没放,饭也没有煮。忘了说,上两个月他俩把房子搬到朝南的那边了,阳光好,也宽敞一点,多100块钱一个月。
唐小娟什么也没说,先去把饭菜做好,再默默地帮他收拾了行李。
最后一晚,他似乎想把以后不能完成的事情好好地一次性地完成,可惜事与愿违。
“睡觉吧,明天还要坐火车呢。”她把自己从他的身下抽出。
她抱着他,拍着他的后背,象是在哄一个大孩子。在他面前,她展现更多的,是否是潜在的母性呢?要不然,为什么她就那么心甘情愿地养着他?
因为是下午三点的火车,他俩睡了个懒觉,起来把早餐中餐一起吃了,拉着行李出门。
“咦,周大哥,你这是要到哪里去呀?”出门的时候碰到卖花的两口子,他们也正准备出门卖花。
“哦,他回老家一趟。”唐小娟代为回答了。在外人面前,她就象送丈夫出门出趟远差一样的轻松淡然。
“那什么时候回来呀。”小两口并无恶意,只是觉得既然是邻居,理所当然应该要关心一下。
“应该很快就回来了。”唐小娟仍然抢答了。
“小王,你两口子帮着照顾点唐啊。”这是周佟的声音。
“没问题的周大哥,你回趟老家应该很快就回来了,嫂子有什么事情我们会帮忙照应,你尽管放心。”卖花的两口子心地真的很好。每次他们叫唐小娟嫂子的时候,唐小娟油然而生一种当大嫂的被人尊敬的自豪感。
唐小娟她把周佟送到了西客站,再送进了车箱,没有另外的人为他送别。
“一会我妹妹来帮我送套衣服。”周佟说。
“那我要提前下去吗?”火车还有二十分钟才开。
“不想你下去,你陪着我。”周佟紧紧地抓着唐小娟的手。那个卧铺通道里暂时只有他一个人。去乌鲁木齐的人并不多。
上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提着一套刚买的西装,不用猜都知道是谁了。
“下车的时候把这套新西装换上,别上妈妈看到你穿得象个叫花子一样。”他妹妹把衣服往他床上一扔,顺便扔下这句话,走了,看也没看唐小娟一眼。
从认识周佟到现在,他只有两套换洗的西装,领口都磨旧了。周佟喜欢扮上流社会。他带唐小娟去潘家园淘过一次旧货市场,买了一块30块钱的高仿欧米伽表,戴在手上很多人都以为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