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4.安徽大地的缩影——徽园 - 狂游中国 - 韩新觉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狂游中国 >

第213章4.安徽大地的缩影——徽园

首先我选择游玩合肥市的“徽园”。据说徽园是整个安徽文化艺术的集中展览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公园类风景区。于是坐车来到了蜀山区的徽园门口后,第一眼就看到了五个喇叭花一样的巨大绿色建筑,花朵朝天花干并排直立在门口,时尚气派。走进大门后一块石碑上刻着徽园——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影视拍摄基地。看来这格局确实很大呀,连电视剧都拍上了。

紧接着左右两边各有一条河,右边代表长江,左边代表淮河,中间自然就代表了夹在两河之间的安徽大地。我从中间过了世纪桥就到了椭圆形的世纪广场。广场前有一个大人工湖,代表巢湖。然后往右边走就来到了整体采用皇家园林建筑风格的皖北园区。

首先是合肥园,门口写着安徽文学馆,里面第一部分是安徽文学发展的渊源,从老庄到《孔雀东南飞》,从建安文学到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亭记》,体现文学与安徽的故事。第二部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安徽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作品;第三部分是当下安徽作家和安徽文学展示。人文气息很浓,书卷香气飘飘。让人沉醉在徽派文学艺术之中。

接着是蚌埠园,由于蚌埠被称为“珠城”,所以园内草地上的七颗白色大理石球,象征蚌埠的珍珠,造型根据七星北斗的形状所摆放的。右边墙上的浮雕全部是用纯铜制作,讲述的是大禹治水淮河的故事。浮雕下面是珍珠泉漂浮着新落的几片绿叶,饶有诗意。

过了蚌埠园就是宿州园,只见门口写着:安徽省文联美术馆,大楼为近代式灰白色调,古朴而现代,馆内收藏、研究、展示了安徽近现代艺术家的美术作品。之后的淮北园门口写着:安徽玉石博物馆,整体建筑是一个“北”字造型。馆内展示着各种玉石玉器藏品。其中有大别山玉、黄山玉、九华山玉、天柱山玉安徽四大名玉。让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

过了这里就到了亳州园。亳州园前有一个花色小牌坊,进去后就是靓丽的花戏楼、古井亭、芍药园等多彩建筑。另一边的亭子下面还有地下运兵道。让人叹为观止。接下来就是阜阳园。园内主要有颍亭和颍州西湖。颖亭三个角,又称三子亭,以纪念老子、庄子和管子。仿制的颍州西湖座落于颍河上,安静流淌,营造出一片让人向往的美丽湖光。

之后是一座安徽书法馆的淮南园,与书法馆相对的有人造八公山。据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典故就起源于八公山。过了这里就是六安园,又称六安山川,园内主要是微缩了六安市天堂寨的瀑布,其中有很多道瀑布正在飞泄,使人能感受到真实天堂寨的优美风景。

过了六安园,绕过“巢湖”后就到了另一边的以徽派建筑为主的皖南园区。首先迎面而来的就是安庆园,门口汉白玉的七仙女雕像惟妙惟肖,仙气十足。仿制的振风塔再现了安庆振风塔的原貌,七层八角楼阁高耸于周围古建筑之上,可谓是整个园区的点睛之笔。

过了这里就到了巢湖园,然后就看到整个场馆造型像一面帆船,周边摆放着6个的文物仿制品,与周围的假山,流水,亭子,小桥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一幅江南园林画。紧接着就看到池州园入口处有一牧童坐在牛背上,一手遥指远方。顺着牧童雕像手指的方向望过去,就看到一座杏花酒肆,寓意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酒肆旁边的人工湖代表着升金湖,湖面上的拱桥即梅公桥,是为了纪念宋代开山鼻祖梅尧臣而建。里面的佛像个个精雕细琢,活灵活现,仿佛随时都会复活一样。

继续往前走就遇到了一座灰色大牌坊,上题黄山园,走进里面就看到了徽州文化的展示。用精致仿造的牌坊、飞来石、猴子观海、太平湖、水口园林等展示了黄山旅游区的仙境美。后面一座白墙黛瓦的徽商馆里放了一个古式座钟,东面摆放了花瓶,西面摆放了镜子,寓意是终(钟)生平静、东瓶西镜。也是徽商一生行商的追求。

接下来的宣城园里面是一道道马头山墙和层层叠落的展廊,黑、白、灰的建筑色彩,既体现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又具有新颖清雅的现代风韵,宣城馆的后方是仿造的“天下四绝”中的太极洞,让人捉摸不透。再后面的桃花潭还带有一座小山坡,似乎有着“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意境。

再往后就是芜湖园,园内的芜湖馆非常另类,一个半圆环屋顶像是张开的双臂,馆背面是赭山,前面是镜湖。左侧竖起一个风帆,中间的帆叶正在被风吹得转动,象征芜湖人民乘风破浪一往直前的精神。紧接着的鞍山园内有一座古楼——“徽茶馆”。据记载此楼原为太白楼,是后人为了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而建设的。后改为安徽徽茶馆,在这里可以品尝到价格实惠,物美价廉的安徽各地名茶。。

穿过另类的芜湖园就遇到了白色的滁州园。园内场馆是现代派建筑风格的两层白色小楼,外形像个粮仓。滁州馆的墙面如城墙,据说是为了纪念出生于滁州市凤阳县的明朝皇帝朱元璋。滁州馆的南边是醉翁亭,正反两面刻着苏东坡手书《醉翁亭记》。让人瞬间想到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最后来到的是铜陵园,这里有一座非常个性另类的建筑场馆。形状像个巨大的椭圆形铜鼎,外墙浮雕是用青铜纹饰,四周镶了九个龙头。铜陵园主要以铜文化为特色,主要展示了青铜工艺品。大门对面的雕塑是铜陵出土的宋代青铜器的放大仿制品。馆外的草地上塑有一个白鳍豚和小女孩的雕塑,寓意在长江水域铜陵地段,生长的可爱白鳍豚。

走出铜陵园,纵观整个徽园,发现每个园区既相对独立成园,又与相邻各园及整个园区相得益彰,设计的十分巧妙。此刻广场水池中的彩色喷泉迎风起舞,在水面上开出一朵朵彩色的大花,惊艳了人们的眼球。

徽园是中国第一个按一个省的版图框架,采安徽民俗之灵气,积安徽人文之精华,塑安徽风物之神形。黄山之奇,九华之韵,天柱之秀,琅琊之意,万象皆备于一园。将安徽远古文明与现代文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凝缩于“方寸”之地,是安徽江淮大地的缩影,园区充满徽风皖韵,让人流连忘返,记忆犹新。

出了徽园后,我就一路坐车到了合肥版的“士林夜市”——罍街上搜索合肥小吃。一路上痛快地吃了三河米饺、板栗炖肉、炒槐花、炒香椿树头、青馍馍等特色小吃后就心满意足的回去休息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