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2.拜佛南普陀寺,骑行环游厦门岛
走完神奇的隧道就到了厦大学生公寓区。接着我又返回校门口来到了对面的南普陀寺。进入寺院首先就看到了天王殿,这是一座有大量彩绘,龙凤飞檐的闽南风古建筑,里面供奉着弥勒佛,两侧是怒目环视的四大天王。殿前广场上有一座正方形的放生池和莲花池。池外牌坊式上题有“鹭岛名山”,意境悠远。
再往里走就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具有典型的闽南佛殿的特点,大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的塑像,殿后供奉西方三圣。再后面是大悲殿,呈八角形三重飞檐,正中奉祀着观音菩萨,其余各面为48臂观音,造型优美、姿态多样。
庭院两旁还有钟鼓楼、禅堂、客堂、闽南佛学院,佛教养正院等。整座寺院气势宏伟,错落有序,坐北朝南,依山傍海。由于寺院建在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的南面,故名南普陀寺。领略了南国寺庙的风采后,我就迎着夕阳沿着海边回渔村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我随手打开导航一看,发现厦门原来是由两个岛加周围陆地组成的。我所在的主城区厦门岛是厦门本岛,分为思明区和湖里区。鼓浪屿是本岛旁边的一个小岛,属于思明区鼓浪屿街道。周边陆地分别是集美区、海沧区、翔安区、同安区。
于是我选择了一条最经典的旅游线路——厦门环岛游。然后就租了一辆白色山地赛车沿着环岛路启程了。据说这条路也是国际马拉松赛道。一路上我逆时针方向骑行,正好可以靠着海边走。首先我就来到了胡里山炮台。据记载,这里是中国洋务运动的产物,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里面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内开砌暗道,筑造护墙、弹药库、兵房、官厅、山顶瞭望厅等。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欧洲兼我国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走进里面后就见一座碉堡下面停放着一座巨型大炮,炮筒直接指向大海。上面介绍此炮是“克虏伯大炮”,克虏伯是德国著名的一个家族企业兵工厂,整个兵工厂是德国军工业的基石,克虏伯大钢炮是十九世纪著名的后堂装大炮,出厂的价格非常高,当时清政府也认识到了洋枪洋炮的厉害,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前前后后一共买了328门这样大小不一的大炮,几乎遍布了我国的海岸线。1937年9月3日,日本三艘军舰闯入厦门外港,炮击白石头、胡里山炮台和曾厝海军机场。胡里山炮台及其它炮台开炮还击,克虏伯大炮以每分钟两炮的巨大威力,击沉日军“箬竹”型13号舰。克虏伯大炮可以360度往各个方向射出,射程长达16000米。
再往前走,我看见海边摆放着一堆小炮,周边还有装填手举起炮弹准备装填的雕塑。闭上眼睛,能清楚的想象到电影里那些海上炮战的情景都在这里真实上演过。在高处还驾着一台遗世孤品铁模铁炮,整个大炮台远远望去大气壮观、雄伟威严。
参观完炮台后我就继续上路往前骑行,公路左侧绿化带上平铺着五线谱音符雕塑,右边是湛蓝大海的潮水音乐会。一个人穿行在这最阳光灿烂的海边大道,心情格外舒畅。我一路穿过书法广场、音乐广场、海悦台后就看到海边沙滩上有很多新人正在拍婚纱照,一大片随风飘舞的白色婚纱为美丽的厦门海滨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继续前行就到了台湾民俗村,这里满眼皆是青翠山岗、奇妙岩石、金色沙滩、澎湃海涛,以及多姿多彩的建筑、新型游乐设施和台湾历史、民俗文化等展示。让人可以近距离接触宝岛台湾的文化特色。再往前走就是椰风寨休闲中心,我看到左侧路边竖立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巨大红字标牌。右侧海边有个双手托起蓝色地球的大雕塑上面题着“永恒之合”,寓意不言自明。
继续哼着歌曲自由骑行,过了厦门会展中心就发现几十辆白色游艇停放在海边港口。门口立着一座白色风帆小建筑的标牌,上面写着“香山游艇会”,看起来很气派。再往前走就到了观音山景区。这里有自驾游基地、观音山梦幻海岸和沙雕文化公园。过了这里后就进入了厦门湖里区了。接着路过了“永无止境”的马群雕塑和“全国沙滩排球赛事”基地,就见路边停着很多小火车,仔细看原来是“梦幻世界乐园”游乐场的入口。
接着往前走一点,马上就来到了“厦门直升机旅游服务中心”。院内广场上停放3台白色直升机,旁边沙滩上有一对新人正在用直升机当道具拍摄婚纱照,非常浪漫!门口的广告牌上写着:1.空中看厦门,纵览黄金海岸线。2.商务城际直航,打造1小时经济圈。看来厦门的旅游业确实发达,这真是海陆空全方位覆盖的节奏呀!
之后穿过一个小村庄,再经过“灯塔公园”就到了五缘湾海边。海岸边栏杆上有很多人在高挑着鱼竿海钓,悠闲自在,自得其乐,钓胜于鱼。我在海边小休后就上了拱形吊式的“五缘大桥”。迎着海风向着高挺的桥中心走去,大风吹乱了我的头发,到桥中心时感觉自己随时都会被吹飞到海里。缓缓站稳,小心翼翼拍了10张飞跃海天的照片后就迅速过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