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改良
不由连忙将白色粉末扔掉,拍了拍手,摇头道:“恕臣愚钝,委实不知此物为何物。”
刘善见此,又笑了笑,才道:“此物,名为矾。”
“矾?”
诸葛瞻闻言,更加疑惑了。
刘善也不想给他解释过多,毕竟化学这门学科,对于他这样的二愣子来说,的确有点难以理解。
只淡淡道:“就是一种矿物,与孤之前发现的霹雳弹中的硫黄等物,性质一样。”
说完,刘善又带着诸葛瞻来到一个木桶跟前,指着桶中的液体问道:“思远,此物,又是何物啊?”
诸葛瞻看了眼桶里,不假思索地道:“陛下,这桶里,当是水啊。”
刘善闻言,呵呵一笑,道:“你且伸手试试,看看是不是水哩。”
诸葛瞻面带疑惑,也只得挽起袖子,伸手往桶里抓去。
手刚一入桶,便觉有异,等到再捞起时,才发现手中粘粘乎乎,根本不是水。
“这这这……”
诸葛瞻看着手中黏黏糊糊的液体,一脸呆滞,连忙向刘善投去疑惑的眼神。
刘善见此,笑着道:“思远,此乃胶料,只要将刚刚的矾和这胶料加入浆中,所制出来的纸张,绝对会让你们大吃一惊的。”
他如此解释,别说化学白痴的诸葛瞻不懂,就是一旁的叶正也持怀疑态度。
他们二人再次感觉,自己在皇帝陛下跟前,真的如白痴一般。
可怜他们哪知,此刻站在他们面前的,会是一个领先了他们将近两千年意识的穿越客,并且还是一个获得物理、化学双料硕士的高才生穿越客。
有这样的知识储备在,改良一下纸张,还不是小儿科?
何况,较高质量的纸张,也不是在他穿越前那个时代出现的,而是在三国之后的两三百年后,唐朝便已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盛世大唐,在造纸过程中不仅出现了加矾、加胶等技术,还有涂粉、洒金、染色等加工技术相继问世,为生产各种各样的工艺用纸奠定了技术基础。
明矾作用是为了将纸张中的小孔隙进行填塞,以提高纸张的抗水性,也能改善纸张的光泽度、强度并起到防止纸面起毛的作用
而要加胶,也是为了进一步增强纸张的憎液性。
因为,纸的纤维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毛细管,纤维本身又具有亲水性,使纸对水具有较大的吸收能力。
纸的这种性质对于要求吸收性高的纸类,如卫生纸、过滤纸、吸墨纸等是比较有利的。
但对于书写纸、绘图纸,墨水极易渗透扩散而使字迹模糊。
另外,纸吸水后强度下降,会影响纸的使用。
因此,许多纸中需要在浆料中或纸页表面加入抗水性物质,使纸具有延迟流体渗透的性能,达到抗墨水(如书写纸)、抗油(如食品包装纸)、抗血(如肉类包装纸)、抗水和蒸汽(如纸袋纸)等的目的。
在化学上,这一工艺被称为施胶,所加入的抗水性物质就称为胶料。
这胶料,主要是松香胶,也可以采用石蜡、硬脂酸、动物胶和淀粉等。
刘善现在让叶正准备的,便是松香胶这一种从油松上采集的天然树脂。
其实,有了加矾、施胶两道工艺,制作上好纸张的原料,已不局限于竹子了。
甚至可以用桑皮、藤皮、檀皮、麦杆、稻杆等,都能作为造纸原料。
可以说,经过刘善的进一步改进,造纸的成本不仅变得十分低廉,也有了丰富而充足的原料来源。
在刘善的构想里,等到第一批纸张成功问世后,还要把涂粉、洒金、染色等技术运用起来,进一步丰富纸张的种类,比如各种彩色的腊笺、冷金、错金、罗纹、泥金银加绘、砑纸等名贵纸张,以及各种宣纸、壁纸、花纸等。
至于卫生纸、餐巾纸,自然也必不可少。
现在天天用硬邦邦又细又薄的厕筹擦屁.股,几次都差点将敏.感处割出血来,实在有些痛苦。
若能有卫生纸,那可真是这个时代的人们一大福音。
“成啦!”
正当刘善和诸葛瞻对话之时,作坊远处,传来一道响亮的声音。
众人闻言,连忙望去,发现声音来处,是热气腾腾屋檐之下。
那里,也架了长长一排青砖砌就的灶火,火势远不如置着徨桶处的灶火猛烈,而全是保持着温火。
灶火上面,层层叠叠码了许多木板。
每一张木板间,隔着厚有一尺的空隙。
热气,便是从那些空隙里蒸腾而出,弥漫在整个作坊。
“什么成啦?”
听到那里几名匠人正围着一块取下的木板高声欢呼,大匠叶正也按捺不住,一边踏步而去,一边大声询问。
听到叶正询问,那几个兴奋莫名的匠人连忙转头,看到来的是将作营一把手,连忙激动地道:“大匠,这纸,造成啦!”
叶正闻言,面上也显出激动神色,连忙再问道:“真的?质量如何?”
问完这话,他已行到了几人跟前。
而这时,刘善和诸葛瞻,也踏步来到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