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制服谯周,邓艾给孤等死吧 - 三国之阿斗要翻天 - 北辰观山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章制服谯周,邓艾给孤等死吧

第10章制服谯周,邓艾给孤等死吧

早朝散尽,众臣退去。

皇帝御驾亲征的事,在刘善的一番精彩演讲下,也已成了板上钉钉。

一应事务,自有相关官员按照各自职司前去准备。

只待明日晨辉泛起,刘善便将亲率防卫成都的三万御林军,往绵竹进发。

而这时,刘善亲选的统兵将令罗宪,也已带着三千精卒,携着六千战马,辞别了右将军阎宇,从永安向成都快马加鞭地急赶。

按照皇命,今夜黄昏,他须得入宫见驾。

不过,以他们现在一人配双马的急行速度,不用到夜幕时分,便可抵达成都。

这三千精卒,都是阎宇和罗宪按照皇命,从驻守永安的两万大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战力不俗。

而那六千战马,更是阎宇所统属的全部战马数量。

这六千战马被抽走,阎宇便再无骑兵,防守东吴也将更加吃力。

由此也可以想见,阎宇对蜀汉朝廷,对刘禅这皇帝,还是相当的忠心。

此时此刻,这三千精卒策马狂奔在山间官道上,直如一道闪电洪流,卷起漫天的尘土,飞快驰往成都。

为了减轻座骑负重,在罗宪的命令下,三千儿郎尽皆精赤着上半身,将铠甲和衣衫缚在身旁的空马背上,看着好不威武雄壮。

特别是策马奔在队伍最前的罗宪,年龄四十五六,脸形方阔,面容俊朗。

肌肉虬结的身躯上,遍布累累伤痕,显然也是惯于战场厮杀的猛汉。

只是,一双深邃大眼中,满是茫然。

他身为官宦子弟,也算年少成名,十三岁便能写诗撰文,二十岁便入仕当了太子舍人、宣信校尉。

后来两次出使吴国,都赢得广泛赞誉。

可惜,自己的性子素来刚正不阿,不喜媚上,因而虽然年少成名,颇有干才,却一直未得大用。

当他年近四十,正要在蜀汉政坛上一展雄心壮志时,当今皇帝陛下却宠信近侍黄皓,让这奸宦把持朝政,欺压贤良。

满朝之中,甚至连曾经的尚书令陈祗、他的恩师谯周等大臣,都纷纷依附这奸宦,独独他罗宪过不去那个坎儿。

最终,正值壮年的他,因为处处与黄皓作对,终于被这老奸宦一脚踹出了都城,丢到了鸟不拉屎的巴东一隅。

眼看壮志难酬,国家危殆,皇帝陛下竟然又用一道皇命召他回去。

有那老太监把持着朝政,自己回去,又能待得了多久,讨得了什么好处呢?

若是稍有不慎,会不会连性命也保不住呢?

唉,也不知这趟西行,对自己是福是祸。

罢了,自己与家父皆是汉臣,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若皇帝陛下真要取自己这颗项上人头,便给他罢。

心思电转间,罗宪双眸中,终于露出毅然决然。

其实罗宪却是不知,此趟西行,将注定成为他人生中的重要拐点。

罗宪二字,也将如璀璨的星辰一样,照亮整个三国青史。

就在罗宪与三千精卒急急奔行的同时,朝臣散去的承光殿里,仍有几人留在原地。

为首的,正是冒牌的蜀汉皇帝刘善。

除他之外,还有四人,分别是诸葛瞻、谯周、太子刘璿、北地王刘谌。

这四人,乃是刘善特意留下。

四人站在下首,望着榻上的刘善。

在他们眼里,面前的皇帝或者父亲虽然依旧肥胖如猪,满脸横肉,但整个气势,却有说不出的威武霸气,真真似一代雄主。

他们直感觉一股迫人的威势压得他们有些喘不过气来,更不敢抬眼与刘善直视。

刘善很满意自己今天早朝的表现,缓缓起身,对四人道:“如今大事已定,孤对几位,另有要务相托,且随孤去尚书房一趟。”

话落,早有那名忠心的小太监在前引路。

严格来说,刘善穿越到这里前后不过一宿。

这一宿之间,为了扭转蜀汉命运,在诸葛瞻的帮助下,先是除掉黄皓,再是商量封赏群臣,最后独自定下御驾亲征的大事。

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几乎一宿没有合眼。

至于蜀汉皇宫布局如何,宫内有多少妃嫔美人,刘善哪有时间关心。

此刻已是上眼皮打下眼皮,刘善更无余力注意周遭环境,反正随时有小太监服侍,根本也没注意这些细节的必要。

跟随着小太监穿廊过殿,终于来到一座宏大宽敞的书房。

扫了眼满屋子的书架,和书架上层层堆叠的竹简,刘善只觉头皮有些发麻。

这个时代虽然有了纸张,但制造粗糙,质量堪忧,根本没有普及开来,也不能长久保存,所以此时记载用具,依旧是竹简这笨重的方式。

别看这满满荡荡一屋子的书简,可记录的内容,兴许还没有前世一部长篇网络小说多。

也好,这个时代越是落后,老子这化学、物理双料硕士可以施展的舞台便越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