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公元一千年(大结局) - 南唐天下 - 百年一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南唐天下 >

第一百六十七章公元一千年(大结局)

第一百六十七章公元一千年(大结局)

公元1000年,太上皇李煜迎来了九十岁生日的大寿。

这一年,帝国人口首次超过一亿,首都京城的人口首次超过百万,帝国军队也首次越过葱岭,在葱岭以西修筑了第一座移民城市,开始对葱岭以西的蛮族实施有效统治,除了派兵驻守,还要派官员进行教化,使之华夏化。

李煜在乾坤宫摆下了千老宴,遍邀与他同一时代的老兵老将老官前来祝寿,最后计有以南唐帝国王公贵胄杨延定,陈文昭,典虎为首两千余人出席。

三世皇帝李云也亲自赶来祝寿,却被李煜派人挡在了宫外。

二世皇帝李元在位总共三十年,于两个月病死,皇储李云顺利继位。

不过,李云的帝位得来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很血腥,三十年前首次皇储廷推,朝中还算平静,武院的六大国公、三十六侯、一百九十八伯、五百多子爵以及两千多男爵举行了公开推选,结果皇六子李雄当上了皇储。

据说,这个结果出来之后,所有人都很惊讶。

因为始皇帝李煜明显最宠爱皇四子李正,而二世皇帝李元则嘱意皇三子李莞,但武院的两千七百多贵族武将却根本不买帐,执意选出了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皇储,因为相比以及的文弱,李雄却是弓马娴熟、文武双全。

二十年前,按例又到了再次廷推皇储的时候。

这次廷推同样很平静,皇储李雄毫无悬念地再次当选,因为按照始皇帝立下的规矩,凡皇族子弟只要在十八岁至三十岁之间,都可参选,李雄首次当选皇储时只十八岁。十年过去也只有二十八岁。仍在参选的年龄范围之内。

不过十年前,皇储廷推却终于酿出了巨大的风波。

十年前,二世皇帝李云的嫡子李元已经成年。二世皇帝终于可以凭借自己作为皇帝的巨大的影响力,来给自己真正想要的传承人奠基了,但是皇六子李永作为两任皇储。很是拉拢了一批武将,在武院可谓根基深厚,矛盾不可避免地激化了。

李雄拥有二世皇帝的鼎力支持,身后站着玄衣卫、御林军两大爪牙,更有整个国家的军队做为他的羽翼,可谓是底气十足,而且李雄本身也是人才出众,不仅长得高大英俊、能文能武,更曾亲自领兵征伐辽东。也有很大一部份贵族武将支持他。

不过李云也并非没有一博之力,武院的四千多贵族武将(二十年过去,又有一大批士兵因功晋升贵族)就是他最大的后盾。因为这二十年来。李云北征匈奴、东平箕子朝鲜、南伐夜郎,可谓武功赫赫。更拉拢了一大批贵族武将。

正式廷推的ri期尚未临近,双方的角逐便在暗中展开了。

再加上其余皇子皇孙企图渔翁得利,躲在暗中推波助澜,就使局面更加的复杂,从廷推前半年开始,京城便流血不断,不是玄衣卫今天抄了哪个贵族武将的家,从其府中搜出造反的种种证物,就是明天某个亲近皇子李雄的武将遭人暗杀……

每天都在流血,每天都在死人,闹得整个京城都人心惶惶。

到最后,甚至连二世皇帝都险些遇刺身亡,所幸玄衣卫化解了危急。

遇刺后,二世皇帝龙颜大怒,急调御林军配合玄衣卫大兴诏狱,皇储李雄也没有束手就擒,利用其在武院的影响力,急召虎贲、天狼两大禁卫军入援京城。

三大禁军虽直属于皇帝,军中高级将领也都是皇帝直接任命的皇族元老,可禁军中的中低级武将却全部来自于武院,没有中低级武将支持,皇帝根本控制不了禁军,反而是皇储项勇得到了中低级武将的支持。

争储双方剑拔弩张,内战一触即发。

京中一百多御史言官急叩万寿宫,据说还有十几个激昂的言官直接就撞死在了阶下,只求老皇帝李煜能够出来“拯救”帝国,不过万寿宫却始终是宫门紧闭,任由一百多御史言官怎么折腾,也不见老皇帝出来弹压局面。

不过,争储双方最终还是没打起来。

在最后的紧要关头,双方达成了妥协,并在妥协达成的当天于京城大竞技场举行了盛大廷推,总计四千六百多贵族武将参与表决,最终皇子李云以两千四百多票对两千两百多票的微弱优势胜出,险之又险地当上了皇储。

廷推过后,又举行了盛大的角斗表演。

来自帝国几十个郡上百个角斗围场的上万名角斗士分别扮演帝**以及蛮族军队,再次演绎了前皇储北征匈奴、东征箕子朝鲜、南征夜郎以及现皇储征伐河西,并亲手斩下月氏王头颅的光辉事迹,血溅沙场的表演之下,万民欢呼。

乾坤宫华盖殿正中央的席上,李煜、杨延定正据案对饮。

“延定啊,最近身体可还好啊?”李煜举觞遥敬杨延定,笑问道。

“太上皇,不太好呢,老臣的最后一颗牙也在两天前掉了,估计离死不远了,唉。”

李煜笑笑,接着说道:“延定,记得你似乎比我大十岁,明年就是你百岁大寿了吧?到时候一定记得摆酒席,朕也会去给你祝寿,当年的老家伙可没剩几个了,这样的聚会,也是聚一次少一次了,唉,故人渐渐凋零喽。”

说着说着,李煜便有些伤感起来了。

杨延定唯恐李煜故人伤怀,便转移话题道:“太上皇,下个月又要廷推皇储了呢。”

李煜以衣袖拭去眼角溢出的浊泪,微笑道:“是吗,下个月又要廷推皇储了?不知道这次有多少皇子皇孙参选?”

李煜自退位之后便彻底放手朝政,也不怎么关心儿孙了,在退位后的前二十年身体还算硬朗时,带着几十个后妃走遍了华夏的山山水水,尽享游山玩水之乐,甚至还跟着水师去了趟南洋。从中东带回了几个金发碧眼的女奴。

所以。李煜是真不知道现在具体有多少皇族子弟。

李煜估计,现在三四百个皇族子弟应该是有的,若华夏朝能传承三百年。皇族子弟的数量应该不会比大明朝的龙子龙孙少,十五万估计是要超出的,不过这对于庞大的帝国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偌大一个帝国,养个十几万闲人又算得了什么?

毕竟南唐帝国的皇子皇孙是没有王爵的,待遇也并不优厚,每个皇族子弟也就从宗人府领些例钱口粮,过得只比普通贵族好些罢了,不要说十几万皇子皇孙,后世满清养了五百多万头旗人,所需花费不也只占国库岁入的极小部份?

杨延定道:“太上皇,这次有六十九位皇子参选。”

“六十九个。这么多?”李煜蹙了蹙眉,说道,“延定啊。回头让你家小子牵头。给皇帝上一道折子,廷推皇储的规矩的确有必要修改修改了。只规定皇储不得连任还不够,还得规定参选皇子的数量,先海选,最终参选的皇子不要超过五个。”

杨延定点了点头,低声道:“太上皇,这回廷推,不会又出什么乱子吧?”

李煜道:“延定,我问你,你觉得今后还会出元儿那样强势的皇帝吗?”

杨延定回想着二世皇帝李元在世时的种种表现,摇头道:“恐怕是不会了。”

“这就对了。”李煜笑道,“连元儿这么强势的皇帝,都拿武院的贵族武将无可奈何,今后的皇帝就更不成了,你就放心吧,出不了什么大乱子。”

的确,现如今的武院的确已经形成气候了,四千六百多个贵族武将,几乎囊括了帝国所有的精英,皇帝再想撇开武院肆意妄为,已经绝无可能了!连李元那样声望、能力、手腕各方面都堪称卓着的皇帝都没能奈何武院,后世还有谁可以?

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随着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张,不断会有武将因功晋升贵族,武院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庞大,假以时时日,皇帝就更拿武院没辙了。

除非帝国扩充到极限,再没有更多的战功来维持武将的晋升,帝国武院的规模才会止步不前或者出现萎缩,不过凭李煜给帝国设计的水陆两个扩张方向,至少在三百年内帝国绝对到不了扩张的极限,至于三百年后的事情,李煜就管不了啦。

而且三百年后,若帝国真的扩张到了极限,再没有更多的战功来保证武将的晋升时,其实还有个解决之道,那就是将贵族终身制改成贵族世袭制,因为那个时候,帝国肯定已经达到了极盛,然后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衰落了,就算阶级固化也无所谓了。

杨延定所担心的却不是皇权失去制约,当下摇头苦笑,说道:“太上皇,老臣担心的不是这个,老臣是觉得武院已经对皇权形成了极大的擎肘,若是武院上下齐心、就很可能会形成尾大不掉,若是再出个历史上吕不韦、李斯式的权臣……”

“延定啊,你多虑了。”李煜摆了摆手,笑道,“武院上至国公、下至校尉,足有四千六百余人,而且今后人数还会更多,这么多人,而且个个都是能带兵、能打仗的人雄,又有谁会真正服气谁?又有谁能够真正控制别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