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重返深港 - 重回1999 - 天山童姥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重回1999 >

第四百二十一章重返深港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方海贵的长吁短叹没有影响到叶萧的思考,现在的叶萧被系统判定有“略高常人”的足足6点智慧,大脑神经的工作效率对比以往有着显著提升。

岭南地区产矿吗?产的,只要是学过中学地理的都知道,天朝地大物博,东南西北不管往哪儿走都能碰到矿藏,只是因为地形以及地方政策原因,资源型城市才多出现在西北方、东北方。

实际上,天朝南方地区的矿藏丝毫不输给北方。

叶萧记得2017年他接洽过一个客户,那个客户极其不道德地恶意拖延回款日期,给叶萧的厂造成不小损失;事发后两个月那客户却提着重礼亲自登门道歉,表示愿意赔偿叶萧的损失,并解释了他拖延回款日期的原因。

叶萧记得那个老秃头是解释说他的败家儿子诓骗他,要在岭南某个地级市周边开发锰矿,却最终是拿了亲爹的投资款跑去深港狂赌,老秃头为了解决败家儿子狂赌弄出来的烂摊子才不得已延后了回款日期。

岭南的某个地级市周边!叶萧从自己的回忆中捕捉到了关键所在,岭南是产锰矿的。

当年那伙藏边人没能挖掘出来的有极大可能是锰!叶萧很快做出了他的判断。

对于锰,叶萧不是很熟悉,但他记得一个影响力度比较广泛的事件:2013年国家宣布淘汰落后产能,并且着重宏观调控钢材产量与电解锰产量,而后引发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致使电解锰虽然明显产能过剩,但却是量价齐升,各地重工企业不得不加大对国外锰矿石的进口。

叶萧记得,钢铁、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在2010年之后,在2010年之前国内的锰矿石冶炼技术极其落后,严重依赖进口;加上关税政策原因,进口锰矿石的市场价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直到2012年国内海关的锰矿石吞吃量才有所下降,但到了13又立即猛增了回去。

国内重工企业在锰矿石这一块上,真正摆脱进口掣肘都是要等到2015年去了。

那一年有一位叶萧忘记名字的院士改良了落后的冶炼技术,研发了生产成本相对微小的新式提纯装置,并且同年天朝取得多项重大外交成果,海外矿场遍地开花,免税的锰矿石被一艘艘插着五星红旗的重型货轮运输到珠江三角区飞速吞吃。

现在是2000年,如果能找到一个储量足够丰富的锰矿并投资开采,那么几年之内都是稳稳当当地躺在那儿赚钱!锰矿石的价格要一直到2015年才会持续走低,在2015年来临之前永远居高不下!

叶萧兴奋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却不料摩托艇正遇上一个急转弯,方海贵淡定地操纵摩托艇过弯,叶萧却险些从发动机功率已经开到最大的摩托艇上掉下去。

这一下倒是让叶萧从兴奋劲里回过神来,冷静下来的叶萧盘算了一通手里的现金流后不由得苦笑——这点钱,玩儿能源行业还是差了些意思。

能源行业的初期投入是十分巨大的,光是从地方政府手上取得开采权就要砸不少资金,然后在开采初期的前几个月,所有驻矿人员的吃喝拉撒都要老板解决,各种相应设备的采买、维护也不是小数目。

并且还有环保恢复的问题,没良心一些的私企老板挖了一堆大洞撒丫子就跑,压根不管这片被糟践完了的山水后续还能不能喂养一方人——叶萧想到这里时还不由得苦笑了出来,若不是昨晚的变故,他很可能也是这种没良心的私企老板,打一枪换一炮。

但叶萧已经痛下决心,要把各方各面都竭尽所能做到自己所能做到的极致,那么他就不会选择去做那种没良心的私企老板,他若是真的开了矿,肯定是要考虑环保恢复问题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个人做事是势单力薄的,单凭现在的自己是撑不起一个矿,那么强强联手又如何呢?

叶萧习惯性地把手放到下巴上揣摩起来,他从拍合照的那天起就一直没剃须,到今天下巴上的胡须已经不短了,捋起来倒是找回了一些上一世通宵达旦熬夜想商业企划书的感觉。

自己这一世的人脉经营的还算不错,有实力的合作对象倒是也有几个,只是不知道他们能否看得出来锰矿的蓬勃潜力?

哈,若是看不出来,我详解一通告诉他们,并说服他们和我合作不就行了么?

一股空前的自信从叶萧胸腔里油然而生,伴随着他的万丈豪情,空中忽地炸开一个不大不小的闷雷。

……

有书则长,无书则短。

在暴雨中被折腾了数小时的摩托艇终于靠了岸,叶萧郁闷地下了小艇,站在小码头上粗暴地扯掉了身上的廉价雨衣,这身雨衣有跟没有一样,叶萧浑身都湿透了,他本以为自己会意气风发地重返深港,没想到在返港途中就被淋成了落汤鸡。

摸出手机,叶萧悲愤地发现手机进水严重,开不了机了,裤兜里那些从老军头处借来的现钞也全都湿成了湿草纸。

“阿贵,咱们这是到深港了?”叶萧长叹一口气,随后扭头望向比他好不到哪去的方海贵。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